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瑞皎  石曼丽  张家兴  孔令非 《肿瘤》2012,32(4):291-294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宫颈活检对诊断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TCT对30350例受检者进行宫颁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鳞状上皮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TCT检出鳞状上皮异常者1 824例(6.01%),其中无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1423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21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9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80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15例.与活检病理检测结果相比,1423例ASC-US中,宫颁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grade Ⅰ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202例、CIN- Ⅱ和CIN- Ⅲ 22例、SCC 1例;214例ASC-H中,CIN-Ⅰ 12例、CIN-Ⅱ和CIN-Ⅲ 101例、SCC5例:LSIL、HSIL及SCC组中与组织病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63.04%( 58/92)、81.25% (65/80)及100%( 15/15),SCC组和HSIL组的组织学符合率高于LSIL组(P<0.01).结论:TCT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二者联合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李肖甫  李雁青  张琳琳 《肿瘤》2011,31(2):136-140
目的: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H)与TBS-2001系统中的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rule out a high grade lesion,ASC-H)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评估LSIL-H的临床风险。方法:对细胞学诊断异常标本即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LSIL、ASC-H和HSIL,采用盲法重新进行回顾性诊断,分级为ASC-US、LSIL、LSIL-H、ASC-H和HSIL。同时追踪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并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PV)阳性率。结果:总共49000例被纳入分析。重新诊断后,LSIL-H有88例(88/49000,0.17%)。重新分级诊断前,LSIL-H在各异常分级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ASC-US为19.32%(17/88)、LSIL为43.18%(38/88)、ASC-H为34.09%(30/88)、HSIL为3.41%(3/88)。LSIL-H罹患高度病变CIN2/3的概率要高于LSI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均低于HSIL(P<0.01)。LSIL-H与ASC-H的CIN2/3患病率相当(分别为39.47%和3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SIL-H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其与高度病变之间的关系与ASC-H相近,建议采用与ASC-H同样的方法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DNA能提高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2+,CIN2+)的灵敏度,但也增加了一过性HPV感染的检出率.本研究应用高危型HPV(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 E6/E7 mRNA对比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Ⅱ,HC2)、HPV分型,描述机会性筛查人群中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分布特征,探讨其用于宫颈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01-01-2015-12-31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6 138例)和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1 653例)妇科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的女性共计7 791例,年龄21~65岁.所有筛查女性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同时行HPV检测,根据HPV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HC2组、HPV分型组和E6/E7组共3组.计算各组细胞学结果异常率、HPV阳性率和宫颈病变检出率,比较E6/E7所描述的流行病学特征与HPV-DNA方法的不同.结果 E6/E7组各级细胞学结果分别为,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 87.51%,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5.47%,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3.51%,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的非典型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SIL,ASC-H)0.5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99%.HPV阳性中异常细胞学结果的比例明显高于HPV阴性,而NILM的比例低于HPV阴性,P<0.001.随着细胞学异常程度的加重,HPV阳性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11.089、512.036和767.260,P值均<0.001.E6/E7组中NILM的HPV阳性率为8.02%,合计阳性率为14.73%,均较HC2及分型组低,x2=30.174,P=0.000;x2 =22.991,P<0.001. E6/E7组CIN2+/CIN3+检出率分别为5.92%和1.2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99和0.711,P值分别为0.473和0.701.E6/E7阳性率在正常至浸润性宫颈癌(invasive cervical cancer,ICC)之间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在正常病理结果中E6/E7阳性率为61.36%,低于HC2和HPV分型,x2=15.767,P<0.001;其余病理结果中各组间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 E6/E7 mRNA较之HC2和HPV分型能在不降低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前提下减少一过性HPV感染的检出率,提示其在宫颈筛查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子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的病理改变,探讨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ASC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12例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均接受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ASC-H患者病理表现为CIS的比例显著高于ASC-US(P<0.05);(2)≥40岁的患者CIS 6例(19.4%),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P<0.05);(3)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阳性32例,阴性28例,HPV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组织活检病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的细胞学检查、组织活检、HPV感染检测可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ASC-H亚型、年龄大、HPV感染阳性者发生高度病变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DNA定量分析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DNA定量分析和常规细胞学相结合方法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方法]对3266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每例液基薄层制片2张,1张巴氏染色做常规细胞学检查,1张Feulgan DNA染色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做DNA定量测定。常规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系统可疑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3266例宫颈癌标本中,常规细胞学发现42例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9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DNA倍体分析发现3个或3个以上〉5C细胞的35例。32例活检病例中有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CIN2)或CIN2以上级别改变,这14例细胞标本中均可见DNA倍体异常,而常规细胞学发现1例正常,8例ASCUS,4例LSIL和1例HSIL。[结论]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相结合方法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   总被引:212,自引:6,他引:206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高发区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1997年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用液基标本做薄片细胞学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诊断结果与阴道活检诊断和肿瘤相关HPV DNA阳性检出率对照。