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教授,诊治妇女不孕症风格独特,疗效显著。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可见有子本于天癸至而肾气盛实之候。韩老师认为,男女交媾必以聚精养神,清心寡欲,则交而孕,孕而育,孕而为子。推崇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味的养生求育之道。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肾气损伤,阴精不化,膏  相似文献   

2.
不孕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宋光济(浙江中医学院)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各家治法丛多,而笔者治不孕注重于滋、养,常用滋肾培元,养血清肝等法治之。因肾主藏精为生殖之根,不孕与肾关系最为密切,《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即指出了受孕的机理以肾气旺盛为先决条件,其次天癸至,任通冲盛,经事调和方能摄精成孕。因此肾气虚衰精血不足常致不孕。证见久婚不  相似文献   

3.
浅谈补肾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主藏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即为肾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虚,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肾气的盛衰主宰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妇女的月经、胎孕、产育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所化生的功能作用于胞宫的体现.因此补肾法是调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补肾法治疗妇科疾病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孕症是妇科中的常见病。余从1980年至1990年辨证治疗不孕症23例,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肾阳不足《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任阳虚不孕,《圣济总录》记载:“妇女所以无子,由冲任之不足,肾气虚故也”。寒月经之时,胞宫虚应避寒,若寒冷侵袭,胞宫虚寒,  相似文献   

5.
不孕症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笔者参照有关资料,结合治疗病例浅谈不孕症的辨证论治的一点认识。一、对不孕症机理的认识中医认为受孕与肾气及冲任二脉有着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清·陈修园《女科要旨》  相似文献   

6.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五脏六腑之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这就指出了女子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天癸至,而产生了经、孕、产、乳的生  相似文献   

7.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绝,称为“崩漏”。《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盛,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妇女的性征与年龄增长有密切关系。崩漏一症,我们分三期说明其发病原因。青春期,肾气尚虚,天癸初至,冲脉通而未盛,制约血海之力较弱。加之外因所致血热,血热则血海不安  相似文献   

8.
对于不孕症的病因,历代医家认为以肾虚为本,如《黄帝内经素问》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云:“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宋代《圣济总录》云:“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因此,补肾作为不孕症的治疗大法是毋庸置  相似文献   

9.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对此段文字,历代诸家多有阐述;然于“天癸至”中“至”之含义,或语焉不详,顺文演义;或相互牴牾,争论不止,以至晦而不明,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10.
褚澄,字彦道,南齐时阳翟人。虽居官职但善究医术。他所撰《褚氏遗书》是一部影响很大的论著。对中医妇科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试探其要,阐述于此。1 晚婚晚育优生观 褚氏在其《褚氏遗书》中倡导晚婚,诵扬婚配之适龄必得男女发育完实之说。他在《问子篇》云:“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  相似文献   

11.
<正> 古人论无子,谓男则主于精,女则主于血。其治则,男以补肾为要,女以调经为先。此言诚为不谬,临证遵之,多得其效。盖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化血,为生殖之原。《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即云,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是言男女之孕育,乃由肾气之盛也。继云“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而无子耳”,是言无子之原由,在乎肾气之衰也。此虽为生理之变化,而  相似文献   

12.
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及其与妇科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妇女最主要的生理、病理特点是月经和妊娠,而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肾气、天癸、冲任。了解其相互关系,掌握其机括,洞悉其本源,对于妇科各种疾病乃可治病求本,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肾气、天癸、冲任的涵义和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妇女的生长、发育、妊娠以及衰老,均与肾气、天癸、冲任有密切关系。从胚胎期的先天已禀有的肾气,经过后天之培育,到七岁以后便开始逐渐旺盛,至十四岁左右则初步达到充实的水平,促使天癸这种物质的出现,从而导至冲脉盛满,任脉流通。月经因而来潮,并有受孕的可能。到四十九岁左右,性机能衰退,冲任二脉逐渐衰少,  相似文献   

13.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肾气的盛衰对天癸、冲任、胞宫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妇女病从肾论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妇女的生理功能与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妇女天癸的发生,冲任的通  相似文献   

1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优生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优生学是一门研究遗传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科学,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相当重视。大量资料表明,祖国医学重视优生甚早,南宋著名医学家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对此就有较详尽的论述。本文即就其“优生”学术思想,试加探讨。提倡晚婚晚育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早婚早育的风气相当盛行,陈氏对此颇为不满。他赞同《褚氏遗书》的观点,认为:“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坚壮强寿。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以交而不  相似文献   

15.
肾藏有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的本源,女子胞与生殖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经络上的联系,肾虚可导致妇科诸疾,疾病日久亦可致肾虚。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妇女天癸的发生,冲任的通盛,皆以肾气的盛衰为前提。肾气又分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若肾中水或火不足而致阴阳失调,必然会引起妇女生理功能失调而发病。《傅青主女科》为清代傅山所著,博采众家之长,治疗妇科病强调从肾治本,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为水火之宅”,在诊治妇科经、带、胎、产诸方面疾病中重视肾中阴阳平衡的调节,强调精血同源,气血相生的原则。总结出“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带脉关乎脾肾”,“胃为肾之关”等理论,为后世运用补肾法治疗妇科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这说明肾为藏精之脏,为生殖之本,天癸之源。且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二脉隶属于肝,肝肾又精血同源,故不孕症的产生与肝肾二脏及冲任失调关系甚为密切。但四者之中,肾为根为本。故笔者验证于临床,治疗不孕症多从治贤入手而获良效。今不揣浅陋简述如下: 一、补肾填精法适用于肾精亏虚、冲任失充之不孕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李红梅  徐琳 《新中医》2012,(9):146-147
武汉市中医医院徐升阳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40余年,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治疗不孕症的研究颇深,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1补肾为本。温阳为要从古至今,历代医家都注重对不孕的研究。关于不孕症的病理生理,《内经》早已指出肾与生殖机能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此处“天癸”即藏于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一种先天而生的物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在病理上有“肾脉微涩,为不月“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治法上提出了“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神农本革经》较早提出寒凝胞宫导致不孕的观点,“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相似文献   

18.
<正>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藏精、主骨、生髓。在女子,肾与胞宫、天癸、冲任督带四脉关系极为密切。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了在女子生殖功能成熟过程中,天癸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促进胞宫生理功能的出现,维持月经、胎孕正常的重要物质。而天癸的产生,必须以肾气充盈为先决条件。《素  相似文献   

19.
<正> 妇女的生理病理与肾的关系密切。补肾法是妇科病的常用治法之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结合文献资料和妇科诊疗实践体会到,采用相应的补肾法治疗某些妇科病,确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肾与妇女生理妇女一生(从新生儿至衰老的渐进过程)中的最大特点为行经与孕产。祖国医学认为,这与肾的作用息息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早就记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相似文献   

20.
妇女以血为本 ,其生理病理与血有密切关系 ,故活血祛瘀法在妇科临床的应用颇为广泛。笔者近 2 0年来 ,使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妇女闭经、崩漏、月经先期、脏躁等病证 ,深感只要辨证得当 ,可起异病同治之效。现结合临床作初步探讨如下。1 血与妇人生理血源于水谷之精微 ,入心化赤而成 ,是营养全身的物质基础 ,藏于肝 ,下注血海。妇女有别于男子的最大特点是行经与孕产 ,而二者皆有赖于血液的正常濡养。《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妇女生理的论述有 :“二七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