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曹俊华 《河北中医》2012,34(8):1206-1208,124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创伤后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AL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住院总天数、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天数、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7 d病死率;治疗前和治疗7 d后呼吸频率、动脉氧分压[p(O2)]、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O2)/FIO2)变化;治疗前及治疗1、3、5、7 d后静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结果 2组住院总天数、住ICU天数、ARDS发生率和7 d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呼吸频率、p(O2)、p(O2)/FIO2水平变化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治疗1 d后TNF-α、IL-6水平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7 d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后早期ALI患者,能更好的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阻止肺损伤进一步发展,减少ARDS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维持良好的肺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AL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ALI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IU+生理盐水20m L静脉推注,3次/d,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水平和急性肺损伤评分(ALIS)的变化以及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住院期间行有创机械通气和住院28 d内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O2)、p(CO2)、氧合指数、p H值、ALIS、TNF-α、IL-8和IL-10水平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p(O2)、氧合指数和p H值与TNF-α和IL-8水平呈负相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p(CO2)和ALIS与TNF-α和IL-8水平呈正相关,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进展为ARDS和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行有创机械通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ALI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轻机体全身炎症反应,以更好地纠正低氧血症,减轻肺损伤程度,改善呼吸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张漪 《新中医》2019,51(9):115-11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湿热壅滞证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湿热壅滞证AP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效果、住院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酶(AMS)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评估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AMS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血清CRP、TNF-α、AMS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TNF-α、AMS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7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观察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湿热壅滞证AP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脓毒症并发MO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2组均进行常规救治;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药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均治疗10d;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评价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并记录随访时间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BNP水平也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病死率为55.9%,观察组病死率为25.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MODS患者心功能,大大减少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乌司他丁治疗,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IL-6、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合组2组,单用组使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使用参附注射液+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8(IL-18)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血清TNF-α、IL-6和IL-1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用组(P均0.05);联合组腹痛消除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和血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用组(P均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总体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7):909-9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AP患者(122例)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法(疗程为7d),对照组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方法(疗程为7d)。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IL-6(白介素-6)水平、IL-10(白介素-10)水平、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病情指标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6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0、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下降水平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幅度上升大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S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ARDS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和东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p(CO2)、p(O2)/Fi O2、p(O2)、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CO2)、p(O2)/Fi O2、p(O2)、APACHEⅡ评分及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p(CO2)、p(O2)/Fi O2、p(O2)、APACHEⅡ评分及呼吸频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观察组胸片变化程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与东莨菪碱治疗ARDS效果优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吕小华  陈科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F0003-F0004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injection SalViae mihiorrhizae,IsM)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P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I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复方丹参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I U组).AP、I、U和(I u)组大鼠制模,I,U和I U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血淀粉酶、脂肪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测定胰腺湿重干重比.结果 AP组SOD明显下降,其余各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胰腺病理性损伤较重.与AP组比较,I和U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胰腺湿重干重比增加,MDA降低,SO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I U组上述指标改善较I组和U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复万丹参注射液和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时两者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疗效较分别单独使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法对痰热蕴肺型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LI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中药组28例。两组均予有创机械通气,吸痰,常规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中药组则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天。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心率、氧合指数、胸片、外周血的MMP-9、舌象脉象等指标,观察呼吸机通气时间,进行Murray肺损伤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率、氧合指数、胸片、Murray肺损伤评分、血清MMP-9等各项指标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及上述指标未见明显的差异性(P0.05)。