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CT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颅内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 3 4例病变直径在 0 4~ 3 5cm的患者采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定位 ,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 :3 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 ,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 2 6例继发性癫痫中 ,2 1例术后停止发作 ,另 5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 :CT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颅内病灶 ,定位准确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20 0 0~ 2 0 0 2年 ,我院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病人 4 5例 ,死残率显著降低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 4 5例 ,男 31例 ,女 14例 ,年龄 7~ 81岁。脑外伤 18例 ,脑血管意外 2 7例。其中急性硬膜外、下血肿、脑实质出血 5例 ,出血量 (35± 10 )ml,慢性硬膜下血肿 13例 ,出血量 (48±14)ml,高血压脑出血 2 4例 ,出血量 (5 6± 2 2 )ml,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3例 ,出血量(2 9± 19)ml。1.2 手术方法。本文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1] ,以及CT引导…  相似文献   

3.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10月采用CT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 2 5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本组 2 5例颅内血肿均经头颅CT确诊 ,男 18例 ,女7例 ,年龄最小 10岁 ,最大 84岁 ,平均 5 8 5岁 ,出血量 3 0~12 0ml,急性硬膜下血肿 3例 ,慢性硬膜下  相似文献   

4.
1994年 1 0月~ 2 0 0 0年 4月作者共行CT立体定向活检和开放定向治疗颅内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病变 46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活检组共 44例 ,其中男 3 1例 ,女 1 3例 ,年龄7~ 71岁 ,平均 48 5岁。病灶位于鞍区者 2 1例 ,丘脑者 1 2例 ,额枕叶者 4例。实质性者 1 5例 ,囊性者 2 9例。开放定向 2例 ,均为男性 ,病灶均位于运动区 ,术前作CT或MRI检查。本组 44例中 ,除 2例 1 0岁以下儿童采用全麻外 ,其余患者均在局麻安装定向框架后 ,按N板 ,送患者至CT室增强扫描 ,取病变最大经层面并以增强明显中心点为靶点 ,囊性病变者先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的可行性。方法使用CT、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软件系统进行脑内病灶活检手术14例,计算机辅助软件自动计算靶点。结果病检确诊肿瘤8例,局灶性炎症增生3例,脑脓肿2例,1例未能确诊。结论CT引导下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是获得定性诊断可行的方法,具有损伤小、费用低、安全及病检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颅内血肿微创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治疗重点和难点 ,临床治疗效果差 ,致死率高。目前 ,我们采用YL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后 ,经过系统精心的护理 ,死残率显著降低 ,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护理做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颅内血肿 10 0例 ,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 5 3例 ,高血压性颅内血肿 4 0例 ,自发性颅内血肿 (脑动静脉畸形或脑动脉瘤 ) 7例 ,男 6 9例 ,女 31例 ,年龄12~ 80岁 ,平均年龄 4 3 5岁。1 2 微创手术方法本组病例使用YL 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 ,根据CT片选择病灶面积最大层面中点为靶点 ,确定…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们应用简易定位方法 ,钻颅碎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64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4例中 ,男 49例 ,女 1 5岁 ,年龄 8~ 72岁 ,平均 33 2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34例 ,坠落伤 1 4例 ,跌伤 9例 ,其他原因 7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硬膜外血肿 2 5例 ,脑内血肿 2 7例 ,多发性血肿 1 2例。小脑幕上血肿 57例 ,幕下血肿 7例。血肿量 2 0~ 30ml者 1 4例 ,30~ 40ml者 38例 ,>40ml者 1 0例。格拉斯哥评分(GCS) 3~ 8分 8例 ,9~ 1 2分 2 9例 ,1 3~ 1 5分 2 7例。CT扫…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年来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21~68岁,平均37岁。入院时均昏迷,GCS8~3分,平均6分,其中7例为单侧瞳孔散大,1例为双侧瞳孔散大。CT检查,额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基底节区出血1例,脑挫伤伴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伤伴脑内血肿1例。术后CT复查时间24h~12d,结果:梗死灶位于枕叶3例、基底节区1例、枕叶区并基底节区2例、颞叶区并额叶区1例、全大脑半球梗死1例。除1例因枕叶梗死出血并有明显占位效应行手术治疗外,余7例均保守治疗。结果:良好5例,轻残1例,重…  相似文献   

9.
王校伟  商美光  娄元强 《临床荟萃》2001,16(7):F004-F004
我院自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 ,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定位快速锥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颅内血肿 3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2 0~ 81岁。高血压脑出血 2 9例 ,外伤性颅内血肿 5例 ,脑血管畸型致颅内血肿 1例 ,其他 3例。昏迷 2 5例 ,昏睡 11例 ,偏瘫 31例 ,去脑强直发作 1例。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出血 2 5例 ,脑叶 8例 ,丘脑 1例 ,小脑 2例 ,脑室 2例。1.2 出血至手术时间 小于 6小时 5例 ,7~ 2 4小时 2 0例 ,大于 2 4小时 13例 ,出血量 2 5~ 10 0 ml。1.3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者 1 994年 1月~ 1 999年 6月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施行血肿清除手术 30 6例 ,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 1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9例 ,男 1 2例 ,女 7例 ,年龄 2 0~ 68岁 ,均为减速性损伤。入院时GCS评分 :≤ 8分1 0例 ,9~ 1 2分 5例 ,1 3~ 1 5分 4例。术前血肿类型 :急性硬膜外血肿 8例 ,急性硬膜下血肿 6例 ,脑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 5例。合并脑挫裂伤 1 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颅骨骨折 8例。术前发生天幕疝 7例。术后血肿位于手术对侧脑内血肿 9例 (额叶3例 ,颞叶 6例 ) ,硬膜外血肿 4例 ,血肿位于手术同侧脑…  相似文献   

