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用中草药蜜丸治疗颈椎病和腰椎病,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一般患者服药2~5剂,大部分病人可达到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笔者治疗19例,其中颈椎病5例,服药5剂,基本痊愈;腰椎病14例,3例病程短者服药2剂痊愈,11例病程长者5剂痊愈。  相似文献   

2.
在1991~1995年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79例、占3.5%,其中住院治疗4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及下肢间歇跛行,平卧休息后征象减轻;X线特征性表现为软骨板后部弧状或切迹状凹陷缺损,边缘硬化,其后有一骨块突入椎管;CT扫描见椎体后缘类圆形或多囊状骨质缺损,可见Schmorl's结节,多伴有腰椎间盘突出。入院后均予综合康复治疗,9例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5例偶有疼痛;另33例无效者手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工作。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者虽多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但两者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经后路椎板间开窗术术后出现急性腰腿痛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经临床检查,CT和脊髓Omipaque造影检查,2例为原间隙腰椎间盘再突出,另10例为急性腰椎后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征。结果 2例腰椎间盘再突出者,经再次手术摘除后,神经根压迫症状消失;另10例经卧床休息综合治疗获痊愈。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出现急性腰腿症的原因主要是间盘组织再突出、腰椎后关节突关节急性滑膜嵌顿征。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0年3月~1994年12月,采用Dick内固定器、Steffee钢板、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RF)等经推弓报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但也出现了并发症16例,占30.8%,本文就其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防治,作如下讨论。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27~71岁,平均48.1岁。下胸椎、腰椎单节段骨折28例,多节段骨折2例,并完全性截瘫4例,不全截瘫7例,腰椎滑脱22例。采用手术:Steffee治疗胸腰椎骨折4例,治疗腰椎滑脱18例;DICk治疗胸腰椎骨折一24例,治疗腰椎滑脱、4例;RF治疗胸腰椎骨折2例…  相似文献   

5.
对159套华北地区出土自然干燥成人腰椎770个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有狭窄的腰椎管32套,占总数20%;有狭窄的腰椎孔55个,占总数的7%。其中属于腰椎孔矢径狭窄的有54个,而腰椎孔横径狭窄的只有1个。说明腰椎管狭窄主要取决于腰椎孔矢径的大小,而和腰椎孔横径关系不大。狭窄部位以L3和L4最多,L5和L2次之,L1少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腰椎不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任何腰椎赖以获得稳定的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都可以影响腰椎的稳定性,或者使原来已经不稳定的腰椎变得更加不稳[1],因此一些尽可能少破坏脊柱结构,尽量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这些术式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老年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或复位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 随诊6个月~4年(平均1年5个月),术后腿痛麻25例均获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前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者8例,术后2~3个月均能行走;1例尿、便功能障碍者也恢复括约肌功能。结论 老年人因合并骨质疏松症及心、肺、脑等疾病,手术不宜过大,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不宜强求解剖复位,内固定可以减少术后卧床时间。彻底减压对缓解神经受压及马尾神经损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卢庆弘 《医药世界》2010,(10):1302-130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07-2009-06应用腰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45例。结果 45例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4.5个月,优38例(症状完全消失);良5例(症状部分消失);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优良率达96%。结论椎间隙植骨并后路加压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庆山 《新药与临床》1994,13(5):305-305
单侧活动性梅尼埃病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2±s7a,用小诺米星20mg(0.6mL)鼓室内滴注,bid,平均疗程5.5±1.2d。结果:眩晕消失26例,减轻8例;耳鸣消失13例,减轻13例;听力改善9例,下降4例;耳胀消失16例,减轻11例;温度试验,20例眼震消失,余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单侧活动性梅尼埃病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2±s7a,用小诺米星20mg(0.6mL)鼓室内滴注,bid,平均疗程5.5±1.2d。结果:眩晕消失26例,减轻8例;耳鸣消失13例,减轻13例;听力改善9例,下降4例;耳胀消失16例,减轻11例;温度试验,20例眼震消失,余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1.
为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凸变浅或消失的体征,尽快恢复到自然状态、以利于突出的椎间盘复位,临床上治疗多以平卧时用叠纸块或其它硬物顶腰,或腰椎牵引时用足踩腰等方法辅助矫正。这些方法不仅操作不便、尺度和力度掌握不准,而且容易对人体局部皮肤软组织及腰椎造成损伤。普通腰围有护腰作用,但无顶腰功能。我们研制了一种可随意调节的、不受体位限制的、对人体组织无损伤、可持续作用于腰椎的充气式腰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996年,我院运用经皮穿刺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26~45岁,平均32岁。病程8个月~3年,平均为15个月。全部病例均行L3~S1CT扫描,并拍腰椎正倒位X线片;同时依据病史、症状、体征给予确诊。其中L4-5椎间盘突28例,L5~S1椎间盘突出18例。二、疗效观察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可: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有神经压迫表现,要进一步手术治疗。46例全…  相似文献   

