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将胃镜像(胃镜下所见的影像)与中医宏观辩证相结合,用于临床诊断,并在中医分型证治的基础上,结合胃镜像,辩病用药。延伸了传统中医四诊中望诊的深度和范围,使辩证与辩病相结合,提高 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用药的针对性,融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为一体。结论:胃镜像和中医宏观辩证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更有针对性,更能提高疗效,使“继承“和“发扬“在辩证论治中统一,是中医现代化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李杰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82-2183
辩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也是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孙桂芝主任医师十分重视肿瘤的辩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病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辩证分型和特色用药。如食管癌,属于中医“噎膈”的范畴,依据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阻膈、气虚阳微等四型,依据不同证型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3.
胃脘痛现代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军 《中医杂志》2003,44(2):143-145
探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的微观辩证、辩病诊治的思路与方法。胃脘痛中医术语规范是准确描述微观征象的前提;胃镜、病理组织形态学征象的中医概括是微观辩证的关键;中药的现代研究分类是辩病用药的基础,辩证与辩病结合是胃脘痛现代中医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辨治八法──附60例疗效分析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丁学屏心律失常是指心搏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异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本文试图探讨心律失常的辩证用药规律,并寻求辨病与辩证间的契机。一般资料本组6...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理应用中成药。方法:运用中医辩证理论和中药组方配伍的综合知识指导用药。结果: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结论:只有重视辩证用药,才能合理的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6.
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一个侧面介绍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揭示中医在IgA肾病的治疗过程中,辩证用药与专用药物的合理运用,能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疾病的诊治采用“辩证论治”,而“证”的核心内容是舌脉症,证的确定不需使用具体数据。但为了使处方用药有一定客观指标可依,仍需应用量值概念的一般原理,使病变程度、病证性质量值化。是文以《伤寒论》为例,分析方药变化与量值的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量值变化对组方用药的影响;特殊情况下量值变化对组方用药的影响。旨在说明中医对量值的认识虽较模糊,但实际应用在《伤寒论》中即充分反映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慢性胃炎一胃脾肝三脏腑关系密切,中医辩证多属虚实寒热错杂,气血交互为病。在治疗上应以“以通为用”为总则,注重条达肝气,兼顾气血,用药宜轻灵以达平衡在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病范畴。本文介绍李培教授对本病中医病机的认识,及临床辩证要点、用药经验、验案举例,从而探索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切合兵法“不治已乱治未乱”;《孙子兵法》的“知彼知己”、“因敌变化”、“全国为上”思想与中医治病的灵活性、中病即止的中医治疗学思想吻合;从合理组方与部署军队,集中优势兵力与用药“效宏力专”,“非危不战”与慎重用药,可以看出“用药”如“用兵”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中医内病外治研究开发之现状及用药特色,提出了内病外治的基本原理是“刺激感应”;内病外治的要领是以“表里寒热虚实逆顺”为纲,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给药途径制宜;临床运用时应做到辩证准确、给药途径和方式选择准确,精于施术,精于制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理物质在病理上也应有相应证候表现的中医理论出发,指出目前各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缺少“营卫辩证”、“精”辨证的内容。并按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补充了“营卫辨证”与“精”辩证的内容,完善中医辨证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乙肝证治经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证治经纬论李安民,龙玉荣主题词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辨病,辩证,中医治法乙肝治疗目前多以中医的理法方药和现代实验医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讨。据此笔者提出对乙肝采用“经纬辅补”治疗方案:“经”即以贯穿在乙肝治疗全程始末的用药原则为纵向主线;“纬...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处方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相应的药物,还要确定适当的剂量。而用药剂量的轻重,是直接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古人有“药即及病又不过病,即能愈病又不伤人。”这就是用药的标准,所以,中药用量在中医处方中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我师干祖望与医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师干祖望与医案徐轩,陈国丰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29)1什么是医案旧《辞源》、《中国医学大辞典》:“医生所记治病之成绩也。学医者常资以研究,为审证处方之助。”《中医名词术语选释》、新《辞源》:“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辩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  相似文献   

16.
"精血虚衰"理论在中医延缓衰老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精血虚衰”理论在中医延缓衰老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机理,在追溯历代医学文献相关论述和对老年人群中医辩证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以补肾、益气、健脾、活血等治则的不同复方对老年大鼠延缓衰老作用的组间比较,以及不同的补肾或补益精血同类组方间作用的比较研究,证实“精血虚衰”是产生衰老变化的重要机制,有利于精血化生是不同方药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共同结合点。提示在补益精血方面选择中医治法,远比选方用药更为重  相似文献   

17.
论内服中药的辨证护理(黔阳县中医院418100)户明述主题词中医护理学,中医药疗法内服中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服之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辩证准确,煎制得法,药品质量地道,辩证施护是否得当也极为重要。这就是所谓“三分治疗,六分护理”。根据不同疾病辩证服...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方法弄清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准确地辩证施治,指导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临床角度探讨合理用药。细心辨证,详审病因,掌握病机,用药精当,以达到“先其所因,优其所主”,同时辨凊虚实夹杂,虚实邪正的关系,这是中医合理用药的主要依据。中医临床用药既有常法,又有变法.有时清补并用,寒热兼拖。总之,应注意人的整体性,即从整体观念出发,以阴阳互根,气血相依,脏腑相关的理论,作为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作者主张合理炮制,药为医用;提倡煮散.节约药材:应用剧毒药原药必须炮制;药补与食补兼用;尊重前人习惯,注意宜忌。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液的临床辨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液是在传统中药针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的无菌制剂,多采用“依证随方确认提取有效成分”的配伍理念,其应用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