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云瀛  陈宇斐  匡斌 《广东医学》2005,26(12):1609-1610
骨筋膜室综合征指常发生在小腿和前臂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当致病因素(如暴力砸压等)作用于肢体后,一方面,筋膜间室内的肌肉组织出血、肿胀、渗出增加,另一方面,骨筋膜间室结构致密,弹性较小,不能向周围扩张,容积相对固定,从而使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压力增高使间室内淋巴与静脉回流的阻力加大,  相似文献   

2.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1]。如不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造成肢体功能严重丧失或截肢。我科于2008年1  相似文献   

3.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1]。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压力增高所致。当骨筋膜室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使其中的血管关闭,神经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小腿55 mm Hg(1 mm Hg=0.133 k Pa),前臂  相似文献   

4.
黎海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66-1367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OCS)是由骨、骨滑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骨筋膜室综合征若不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致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15例并依据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程把OCS分为3期,  相似文献   

5.
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缺血.肌组织缺血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液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缺血-水肿-缺血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发生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导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西医外科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切开减压术后病例或肢体外伤肌肉挫伤,肢体肿胀严重,临床消除水肿常用的脱水药如甘露醇,利尿剂等大量的脱水使电解质丢失,严重者还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本文作者2001年至今对6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已经确诊,做过切开筋膜减压和四肢创伤或骨折肢体肿胀严重患者,为防治骨筋膜室综合征,用桃红四物汤+四苓散加味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防治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方法 对 15 0例患者的患肢局部情况进行观察与护理 ,,给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结果 其中 138例 (占 92 % )患者未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 ;12例 (占 12 % )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 ,11例患者通过临床观察 ,及时手术而治愈 ;1例患者因延误手术时机而行截肢术。结论 加强患肢局部早期观察与护理、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 ,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多发生在骨折脱位初期,由于软组织进行性肿胀,夹板、石膏或绷带未及时调整,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阻断室内血液循环,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使肌肉组织和神经缺血。我院骨科病区从1997年7月-2002年5月间,共收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13例,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君 《吉林医学》2009,30(21):2633-2634
目的:观察筋膜切开减压术在创伤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肌肉筋膜切开和肌间隔切开使筋膜腔减压。结果:共治疗18例因不同外伤所致不同部位的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在入院治疗6-48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平均时间14h。及时行减压术治疗,均未留下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筋膜切开减压是抢救和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确切有效的方法,早期作出诊断和及时进行筋膜切开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急慢性损伤和病变使骨和筋膜封闭的区域内压力增高时.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以及局部缺氧造成组织坏死,从而引起骨筋膜间室内软组织、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导致神经、肌肉组织坏死及肢体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1881年Volkmann首先报道了此病。本病易发生在筋膜或骨性结构弹性较小的骨筋膜问室.小腿和前臂比较多见.还可发生在足、手、大腿及上臂等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5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提高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近十年我院诊治的5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的10例均痊愈出院;手术43例,其中治愈34例,占79.1%;基本治愈7例,占16.2%;截肢1例,占2.3%;死亡1例,占2.3%,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不能简单地以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为依据;一旦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尽早切开减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王云清的评分标准 [1 ]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或综合征早期病人 35例 ,观察其疗效。结果 有效地预防和治愈共 33例 ,2例达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病人经治无效 ,而改行切开减压治疗。结论 在严格指征的情况下 ,中西医结合方法能有效地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对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骨筋膜室内压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筋膜室 (oseofascialcompartment)由骨、骨间隔、肌间隔和深筋膜所围成。因骨筋膜室的室壁坚韧而缺乏弹性 ,如果室的容积骤减或室内内容物体积骤增 ,则骨筋膜室内压力急剧增加 ,阻断室内血液循环 ,使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缺血 ,导致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等严重后果 ,谓之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compartmentalsyndrome)。早期诊断是防治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直接或间接测量骨筋膜室内压力的方法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1 直接测量骨筋膜室内压力的变化在骨筋膜室综…  相似文献   

13.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治1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状和体征,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增高所致。我院自1998年9月~2001年10月共收治1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现将病例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间隙,几乎闭合而无弹性。骨是骨筋膜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身除腓肠肌和阔筋膜张肌外的其他肌肉均在骨筋膜室内,与骨关系密切,因此不宜将骨筋膜室称为筋膜间隙。四肢急性外伤,可使室内容物体积聚增或室的体积锐减,导致室内压升高,造成神  相似文献   

15.
发生于肢体的急性骨一筋膜室综合征(acute limb compartment syndrome,ALCS)是一种严重的外科疾病,主要是上肢或下肢密闭的骨一筋膜室内压力骤然升高,使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量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而导致受累组织坏死的病变。如果延误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轻者需截肢致残,重则造成患者死亡。近几年来,本征特别受到血管外科和骨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河北医学》2007,13(5):F0003
骨筋膜室综合症即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证候群.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造成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少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一例新生儿被人为捆绑,导致左上肢骨筋膜室综合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腿严重损伤或发生血管病变后,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肢体骨筋膜室内压力急剧增高,局部水肿,压迫室内通过的血管、神经,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水肿恶性循环,造成肢体血管、神经功能丧失,甚至坏死。通过对病因、临床表现、骨筋膜室压的观察,能够尽早发现,及时有效处理,使肢体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8.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进行性缺血坏死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在肢体的任何部位均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腿严重损伤或发生血管病变后,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肢体骨筋膜室内压力急剧增高,局部水肿,压迫室内通过的血管、神经,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水肿恶性循环,造成肢体血管、神经功能丧失,甚至坏死。通过对病因、临床表现、骨筋膜室压的观察,能够尽早发现,及时有效处理,使肢体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20.
张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2,9(3):230-230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护士若不能细心观察,没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没有良好的护理质量,不能做到尽快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锦州铁路中心医院从1999年至2001年两年间先后收治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19人,除1例切外伤后在外院延迟造成截肢外,其余18例均达到满意治疗,现将护理如何细心观察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