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国宽  曾祥越 《预防医学论坛》2013,(5):F0002-F0002,353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疑似异常反应)发生情况,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荔湾区各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荔湾区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有94种,共397 885剂次,其中20种报告疑似异常反应77例,发生率为19.35/10万,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7/10万、6.28/10万、0.50/10万。77例疑似异常反应病例中,0岁占37.66%,1岁占27.27%,2岁占11.68%,3~7岁占20.78%,27岁、88岁各占1.30%。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居前的疫苗为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白破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发生率分别为240.67/10万、182.29/10万、128.70/10万。[结论]荔湾区2011年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处于一般水平,应注意降低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白破疫苗和麻疹腮腺炎疫苗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潍坊市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疑似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潍坊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潍坊市2009~2010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29例,其中,一般反应占75.19%,异常反应占17.05%,偶合症占7.75%;﹤1岁病例占36.43%,63.57%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在接种后24h内。一般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65.12%),异常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卡介苗淋巴结炎(7.75%)。结论为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质量,规范预防接种操作,要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前告知,把握疫苗接种禁忌症,实行接种后留观制度。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2009年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杨伟  林风华  郑霄雁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35-1737
目的分析福州市各种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所收集的AEFI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AEFI 43例,其中一般反应22例(51.16%),异常反应11例(25.58%),偶合症2例(4.65%),不明原因8例(18.60%)。报告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有6种,报告的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56/10万,以卡介苗的发生率最高。在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为发热、局部红肿和局部硬结。结论要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必须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增加人员配备和规范预防接种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开平市2006-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平市2006--2010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开平市分别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7、2、2、5、5例,共21例。其中一般反应5例,异常反应11例,偶合症5例。流感裂解疫苗与百白破疫苗发生数较多,分别为5例和4例,各疫苗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88/10万剂次。全市有6个镇(街道)有病例报告,11月发生的病例较多(4例),占19.05%。男女比例为0.91:1。病例中0~岁组占33.33%(7/21)、1~岁组占28.57%(6/21)。临床症状以发热(3例)和过敏性皮疹(6例)为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在0~ld的15例,占71.43%。结论开平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发生率范围内,必须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加强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对这些异常反应进行合理的监测,促进科学合理的进行预防接种。方法于2012年2~12月对该地区预防接种的疫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地区2012年2~12月共预防接种疫苗14387例,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06例,发生率为0.74%。其中以一般反应为多见,共85例,占80.2%,异常反应15例,占14.2%。无疫苗质量事故、预防接种事故发生。发生不良反应的106例中,85例为一般反应,主要是发热/红肿/硬结73例,占85.9%,其次是过敏性皮疹5例,占5.9%;异常反应中最多的是血管性水肿为10例,占异常反应总数的66.7%。结论对该地区的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分析可以减少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接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崔利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5,(16):3022-3024
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13年深圳市南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价监测系统运转灵敏性及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05-2013年深圳市南山区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深圳市南山区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600例,其中≤1岁占42.50%,男女性别比为1.5∶1,9月份(92例,占15.33%)报告病例最多。一般反应436例,占61.1%,异常反应139例,占23.17%。282例(47.00%)在接种疫苗1 d内发生,54.83%发生在接种该种疫苗的第1剂次。59.17%出现发热症状,32.67%出现局部红肿,14.50%出现局部硬结。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逐步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第1 剂次、接种后1 d 内,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7.
于树清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30-2131
目的分析高邮市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疑似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高邮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监测。结果高邮市2010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32例,其中一般反应106例,占80.30%;异常反应25例,占18.94%;偶合症1例,占0.76%;〈1岁74例,占56.06%。结论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须规范预防接种操作,做好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增加接种人员。  相似文献   

8.
