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迪北气藏是在库车坳陷侏罗系中发现的致密砂岩气藏,目前对该气藏的解剖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储层结构特征方面研究不够深入。重点结合库车坳陷东部侏罗系露头剖面测量、钻井取心描述、薄片分析统计等手段,确定该区目的层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同时发育大量的裂缝通过对地表裂缝的描述统计得出裂缝发育程度受区域位置、岩性、(砂体)厚度、构造强度等作用影响。利用对致密砂岩岩心的气驱水实验分析,明确裂缝能明显地提高致密储层成藏期的充注效率,从而形成了局部较高的含气饱和度,进而控制该区天然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油田库车前陆盆地地层高陡、地层异常高温高压、地应力分布复杂,储层具有基质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裂缝发育等典型非常规致密砂岩特征。现有研究资料表明,该区地应力大小和方向与储层有效性关系密切。利用常规测井和声电成像测井资料,基于岩石力学实验,结合压裂、地层测试等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于大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地应力计算模型,并提取储层有效性评价指标,为工区从地应力角度评价低孔低渗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丰富, 但因其低孔低渗、高毛细管力、高黏土矿物含量、孔喉细小、非均质严重等特 点, 导致其易受到敏感性损害。目前对于致密砂岩气藏敏感性评价手段尚未成熟。以塔里木盆地B 区块致密砂岩气藏为 例, 应用岩心流动实验, 开展模拟高温地层条件下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 该区块敏感性主要表现为弱速敏损害、中 等偏强水敏损害、中等偏弱盐敏损害、中偏弱碱敏损害、弱酸敏损害、强应力敏感损害的特点。同时利用X—衍射、扫 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测试手段, 分析B 区块致密气藏矿物类型、含量、形态及分布特征, 认为B 区块敏感性的成因机理 在于储层敏感性矿物及微观孔喉结构。  相似文献   

4.
迪那2气田为超高压低孔裂缝性砂岩凝析气藏,区域构造属于库车坳陷东部的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受迪北和东秋两条逆断层控制,局部裂缝发育。已有的钻井取心、成像测井及生产动态数据表明,储层裂缝发育程度与单井产能关系密切,因此,对单井裂缝的评价及裂缝空间预测将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迪那2气田大量的岩心、成像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以裂缝及建模一体化的研究思路,量化总结了裂缝的发育规律,并应用多属性体权重约束方法建立了裂缝发育约束体和三维裂缝网络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针对裂缝性低孔砂岩气藏的裂缝建模方法,为该类气藏的数值模拟及合理技术政策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克拉苏构造带盐下白垩系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内裂缝普遍发育且分布复杂,对单井产量影响较大,目前仍然缺乏成熟的理论模型和预测方法。本次研究综合应用钻井、测井资料及黏土裂缝模拟实验对裂缝空间展布规律和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建立断背斜裂缝带分布垂向结构模型,根据褶皱中和面将裂缝分为3层结构,上部为高角度裂缝带,中部为裂缝欠发育带,底部为裂缝倾角复杂带。(2)建立断背斜裂缝带平面分布模型,将裂缝带分为纵向挤压缝带、纵向张性缝带及横向调节缝带。(3)根据黏土裂缝实验统计结果,建立了调节裂缝带的“抖动点预测模型”及张裂缝带的“褶曲度预测模型”。通过有利裂缝带预测指导了克深区带井位部署,克深8井区天然气平均日产超百万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气藏低孔低渗,属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严重,采用常规钻井加储层改造技术难以获得工业油气流,为此,油田在迪北区块开展了储层氮气钻井的前期研究与现场试验,形成了氮气钻井工艺、井控装备研制与配套、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四大技术系列。该技术在该区块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功应用,创造了中石油氮气钻井产量、井口压力等最高纪录,为塔里木油田致密砂岩油气藏规模性增储上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低孔低渗气藏较多,如迪那、克深、大北气田等,该类气藏具有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等特点,采用单一的方法难以精细确定气水关系。以迪那2气田为例,分别采用测试法、压力交会法、毛管压力曲线法综合研究气水界面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气藏气水分布模式,为下一步制定防水、控水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库车坳陷中部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为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气藏埋深大,地震资料品质差,圈闭难以搞准,勘探难度大。近几年通过在该区反复实践,应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可以直接识别裂缝性储层,解释裂缝,计算裂缝参数,预测裂缝有效性。经过实例应用,展示了成像测井新技术在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碎屑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库车坳陷克深油气田目的层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埋深大,高温高压,天然裂缝发育,属超深高温高压气藏。但是由于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储层伤害严重,井况复杂,测试资料录取困难,缺乏必要的储层参数,亟需加深对储层的认识。研究发现,大量的酸压施工压降曲线没有得到有效分析和利用。利用压降曲线建立了井底压差与产能关系图版,用以准确判断储层真实物性,消除地层伤害带来的影响。首次利用压降曲线计算储层渗透率,为渗透率模型地质建模提供参数,建立渗透率、米采气指数、裂缝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反演测试井段裂缝发育程度,给油基钻井液成像测井裂缝解释提供参考。按照单井渗透率和裂缝发育程度,预测区块内临井的储层发育特征,对储层改造进行指导并预测 产能。  相似文献   

10.