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100%(12/12)的鳞状细胞癌(SCC);93.2%(69/74)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其中CIN396.8%(30/31),CIN90.7%(39/43);72.4%(92/127)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SCC和CIN3的分级准确率分别达100%和87.1%。HPVDNA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在细胞学与组织学相同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宫颈液基标本收集方法有利于细胞学和肿瘤相关HPV DNA双重检查。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后宫颈细胞学改变特点及该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96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放疗结束1个月后行489次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CT)。采用2001年版TBS诊断系统,对细胞改变作描述性诊断。结果在放疗结束1年内,鳞状上皮表层细胞体积增大不明显、核可增大,但较疏松、胞浆丰富,可出现空泡。部分涂片上可见退变的癌细胞,部分病例见修复细胞和化生细胞。异常鳞状上皮细胞检出率为40.3%,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分别为20.1%,5.3%、10.8%。鳞癌(SCC)检出率为3.1%。炎症反应性细胞检出率为42.5%,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6.3%,19.4%,16.8%。35例放疗后因细胞学检查异常进行了局部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与LCT两者符合率为91%。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可作为宫颈癌放疗后局部有无复发及放射反应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普超薄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d-Prep Test, LPT)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 000例患者接受LP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部分结果异常者做阴道镜检查或宫颈多点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结果:92例LPT宫颈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SCC)符合率最高,为100%(9/9),其次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为90.91%(20/22),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为72.41%(21/29).腺癌(AC)为100%(1/1).结论:LPT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高,它能准确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癌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眉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0例宫颈筛查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CT检测,对于TCT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分析TCT检测的准确度和特异度。结果760例患者中液基细胞学异常者159例(20.9%),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75例(9.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3例(5.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1例(5.4%)。159例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患者73例(45.9%)。在75例ASCUS患者中,阴道镜检查CIN I 41例,CIN II 18例,TCT诊断符合率为78.7%;43例HSIL患者中,阴道镜检查CIN I14例,CIN II 18例,CIN III 6例,3例宫颈癌,符合率为95.3%;41例LSIL患者中,阴道镜检查CIN I18例,CIN II 13例,CIN III 3例,符合率为82.9%。结论 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学治  胡大学  刘翔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9,22(4):401-402,I000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前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第三代液基细胞学制片系统(LPT)制片,按TBS(The bethesda system)系统诊断为不能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的768例,其中低度病变(LSIL)以上184例;对有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的139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139例中细胞学诊断宫颈癌1例,宫颈高度病变(HSIL)13例,宫颈低度病变(LSIL)120例,非典型细胞不能除外高度病变(ASC—H)5例;与组织学结果对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癌100%,HSIL84.6%,LSIL70%。5例ASC—H中2例宫颈癌,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1例CIN 1级-2级,1例湿疣。结论:液基细胞学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方面,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873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必飞 《肿瘤学杂志》2009,15(4):338-339
[目的]评价利普液基细胞学(LPT)在宫颈癌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730例利普液基细胞学样本采用TBS分类诊断,并与组织学活检结果对照。[结果]LPT细胞学阳性者723例,总检出率8.28%,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45例(占3.95%),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67例(占0.7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56例(占2.9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2例(占0.48%),鳞状细胞癌(SCC)11例(占0.13%),腺癌(AC)2例(占0.02%),未检到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HSIL活检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5.24%和85.72%,ASC-US活检阳性率33.16%。[结论]LPT对宫颈病变的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吴美芬 《中国肿瘤》2008,17(6):541-542
[目的]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0例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所有ASCUS以上病变的受检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结果]1100例患者巾ASCUS32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H)1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TL)2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鳞状细胞癌2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CINⅠ26例、CINⅡ13例、CINⅢ9例、宫颈鳞癌3例,阴道镜病理检查符合率为71.28%。[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痛硬痛前病弯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Xu T  Lu HJ  He YF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3):211-214
