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肾脏组织学诊断方法的开展,狼疮性肾炎的发生率有所提高,约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85%以上。目前认为:对SLE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是肾脏病变和感染。可见,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对SLE预后的影响有重大意义。现将本院1970~1980年住院57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索某些临床表现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分型。本文SLE的诊断标准仍按美国风湿协会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性疾病,主要侵袭育龄妇女.目前已从SLE患者血清中鉴定出30~40种自身抗体,其中98%患者存在抗核抗体、50%~80%患者存在抗双链DNA(dsDNA)抗体.后者被认为最可能是真正的病原物质.SLE病变可涉及关节、皮肤、血液、中枢神经、心、肺、肾等多种系统、器官、组织,其中30~50%SLE患者合并肾炎,而且狼疮性肾炎(LN)是本病主要致残与致死的并发症.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出现各种细胞因子的失调,其中许多与SLE的自身免疫反应和狼疮组织的炎症有关.特别是前炎症细胞因子,如TNF,IL-6,IL-18和IFN-γ,在对组织损伤的炎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在LN患者全身和局部组织中都存在着过度表达[1].在狼疮性肾炎中,其外周血和肾脏组织中是以Th1型免疫反应为主[2].本文将就Th1/Th2型细胞因子与狼疮性肾炎关系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病损可波及皮肤、肾脏、心脏血管、关节及血液系统等,也可累及胎盘[1].多数学者认为妊娠可使SLE病情加重,而SLE本身亦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因此为减少孕期的SLE活动,研究建议至少在SLE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再怀孕[2].狼疮性肾炎患者自然双胎妊娠至足月分娩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双胎妊娠合并狼疮性肾炎患者成功分娩病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4.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最常见且严重的内脏损害,其发生率为50~70%;亦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易发生在SLE的早期,约1/3的患者在肾小球系膜处发现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时,而临床无肾炎的表现,因而,狼疮性肾炎的早期发现有时十分困难。本文就我院1957~1979年成人108例SLE患者中符合狼疮性肾炎的70例作分析,对其病因,临床分类及早期诊断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银  刘朝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2):188-188,F003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SLE患者根据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本病的治疗必须遵循分级治疗和个体化原则,现就LN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肾炎,是SLE的主要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Ⅴ型狼疮性肾炎约占LN的11%-20%,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以往多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获得了较好疗效,但存在着副作用大、易于反复的缺点。京东誉美中西医结合肾病医院采用滋肾清热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Ⅴ型狼疮性肾炎,  相似文献   

7.
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病理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有临床表现的狼疮性肾炎 (LN)患者与临床、实验室无肾损害证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分别将有临床表现的LN 34例 ,确诊SLE而血、尿检查无肾脏损害的亚临床LN 2 2例进行肾活检 ,观察两组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示两组肾小球病损率均为 10 0 % ,且WHO分型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 ,肾小管及间质损害两组发生率接近。提示SLE患者早期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 ,及早诊断治疗亚临床LN对肾功能保护的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DNA免疫吸附剂对狼疮性肾炎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以清除致病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方法:选择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运用DNA免疫吸附柱治疗.结果:30例狼疮性肾炎吸附后1~2天发热、关节痛消失,2周(86.8%)皮损消失,血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无影响,所治疗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访12~44个月,与未用此法治疗对照组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病死率显着下降(P<0.01).结论:DNA免疫吸附剂对狼疮性肾炎效果好,并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肾脏损害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称为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50%~80%有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肾活检证明则90%~100%有累及肾脏损害程度为决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也是中国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1].近年来对狼疮性肾炎的研究及治疗颇多,下面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肾脏损害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称为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50%~80%有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肾活检证明则90%~100%有累及肾脏损害程度为决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也是中国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1]。近年来对狼疮性肾炎的研究及治疗颇  相似文献   

11.
马疫锥虫dsDNA诱导小鼠狼疮样肾脏损害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见的内脏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抗ds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十分密切,抗dsDNA抗体滴度高者,肾脏损害较重且预后较差。目前,对dsDNA和dsDNA抗体如何参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马疫锥虫的细胞核与动基体中存在不含有任何组蛋白的纯dsDNA,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并由免疫反应介导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100%累及肾脏,其中50%-80%有肾炎表现,即“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LN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主要的疾病,肾脏受累表现与肾外器官受累可不平行,肾脏病变程度直接影响SLE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的异常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狼疮性肾炎(LN)是肾脏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50~80%有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肾脏损害的程度决定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狼疮性肾炎的组织病理特点是病变广泛性和多样化,表现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多部位的不同程度的多种病变。典型狼疮性肾炎病理变化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纤维蛋白洋坏死和线圈样损害,肾脏其他血管亦遭相似损害。而间质慢性损害也较其他肾炎损害为重[2]。免疫荧光染色在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病变区呈强阳性。电镜所见,内皮细胞下有众多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这种免…  相似文献   

14.
周翠英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脏器受累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炎、皮疹及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多见于20-50岁成年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致的肾脏损害已成为突出的临床问题,是我国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首位病因,约占终末期肾脏病的1%~3%,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直接影响到SLE的预后。中医学文献中无本病病名记载。根据本病主要临床特征,应属于中医发热、蝶疮流注、水肿、虚劳、悬饮等范畴。周翠英教授躬身中医风湿病临床数十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别是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积验颇丰。现将其论治狼疮性肾炎经验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并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40%~80%SLE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根据有关肾活检的报告统计,SLE患者的肾脏受累率几乎为100%。LN作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炎,由其导致的终末期肾衰则是SLE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因此LN的治疗效果严重关乎SLE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是SLE累及肾脏的表现。由于狼疮性肾炎的肾衰竭具有可逆性,因此,早期血液透析,对保护肾功能和促进肾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近10年来有17例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肾脏损害,并以它为主要表现者称狼疮性肾炎(LE肾炎)。由于SLE招致肾损害的发病机理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病程、用药等不同,因此LE肾炎的变化多端。又因每—SLE患者病  相似文献   

18.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SLE患者在病程中均可出现肾脏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可诊断为LN.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是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的基础.狼疮性肾炎的治疗策略与进展更是建立在不断累积的循证医学证据之上.就近年来LN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尿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本文作者已证明,尿液IL—6水平与基于肾脏组织学研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形态学分级之间显著相关。而且认为尿液水平可用于监测狼疮性肾炎  相似文献   

20.
金娟 《吉林医学》2007,28(14):1576-157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肾脏是最常受累的脏器.SLE的肾脏病变称为狼疮性肾炎(LN).目前国内外狼疮性肾炎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80%.但仍有部分患者进展至尿毒症期.本文重点介绍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通过血液透析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狼疮肾炎12例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