2009年大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大连市2009年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9年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发生反应的133例,报告发生率为1.49/10万。其中,其中一般反应109例,占83.8%;异常反应6例,占4.6%;偶合症15例,占11.6%。疫苗反应中最常见的为发热75例(占56.39%)和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5例(占3.76%)。结论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需进一步完善,可操作性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沭阳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沭阳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共报告AEFI490例,发生率49.84/10万。其中一般反应459例,占93.67%,异常反应31例,占6.33%;22种类型生物制品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无细胞百白破AEFI发生率最高,发生率123.24/10万;38个乡镇均有上报,24h上报率、48h调查率均为100.00%。结论: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沭阳县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良好;目前使用的疫苗安全可靠;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应做好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规范预防接种操作。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3年吉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中报告覆盖率、48 h报告及时率、48 h调查及时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吉安市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06例,其中异常反应90例,占AEFI总数的17.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 15.28/100万剂次(90/5 889 651);接种后<2 d出现反应的410例,占81.02%;临床损害以过敏反应为主,占异常反应总数的78.88%。结论 吉安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吉安市连续三年没有预防接种实施差错事故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报告,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江山市城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分析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13年江山市城区发生的所有AEFI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共发生AEFI病例68例,涉及13种疫苗,发生率35.04/10万,前3位为麻风疫苗(141.72/10万)、23价肺炎疫苗(125.16/10万)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79.05/10万)。临床诊断中,一般反应病例55例(80.9%),异常反应11例(16.1%),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各1例(各1.5%);0、1、6岁组病例分别占27.9%、25.0%和14.7%;24h内发生者占88.2%。结论规范实施预防接种,提高接种人员综合素质,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可降低AEF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09—2013年辽宁省鞍山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为改善AEFI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鞍山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鞍山市2009—2013年共报告AEFI 250例,其中一般反应232例(占92.80%),异常反应12例(占4.80%),偶合症6例(占2.40%);AEFI报告发生率为8.78/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42/10万剂;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36:1,0~1岁儿童占80.0%;报告例数位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百白破、麻风、白破疫苗,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麻风、白破、百白破疫苗;84.4%的AEFI发生在接种疫苗后0~1 d;97.2%的AEFI治愈或好转,6%的AEFI住院治疗。结论 AEFI主要发生于小年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后0~1d内,以一般反应为主,鞍山市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芜湖市鸠江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方法由AEFI监测系统收集全区2015~2017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区上报AEFI个案共75例,一般反应69例,占92.00%;异常反应5例,占6.67%;偶合症1例,占1.33%。涉及17种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比例最高(60.67%)。AEFI报告发生率27.58/10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25.37/1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84/10万,偶合症报告发生率为0.37/10万。98.67%的AEFI发生于疫苗接种后1d内,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占82.67%),发生时间在3~8月异常反应占70.67%。临床诊断类型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占92.00%)。结论芜湖市鸠江区预防接种安全性较好,需进一步提高AEFI监测质量和病例搜索的主动性,加强AEFI宣教与风险沟通等,妥善应对AEFI风险,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宫红  王小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232-3234
目的分析茌平县2011-2013年各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茌平县2011-2013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茌平县2011-2013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31例,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74.34/10万,乡镇覆盖率100%,48 h内及时报告率为100%。其中≤3岁占93.26%,男女性别比为1.80︰1,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报告异常反应221例(占51.28%)。结论我县疑似反应报告大多集中在小年龄组,以百白破疫苗疑似反应报告发生率最高。我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敏感性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泰安市2011年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泰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方法]对泰安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泰安市共有25种疫苗引起AEFI,共276例,报告发生率为15.66/10万。276例中,一般反应占94.93%,异常反应占4.35%,偶合症占0.72%;男性占57.97%,女性占42.03%;<1岁儿童占62.32%。发生AEFI最多的疫苗是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率为284.74/10万。85.14%的AEFI发生于接种后的1d内,发生后≤1d就诊的占73.55%。12例异常反应有3例是由接种卡介苗引起的,均为淋巴结炎。[结论]泰安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16.
崔利伟  曾苑婵  许丽芳  姜世强  蔡羽薇 《现代医院》2023,(9):1426-1429+1434
目的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2005—202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EFI监测工作开展运转情况,评估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深圳市南山区2005—2022年监测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22年深圳市南山区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1 748例,报告发生率为9.20/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1 411例(80.72%)、异常反应277例(15.85%)、偶合症60例(3.43%)。其中≤1岁635例占36.33%,男女性别比为1.33∶1,5月份(213例,占12.19%)报告病例最多。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需加强接种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督导,提高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8年珠海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珠海市2018年报告的AEF1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珠海市共报告AEFI个案235例,共接种938377剂次,报告发生率为25.04/10万。AEFI报告以一般反应为主,占79.57%,异常反应占20.00%,偶合症占0.43%。接种至发生AEFI时间间隔为0~3天报告的,占98.30%。涉及30种疫苗,报告例数最多的疫苗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77例,占32.77%。结论2018年珠海市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2岁儿童AEFI发生率较高,需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减少AEFI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白山市2008-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了解疑似异常反应的发生频率,评价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对本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市共开展15种疫苗接种工作,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78例AEFI,其中一般反应57例,占73.08%;异常反应18例,占23.08%;偶合症3例,占3.84%。AEFI报告中百白破、麻疹疫苗发生率较高,占71.79%。AEFI报告发生率为13.19/10万剂,AEFI报告的完整率为100.00%,48 h及时报告率为91.03%,48 h及时调查率为96.15%。结论不断提高AEFI监测报告系统敏感性,选用安全高效的疫苗,严格掌握禁忌症,实行预防规范化操作,才能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怀化市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客观评价疫苗免疫的安全性,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0-2011年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期间怀化市报告AEFI共286例,报告一般反应264例(92.31%),异常反应12例(4.2%),偶合症7例(2.44%),心因性反应2例(0.69%),接种事故1例(0.35%)。报告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有20种,其中23价肺炎疫苗的AEFI发生率最高(6.15/10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63.28%,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92.3%。结论 2010年报告1例接种事故,说明怀化市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及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曹建国  曾义虎  陈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72-4473
[目的]分析昭通市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为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昭通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所收集的AEFI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AEFI49例,其中一般反应28(57.14%),异常反应11例(22.45%),偶合症2例(4.08%),不明原因8例(16.33%)。报告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有7种,报告的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98/10万,以卡介苗的发生率最高。在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为发热、局部红肿和局部硬结。[结论]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防治疾病的同时,降低AEFI的发生率,维持公众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全市的预防接种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