目的 评价p16INK4a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标记意义.方法 收集74例宫颈外口和颈管的脱落细胞标本,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应用杂交捕获二代法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结果 74例标本中,细胞学诊断未见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阴性)10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5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28例,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5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11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各级别病变中,HR-HPV阳性者分别为1、4、3、9、7和5例,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者分别为2、5、3、8、9和5例.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HR-HPV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率均增高.结论 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增强了对不典型细胞的区分能力,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4 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4 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II)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 )检测宫颈脱落细胞、醋酸肉眼检查(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VIA)和阴道镜检查4 种方法对2004年11月~2004年12月深圳南山区华侨城区域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共1 137 例进行盲法同步宫颈癌筛查。对阴道镜检查异常或可疑异常者行阴道镜下直接活检;对HPV 阳性并且LCT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temined sign,ASCUS ),或HPV 阴性但LCT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 )的妇女再次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验证4种检查方法的金标准。结果:共取病理122 例。病理结果证实该人群中无宫颈癌病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Ⅲ级3 例,CIN Ⅱ级11例,CIN Ⅰ级36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69例;正常宫颈3 例。人群的高危HPV 总检出率为14.0% ;LCT 阳性率为12.6% ;VIA 阳性率为12.5% ;阴道镜阳性率为13.6% 。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高危HPV 感染率及LCT 阳性率均呈趋势性增加(P<0.005);VIA 和阴道镜阳性率在各级宫颈病变中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宫颈病变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高危HPV 对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00% 、87.1% 、87.3% 、8.8% 、100% 、7.6% 和0;LCT 以上各指标分别为92.9% 、88.4% 、88.5% 、9.1% 、99.9% 、8.0% 和8.0% ;VIA 以上各指标分别为35.7% 、96.0% 、95.3% 、10.0% 、99.2% 、8.9% 和67.0% ;阴道镜以上各指标分别为50.0% 、86.8% 、86.4% 、4.5% 、99.3% 、3.8% 和58.0% 。结论:高危HPV 检测和LCT 检查均为目前宫颈癌筛查较好的方法,VIA 和阴道镜检查敏感性较差,漏诊率高,不适合大范围筛查,但二者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应用于临床病例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al test,LCT)结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宫颈LCT阳性的病例,对其进行宫颈活检。比较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并研究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在所有LCT阳性病例中,ASC-US 142例(在阳性病例中占56.8%),AGC为3例(1.2%),ASC-H 24例(9.6%),LSIL 82例(54.4%),HSIL为26例(10.4%),SCC 1例(0.4%);宫颈活检结果中,炎性反应66例(26.4%),挖空细胞25例(10.0%),CINⅠ级54例(21.6%),CINⅡ级59例(23.6%),CINⅢ级28例(11.2%),鳞癌16例(6.4%),腺癌2例(0.8%),以组织学结果验证细胞学结果,符合率分别为ASC-US(100.0%),ASC-H(92.3%),LSIL(63.2%),HSIL(72.9%),SCC(100.0%);并且宫颈病变多见于30~50岁年龄段。结论宫颈LCT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筛查宫颈上皮性病变的重要手段,结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可使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检测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2134例,采用TCT制片,根据TBS诊断标准,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子宫颈活检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对发病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TCT阳性检出率为8.37 %(178/2126),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7例(1.27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14例(0.06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34例(1.60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11例(0.52 %),鳞状细胞癌(SCC)2例(0.09 %),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US)4例(0.19 %),有4例提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TCT与活组织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LSIL为67.65 %(23/34),HSIL为90.91 %(10/11),SCC为100 %;子宫颈病变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 <55岁年龄组与≥5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4252,P<0.01)。结论 TCT对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宫颈病变中宫颈细胞学改变与HPV病毒基因存在的一致性。方法:本院妇科门诊2010年4月份首诊病人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检查,以TBS诊断标准给出临床诊断。同时收集其宫颈TCT剩余标本,进行HPV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ersonal Thermal Cycler PCR)检测,并以β-globin基因作为内参照。结果159例标本中,TCT检查阳性检出率为3.14%,包括2例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HPV DNA阳性检出率达11.32%,2例ASC-US、2例LSIL和1例HSIL都是HPV DNA阳性,9例中度炎症和4例轻度炎症也检测到HPV DNA。TCT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低于PCR方法近4倍。结论:TCT检查诊断为良性炎症的标本通过PCR扩增发现病毒DNA,即病毒DNA已经侵入了宫颈细胞,但可能还没有出现细胞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PV、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早期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在门诊初次就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 260例,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layer cytology test,TCT)、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DNA检测以及阴道镜下定位宫颈活组织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评价HPV、TCT以及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效果。结果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即正常及良性炎症反应1 037例,占总样本的82.30%;其余223例出现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TCT检测呈现阳性的比率为17.70%。HPV-DNA检测发现,659例患者出现1种或多种HPV的感染,HPV-DNA阳性率达52.30%;联合采用TCT和HPV-DNA分型检测的灵敏度最高,所有262患者均有一指标呈阳性,较单一次用TCT和单一使用HPV-DNA分型检测相比,检出率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71.610、40.971,P值分别为0.000、0.000。结论临床采用HPV-DNA、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镜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并且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对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在子宫颈病变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100例受检者行子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或巴氏涂片检查,细胞学阳性者在阴道镜下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2100例受检者中液基细胞学共检出阳性涂片191例(12.69%);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13例(7.51%);不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4例(0.26%);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3例(0.20%);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sIL)55例(3.65%);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SIL)10例(0.66%),鳞癌4例(0.26%);腺癌2例(0.13%)。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癌88.89%,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91.67%,Ⅱ级46.43%,Ⅰ级100.00%。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子宫颈病变敏感性高、准确度强,有利于提高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