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建明 《山西中医》2011,27(3):27-27,29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通脱法治疗组62例和传统针刺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痊愈率和愈显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组痊愈率、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指针点穴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药配合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6例。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为观察组,针刺加TDP治疗为对照组1,西药治疗为对照组2。[结果]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痊愈率分别为85.7%、83.9%和69.6%;有效率分别为98.2%、98.2%和85.7%。观察组与对照组1疗效比较,痊愈率和有效率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2疗效比较,痊愈率χ2=4.17,P<0.05;有效率χ2=4.3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取得与针刺加TDP治疗同样好的临床疗效,其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胜于西药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结果]痊愈40例,占83.3%;好转6例,占12.5%;无效2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及经络电冲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73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5%,治愈率为91.25%;对照组痊愈43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71.6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6.21,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3例予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对照组103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82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63例,显效10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中药理疗TDP神灯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针刺穴位同时配合中药理疗TDP神灯联合治疗。经过1个周期(4周)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17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5.60%。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2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9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对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罗和平  王邦博  叶锐  胡穗 《河北中医》2010,32(9):1296-1298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加味牵正丸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等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具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段爱平 《河南中医》2014,34(1):143-144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分期针刺加TDP照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d,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87例患者,痊愈73例(83.9%),显效7例(8.O%),有效6例(6.9%),无效1例(1.2%),总有效率98.8%。结论:分期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分期针刺疗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牵正散加减。两组治疗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3个疗程后统计比较两组疗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药并用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普通针刺联合电针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电针联合TDP照射(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迎香、四白、颧骼、牵正、水沟、地仓、夹承浆、翳风、风池、双侧合谷、后溪、太冲),1d1次,2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0.O%;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4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外感风寒)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组温针灸治疗。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面神经功能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3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 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面神经功能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外感风寒),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以针刺加温针灸足三里的方法(治疗组)治疗面神经炎患者60例,并随机与单纯针刺的方法(对照组)治疗面神经炎60例比较.结果示:治疗组,痊愈36例,显效1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计算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的愈显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针刺对面神经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温针灸足三里能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愈显率.  相似文献   

13.
吴琦  薛晴 《河南中医》2011,31(6):655-656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针刺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结合药物组60例,施以阴阳平衡针刺疗法加西药治疗。药物组60例,予单纯西药治疗,10d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药物组痊愈34例,显效13例,好转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针刺结合药物组痊愈47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4%。结论:阴阳平衡针刺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刺不留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与针刺留针联合TDP照射等效性。[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例针刺留针(主穴患侧阳白、太阳、四白、攒竹、颧髎、下关、颊车、地仓、翳风、对侧合谷,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鼻唇沟变浅配迎香,颏唇沟歪斜配承浆,闭目不全配鱼腰),针刺入皮肤后有酸、麻、胀得气感后,留针20min,并用TDP照射患侧面部,以能耐受温度的距离为适宜。治疗组9例半刺不留针,患儿家属抱住患儿以固定住身体,另一个固定其头部使其不可晃动,取仰卧位或坐位,取穴同对照组;针刺入皮肤后,立即出针,如有针孔出血,即刻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66.67%。临床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半刺不留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与针刺留针联合TDP照射具有等效性,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刺、TDP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针刺、TDP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针刺、TDP疗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4.4%,对照组痊愈率为70.3%;治疗组痊愈平均时间为z5.7d,对照组痊愈平均时间为32.1d,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TDP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传统针刺加TDP疗法,且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穴多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一穴多针"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均以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94.0%。两组痊愈率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痊愈患者平均疗程为2.6个(13天),对照组为3.8个(19天),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穴多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7.
杨火祥 《山西中医》1998,14(3):29-30
运用针刺加药罐法治疗病程超过2个月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1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9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针刺、按摩、经络电冲击疗法与中药外敷,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结果:治疗痊愈37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8.5%,治愈率93%。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经筋刺法,对照组30例予传统针刺法,疗程共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面部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刺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不同面瘫程度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所有患者的面瘫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63例痊愈,4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60%。[结论]针刺等综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别是轻度面瘫患者,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