克深区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中东部。由于受特殊的构造背景影响, 该区储层地应力场 与天然裂缝是影响气井产能的两个重要地质属性。研究利用钻井井壁破裂行迹、构造形态和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等信息综 合评价克深区带现今地应力大小和方向, 发现该区应力场与天然裂缝之间交互作用强, 天然裂缝的规模发育扰动了储层 内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评价结果表明: ①克深区带气田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以北西和北东为主, 但在气藏内部受天然 裂缝的影响, 应力方位分布复杂。②克深储层内应力状态为走滑型机制(即垂向应力为中间应力)。总体来看构造上轴 部、断层区应力低, 构造翼部、地层陡峭处应力高, 构造东部和南部应力相对低值, 而构造北部和西部应力高。③地应 力场与天然裂缝产状之间的组合关系与储层品质和气井产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充分认识地应力场大小和方向在 储层内的分布特征, 有利于克深区带复杂条件下的单井投产方案的合理设计, 科学制订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塔中地区缝洞型凝析气藏完钻井钻井液参数、含水曲线类型,水样参数等钻井、试采资料的综合分析,去除钻井液和酸压改造液等非地层水样品因素,结合区域地质特点,认识到下奥陶统鹰山组鹰二段地层水体参数(总矿化度、氯离子等)明显高于鹰一段。总结出4种水体类型:封存水、断裂水、边底水和凝析水,提出不同类型水体开发技术对策,同时根据“五线划油藏”,将水体研究的认识应用到井位避水研究中,大幅度提高了塔中勘探开发井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总结护理单元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制定护理单元标准化管理制度,规范对患者的系统评估,护理单元床位实施中心化管理,建立标准化急救支持系统、标准化交流模式、护理单元给药追溯系统.强化护理单元标准化管理后,提高了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儿童医院门诊患儿的输液安全,在门诊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结合移动输液系统,实现门诊输液的闭环控制,从而优化输液流程,提高输液安全,方便患儿就诊,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掌握异常高压水驱气藏气水界面的动态变化对于气田防水治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气水界面既依赖于地质模型精度又耗时较长。因此从体积平衡原理出发,通过建立气田储量与气水界面海拔关系图版以及对气体状态方程进行推导求取历年剩余地下储量,能够快速有效地计算气藏每年平均气水界面海拔。通过对M气田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测试资料刻画了水侵模式。分析认为气藏大断裂与隔夹层、高渗条带的匹配关系以及裂缝的发育情况是决定气水界面不均匀抬升的关键因素。体积平衡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求取气水界面海拔的有效手段,可以为气藏整体气水分布关系的研究和合理开发技术对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轮南油田JⅢ6+7凝析气藏因储量较小一直未进行系统开发,仅以过路井上返为主,受气藏认识局限性影响,开发方式多次改变。为确定轮南油田JⅢ6+7凝析气藏合理开发方式,首先根据相图、气油比、1及四组合参数经验判别法,确定其气藏类型为高含凝析油的近临界凝析气藏;其次,在对该凝析气藏一个注水井组的连通性及生产动态分析基础上,明确了井组注采对应关系,认为注水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地遏制产量递减及含水率上升,指出注水开发时采气井必须严格控制压差延长气井无水采油期。此外,结合相态理论及该气藏水驱实验对注水见效机理进行探讨,认为轮南油田JⅢ6+7近临界凝析气藏注水开发时,地层压力已明显小于露点压力,储层中已发生多相流动,注水见效原因与注入水的保压、驱替作用及油套环空中的重力分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英买力凝析气田群大多数区块前期采气速度偏高,气藏地层压力较方案下降较快,气井提前见水。动静结合开展块状底水凝析气藏单井见水模式分析,在开发效果评价基础上开展合理采气速度、合理避水高度、合理井型、合理生产压差等开发机理研究,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提出“块状底水凝析气藏需严格控制生产压差生产,井型及避水高度决定开发效果”的治理思路。通过老井侧钻及沿气层构造高部位部署水平井开展剩余油气挖潜现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柯克亚凝析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克亚构造带上,以往按构造气藏模式对该含油气层系进行评价部署,评价井失利后对该气藏类型一直认识不清。通过综合分析该地区卡拉塔尔组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地层水特征、地层压力、生产动态等资料,认为该气藏类型属于岩性型,油气流体分布受储层物性所控制,明确了下步在研究区构造低部位寻找岩性型气藏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头高足低侧俯卧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入住ICU的57例患者,按入科顺序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干预措施。对照组卧位采用低半卧位、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床头均抬高30°以上,每2h按顺序改变体位1次;观察组体位改变顺序为右侧俯卧位→右侧卧位→左侧俯卧位→左侧卧位,侧俯卧位时监护床倾斜10°呈头高足低位,再抬高床头20°,每2h变换体位翻身1次。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口咽部、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咽部分泌物平均吸引量大于对照组;声门下吸引量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足低侧俯卧位能促进口咽部分泌物引流,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凝析气藏凝析油可采储量的标定难度大,现有方法无法适用于循环注气开发凝析气藏可采储量标定,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循环注气开采方式的凝析油可采储量标定方法——阶段划分法。该方法根据循环注气凝析气藏的开发特点,将凝析油可采储量分为注气保压开采期的可采储量与停注衰竭开采期可采储量两部分,并应用适用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方法分别标定两部分可采储量,两阶段的可采储量之和即为气藏的可采储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