11.
1995年 1月~ 1 999年 1 2月 ,我院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30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年龄 1 3~ 65岁 ,平均 37 4岁。均有典型的头部外伤及原发昏迷史。GCS 9~ 1 2分 1 7例 ,1 3~ 1 5分 1 3例。有剧烈头痛、呕吐者 2 2例 ,有定位体征者 1 7例 ,有颅骨骨折者 1 2例。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4例。 30例均经CT检查确诊 ,脑内血肿 1 5例次 ,硬膜外血肿 1 4例次 ,硬膜下血肿 2例次。血肿量 30~70ml,平均 46 2ml。CT显示有占位效应者 2 6例。手术距受伤时间为 2~ 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200例微创清除颅内血肿(脓肿、积液)外科治疗经验体会。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特制穿刺针,对〉60ml的脑内血肿全部采用双针穿刺引流、对口引流,配合生物溶酶技术清除血肿,配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60ml死亡率为2.1%,〉60~80ml约8.2%,其余死亡率为0。结论 (1)特重型脑出血双靶点微创手术治疗,配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是提高颅内巨大血肿清除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方法;(2)自发脑出血超早期微创清除血肿损伤小,疗效好,定位准确,恰当并及时应用血肿液化剂,防治再出血,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等是影响预后的关键;(3)微创更广泛的应用于外伤脑出血、脑脓肿、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出血等神经外科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文奎 《山西临床医药》2012,(10):725-728
目的:探讨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组)与开颅手术组,每组91例,分别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平均住院日较开颅手术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脑立体定向与CT相结合,行脑立体定向活检术24例,在颅内病变的定性诊断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共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2~59岁,平均年龄456岁;均为幕上病变。脑立体定向装置及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是将立体定向仪通过结合器与CT连接测出靶点的三维坐标 ,准确定位后将手术器械导入靶点实施手术的方法。此手术方法免除了传统开颅及脑室造影定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降低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缩短了治疗时间。我们在CT引导下为 2 4例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行立体定向手术 ,疗效明显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中男 14例 ,女 10例 ,9~ 70岁。其中转移瘤3例 ,炎性肉芽肿 2例 ,脑囊虫病 6例 ,行立体定向活检术 2例 ,病理证实为胶质瘤后行肿瘤切除术。临床表现 :2 4例中癫痫 10例 ,头痛 …  相似文献   

16.
2000~2002年,我院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病人45例,死残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6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 ,若血肿不断增大 ,又未能及时发现 ,正确处理 ,必将导致颅内压增高 ,形成脑疝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 ,细致的病情观察 ,及时的治疗 ,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对 6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 ,发现和掌握了其基本特点和规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8例 ,男 60例 ,女 8例 ,11~ 5 0岁 ,均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其中硬膜外血肿 2 5例 ,硬膜下血肿 3 8例 ,脑内血肿 5例 ;意识改变 48例 ,瞳孔改变 2 0例。1 2 病理特点 典型的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这一临床上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5例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结果:病灶表现为慢性颅内占位性病变,CT扫描呈现高、低、混杂密度及明显的占位效应,同时伴有环形、不规则或结节状强化。结论: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易误诊为脑瘤或脑脓肿,应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切除病灶,并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7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DTICH)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CT扫描未发现颅内血肿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发现的颅内血肿 ,或清除外伤性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的血肿 ,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脑室内或多发性血肿[1~ 5] 。我们近 1 0年来收治了 78例DTICH患者 ,现总结其临床特征。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5 2例 ,女 2 6例。年龄 1 2~ 78岁 ,平均 5 0岁。减速性损伤 65例 ,加速性损伤 5例 ,其他 8例。1 .2 临床表现 入院时GCS评分 1 3~ 1 5分 40例 ,9~ 1 2分 2 5例 ,3~ 8分 1 3例。伴有恶心呕吐41例 ,躁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多发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规范。方法采用CT、MRI与立体定向相结合,对90例颅内多发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其中33例用AemTech有框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定位,57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的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CAPN)工作站,自动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手术。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71例,炎性疾病8例,寄生虫或囊肿样病变2例,脑变性性疾病4例,多发钙化1例,颅内金属异物1例,3例未能获得阳性病理学诊断,总阳性诊断率为96.67%。共发生并发症4例。无死亡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是一种明确颅内多发占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其下一步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