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局部外敷水胶体敷料对静脉输液外渗所致的皮下瘀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因静脉输液外渗致皮下瘀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皮下瘀血后的第二天开始,分别采用传统硫酸镁局部湿敷方法和水胶体敷料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皮下淤血的面积、疼痛度及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皮下淤血的消退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后5天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水胶体敷料组皮下淤血平均消退天数为6.60±1.28天,最长为9天;对照组消退的平均天数为11.63±2.06天,最短为9天。至第7天两组皮下淤血直径分别减少93.75%和48.45%。结论 水胶体敷料在静脉输液所致的皮下淤血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外伤引起皮下淤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伤性皮下淤血病人204例,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局部粘贴水胶体敷料,对照组在创面使用云南白药膏。比较两组病人皮下淤血散瘀的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换药次数、疼痛度。[结果]观察组皮下淤血散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换药次数、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病人接受治疗后第2天的疼痛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皮下淤血能有效消除淤血,缩短淤血消退时间,减轻疼痛,而且方法简单、操作简捷、医疗费用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在门诊连续静脉输液两天以上的7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人.观察组拔针时不关闭输液器开关、顺毛发生长的方向向下撕敷贴、由患者自己按压(下称新式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针时关闭输液器开关、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及由护士交还给患者按压的方法(下称传统法).对比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及针头回血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拔针时的疼痛反应、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及针头回血情况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静脉输液拔针打开输液器开关、顺毛发生长的方向向下撕敷贴、由患者自己按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局部出血机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将25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病人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留置5d且采用普通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留置10d且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留置针。[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病人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护理风险评估联合水胶体在防治80岁以上高龄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引起的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高龄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评估联合水胶体干预,并对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分级情况、留置针使用时间、穿刺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穿刺点疼痛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及t值为4.27,4.65,2.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评估联合水胶体干预可有效延长留置针使用寿命,减少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穿刺点疼痛。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毕拔针后按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毕拔针后按压方法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的按压方法,即让病人未输液之手拇指沿血管纵向均匀用力压在针眼棉签上,按压时间〉5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同样〉5min。结果根据行列表X^2检验,两组淤血率和淤血〉2cm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输液毕新按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按压法,并能减轻疼痛,令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要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有效的按压针眼方法.方法 将在本院门诊儿童输液室进行肢体静脉输液的0.1~3.0岁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指、中指)按压棉签法.比较2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持续按压5~7 min后,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应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其疼痛,避免患儿皮下淤血的情况,增加可供选择的静脉穿刺点,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 2018年1~5月我院诊治的180例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50%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组予以水胶体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2组肿胀消退时间、治愈时间、评估治疗前、治疗6h后患儿不适感。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②2组2 h、2 h~内肿胀消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4 h~内肿胀消退率高于对照组,6 h肿胀消退率低于对照组(P0. 05);③2组12 h~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8 h、8 h~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24 h治愈率低于对照组(P0. 05);④治疗6 h后,2组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DIN)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 05)。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改善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治疗效果,且适于新生儿应用,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手背浅静脉穿刺术中,对采用60°~70°角冲击式进针方法和常规进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大角度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进针方法对患者左右手进行静脉穿刺,研究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回血时间、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液体外渗率,血管可重复利用率、拔针后皮下淤血率、患者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7项指标。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回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及血管可重复利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外渗率、皮下淤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60°~70°角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法可缩短进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液体外渗率、皮下瘀血率,提高血管的可重复利用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缝交换静脉排空按压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6例和对照组234例,观察组采用无缝交换静脉排空按压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交换按压方法,比较两组皮下出血及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缝交换静脉排空按压法可明显减少输液拔针后的皮下出血及淤血,有利于穿刺静脉的反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