中医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化痰法能改善痰热蕴肺型ALI的病情,阻断其向更严重的ARDS发展,效果与乌司他丁相当,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黄芪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6 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30例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30例 ,单独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 :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 ,能降低血清胆红素 (SB) ,缩短丙胺酸转氨酶 (A LT)复常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二者的联合应用 ,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两者作用于不同的环节 ,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百令胶囊对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36例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百令胶囊组、联合治疗组,在给予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百令胶囊及联合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胱抑素C等。结果:与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或百令胶囊比较,联合治疗使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肌酐、尿素、胱抑素C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百令胶囊对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可靠,且较单用其中一种药物具有更强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SAP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扩容、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联合0.9%Nacl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首次排便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中转率及病死率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SAP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在急性肝损伤时对枯否细胞功能的调整作用。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硫代乙酰胺组(TAA 组),三氯化钆加硫代乙酰胺组(GdCl_3加 TAA 组)和三氯化钆加硫代乙酰胺加丹参组(丹参组),后两组予大鼠鼠尾静脉注射 GdCl_3共2日。丹参组给大鼠皮下注射丹参醇提取液,除正常对照组,各组均用 TAA 给大鼠灌胃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细胞巨噬指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谷丙转氨酶(ALT)、内毒素及总胆红素(TB)等指标。结果丹参组吞噬指数较 GdCl_3加 TAA 及 TAA组明显增高(P<0.05);而血浆内毒素、TNF-α、ALT 及 TB 水平较 GdCl_3加 TAA 及 TAA 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参具有增强封闭状态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并使炎性介质 TNF-α分泌减少,减轻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对大鼠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复方丹参治疗组(A组)、脊髓损伤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区MBP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治疗组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促进了MBP基因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复方丹参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髓鞘重要构成成分MBP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髓鞘的修复,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邢盈  王立英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232-123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23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2例(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静滴和常规西药治疗)与对照组11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24h尿蛋白量降幅、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剖腹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血清SOD、MDA、N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24h尿蛋白量的降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和剖腹产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SOD活性、NO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DA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可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减少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剖腹产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第1天服用300 mg,后75 mg/次,1次/d,共10 d;尿激酶150万U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30 min内滴完,共1次;硝酸甘油10 mg加入500 ml的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10~20 μg/min持续静滴3 d后,改为静滴1次/d,治疗4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500U/次,2次,d,共3~5 d;静滴极化液(5%葡萄糖500 ml+氯化钾10 ml+胰岛素6 U),1次,d,共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黄芪注射液10 ml,1次/d,1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遍学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黄芪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心股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烧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作用,并探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85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是否使用血必净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使用血必净)39例,余下46例设为常规组(未使用血必净),同时将2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集3组尿液和血液,检测尿KIM-1及NAG水平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烧伤合并肾损伤患者BUN及Cr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前BUN及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BUN及Cr下降的趋势较常规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尿KIM-1及NA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3)尿KIM-1与BUN、Cr均呈正相关关系;尿NAG与BUN、Cr亦呈正相关关系,尿KIM-1与尿NAG也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血必净对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具有理想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尿KIM-1和NAG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ALI/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ALI/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UTI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UT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推注乌司他丁20万u,每8h1次,连用10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动脉血气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纽65.0%(x2=3.856,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并(t=2.231、2.311、2.215、2.301、2.315、2.333、2.341、2.401、2.451、2.342、2.332、2.333,P均〈0.05);两组治疗8d,PaO2、心率、呼吸、有显著性差异(t=2.232、2.311、2.3415,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TNF—a、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8、2.431、2.331、2.322,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减轻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改善AIMAR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聂燕  廖益飞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40-2642
目的:探讨丹参预防颈椎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386例行上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入两组,观察组198例于术前静脉滴注20m L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使用),术后每日静脉滴注20m L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使用),治疗10d,对照组188例于术后三天静脉滴注40mg甲强龙,所有患者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SCIRI发生率,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情况。结果:所有368例患者中,SCIRI发生率为2.2%(8/368),观察组SCIRI发生率0.5%(1/198)显著高于对照组3.7%(7/188),观察组术后JOA评分(13.7±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2±2.3)分,改善率(61.7±2.8)%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有效预防上颈椎术后SCIRI,保护脊髓组织和功能,改善JOA评分,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加之合理的护理措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