13.
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无诱因性腰痛3个月入院。不伴有结核中毒症状。查体:腰椎曲线、活动度正常.腰:棘突深叩痛( ),局限,无放散.取下肢正常。拾物试验(-).血常规、血沉正常。X线片:胸部正常;第2腰椎体右缘骨质破坏.界限不清,未见死骨形成。B超示右腰椎旁混合性肿物。诊断:腰椎体结核。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0岁。于入院前20d劳动中突然出现腰部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曾于外院就诊,经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疼痛无明显减轻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入院检查:间歇性跛行,L4、L5、S1棘突部压痛、叩击痛并右下肢放射痛;腰椎前屈50°,后伸10°,左、右侧弯各10°;右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右直腿抬高60°,加强试验阳性;双侧膝腱反射均减弱,右侧跟腱反射消失,左侧减弱。CT片示:L4~5、L5~S1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钙化,硬膜囊及神经根均受压;腰5椎体水平椎管内见一与左侧椎板相连的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的机制、操作方法、主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方法 自2000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患者103例,均予以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回顾分析其手术方法、治疗机制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年限3个月-3年。8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21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均在6个月-1年内恢复,103例行走功能完全恢复,1例椎间融合器向前滑脱进入椎体前方但未引起任何症状。结论 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钉棒内固定坚强,Cage融合稳定。是否正常植入椎弓根钉,合理放置Cage进行融合,有无充分减压等对手术疗效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例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31.59岁。平均38.4岁;病椎共10个:胸椎5个,腰椎5个;在”C”臂监视下行pvp术。术后行CT检查。随访3.24月(平均13.4)。结果7例患者(共9个椎体)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每个椎体注射灌注剂4.5ml。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後CT检查示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术後腰背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时与术後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pvp是脊椎血管瘤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不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RF2惟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撑开椎间隙后椎管扩大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结果18例经3~24个月随诊,症状消失15例,明显减轻3例,优良率89%。结论使用RF2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节段性腰椎失稳,能增加及维持椎间隙高度.恢复前、中柱负重并可达到椎间隙即刻稳定,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俯卧牵引法保守治疗胸腰椎屈曲型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186例患者进行俯卧牵引、动静结合的伸腰锻炼达到恢复椎体高度和改善腰椎功能的分析。结果本组186例,平均卧床80天,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症状消失46例;椎体高度恢复2/3以上,症状基本消失106例;椎体高度恢复2/3以下,症状改善34例。结论采用俯卧位牵引法治疗胸腰椎屈曲型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结合动静结合的伸腰活动,可有效改善腰部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5年以来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21体会。结果:本组21例切口全部一期愈合,症状消失。结论: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经济实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路固定、植骨在退行性腰椎滑脱复位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6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行前路矫正、固定、植骨术。结果随访18~36个月,平均24个月。68例中60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8%。结论前路固定系统可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