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健康人格不仅是健康的标志,而且有益于益寿延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儒家就非常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在人格塑造方面,儒家道先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提出大德大得其寿。其次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即孔子所论“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相似文献   

2.
健康人格不仅是健康的标志,而且有益于益寿延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儒家就非常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在人格塑造方面,儒家首先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提出大德大得其寿。其次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即孔子所论“发奋忘食,乐以忘忧。”第三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塑造,即“致中和,万物育,”使人们能够有效地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保持内心的安宁,从而使心身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代安 《东方养生》2011,(8):24-31
中国文化,是儒家的“天下”,中国人之人生观,极大受孔子影响,儒家观念建立在古代传统之上,为此争夺尊严,有鹅湖之会的论辩和新亚书院的坚守。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孔子,许多人误认为他是一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其实不然,孔子是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文武双全的能人。人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是,在距今2500年前,人均寿命还不到30岁的年代,孔子就活了72岁。而且,孔子的一生在终日辛劳、东奔西走、周游列国中度过的。这说明孔子的养生是多么卓有成效。1、不息则久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养生观是“清净无为”,而儒家的养生观则是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诞生于中国土地上的孔子,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上一位罕见的伟人和巨人。他开创了“儒家”这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派别,《论语》更是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典籍之一。孔子创发了以“仁学”为核心的哲学与伦理政治学说。孔子的思想理论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历史证明,没有文化上的独立与繁荣,就没有国家民族的兴旺与昌盛;而…  相似文献   

6.
三分辨证是<伤寒论>的基本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道家言一,法家言二,而儒家则倡三。承认对立而又尚中,以三分观点观察事物,即三分法是儒家的基本方法。从辨证法的角度,这就说明言一的道家,更多地注意对立的直接统一;言二的法家则完全着重于对立的绝对对立;而倡三的儒家则兼顾对立统一,着重于调和。故孔子在《论语》中就有“和为贵”、“允执其中”之言[1]。中医学的发展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也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影响就十分巨大,尤在其初中期,主要和自然哲学及意识形成的其它学说关系密切交错在一起,不可避免地烙有相应社会的印痕。笔者认为,产…  相似文献   

7.
《论语》把生命看作实现理想的载体,所蕴含的养生思想是儒家基本思想的反映,修身同时也是养生实践。古人认为“恬愉”、“恬俄”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有助于保养生命。《论语》提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概念,及儒家伦理学说最重要的规范。“仁者寿”的观点是孔子养生思想最为集中和典型的表现。学习《论语》修身思想的精华,对于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实践健康的养生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仁人见欲     
十一朵 《东方养生》2007,(1):117-117
关于人类的性欲望,古人有很多见解: 老庄强调“清心寡欲”、“故常无欲”,主张无欲无求,保持内心和世界的宁静。 儒家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肯定了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主张加以适宜的节制。孔子说:“君子好色而不淫。”“好色”是人的本性,“不淫”是不过分地追求和贪恋。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曾说:“阳气盛时鬼怕人,阳气衰时人怕鬼。”孔子这里讲的“鬼”指的是病邪。阳气充盛,身体强壮的人,多不易感受病邪而发病;而阳气虚弱之人.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  相似文献   

10.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的儒家有自己的一套养生体系。儒家先祖孔子,在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的春秋战国时期,得享73岁的高龄,显然得益于独到的养生方法。儒家的养生方法,首推“心斋”与坐忘”。 守护心灵的殿堂 心斋就是为自己的心灵修筑一个辉煌的美好的殿堂。孔子的学生颜回问:“心斋”两字是什  相似文献   

11.
孔子同颜回谈养生王在文《气功报》1995年第七期转载了《老年文摘》上的《孔子养生的秘诀》:“孔子提倡豁达乐观,不忧愁、不畏惧;修身养性;不贪色;防止好胜喜斗;要知足常乐;注意饮食卫生;欣赏音乐。”当然这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但儒家学术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  相似文献   

12.
孔子.又被称为“孔圣人”。用“圣人”一词去形容一个人,那么,那个人的形象一定是光辉而高大的。孔子患有佝偻病,这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但文献确有记载,“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庄子·外物》),“仲尼修肱而龟背”(《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丘”。  相似文献   

13.
《论语》、《孟子》分别记录孔子和孟子的言论,是儒家的主要典籍。近代对之批判有加,从“打倒孔家店”到“批孔”,似乎只有彻底批倒了,国家才有前途。对这一段历史,裘沛然老先生在他所写的《中国医学大成·序》中有简要的评述:“……海通以还,西学东渐,国内不少学者,竞尚新学,冀图振兴。而浮薄幸进之流,则视我国固有文化如敝屣,毋问精粗,罔辨真伪,概加批判,惟恐扫除之不力,甚至有倡言废除汉文者,直欲从根本上消灭中华文化,更何情于民族医学。”指出那时从我国固有文化到民族医学都归人“打倒”之列,矛头所向更直指孔子和…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功定 《山西中医》2005,21(3):41-42
2.3儒家的影响:先秦文化的生态思想对儒家的生态环境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影响并不局限在生态环境意识方面。特别是孔子学说,倡导仁与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内容。孔子“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等仁爱之语虽然没有在《内经》中出现,但要求医生要用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在《内经》中却有类似论述。说明仁爱思想在当时已经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以致后世医家不仅发扬光大,而且简直视医儒为同道。孔子许多思想直接影响了《内经》的医学思想。养生方面,孔子言“仁者寿”(《论语·壅也》)…  相似文献   

15.
《史记·仲尼弟子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后因以西河代称丧子之痛。子夏系孔子学生。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姓卜名商。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西河(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讲学,李克、吴起是他的学生,魏文侯也尊他为师。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古代哲学气论对中医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发祥于古代社会,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接收了古代哲学气论的精髓,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论述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气论”对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孔孟之道流毒我国两千多年,对医学界的影响很大。在旧中国,一些多读了几本孔子、孟子的书的医生常自称为“儒医”,表示自己的清高;对于植根于民众之中的医生,则被看成是“俗医”、“时医”等等。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深入发展,对“儒医”思想进行剖析、批判,很有必要。本来,医生这一行,在古代儒家的眼里是属于根本瞧不起的“方技”。他们将医生跟巫祝并列,称为“巫医”。说什么“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按照朱熹的解释,做这种“贱役”也要有笃信儒家思想的恒心。看不起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儒道两家的均赞 同的一个观点,道家将其称为“反”,儒家将其称为“复”,这一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学,中医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充实和发展了自身。  相似文献   

20.
“太极”一词,是中国古代哲学用来说明世界本源范畴的。提到“太极”,人们常常把它和《周易》连在一起。其实,在《周易》的本经中,并无“太极”一词,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孔子写的《易传》中。孔子真是了不起!他通过对乾、坤两卦卦辞的深入研究,以其超凡脱俗的伟大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