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龙岩市全球基金第4轮1期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方法]根据项目报表分析涂阳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以及综合性医院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情况。[结果]龙岩市第4轮1期结核病控制项目新涂阳病人平均发现率71.9%;平均治愈率93.2%;丢失/迁出率1.7%。转诊到位率32.5%;追踪到位率61.3%;总体到位率72.3%。[结论]第4轮1期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加强综合性医院人员培训,提高可疑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  相似文献   

2.
江强 《现代保健》2011,(10):85-87
目的 了解泰安市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肺结核患者的追踪情况,为泰安市结核病防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监测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泰安市结核病防治规划月报表"中各县(市、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2005~2009年,全区6个县(区)非结防机构共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5363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2052例,转诊到位率38.26%;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2502例,追踪到位率75.57%;转诊与追踪总体到位4554例,总体到位率84.92%.结论 泰安市应加强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在肺结核患者发现、转诊和追踪工作中的协调、管理,加强对结核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综合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肺结核病人的追踪情况,为广西结核病防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广西结核病防治规划月报表"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2005~2008年,全区92个县(区)综合医疗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204724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109065,转诊到位率53.27%;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55460例,追踪到位率57.98%;转诊与追踪总体到位164525例,总体到位率80.36%,其中,13858例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为涂阳肺结核病人;转诊未到位的病人中,经加强转诊和追踪工作,据估算还可发现3385例涂阳病人(其中2877例新涂阳病人),可提高4.16%的新涂阳病人发现率。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病人的追踪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四川省2006-2010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探讨医防合作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人群中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水平。方法采用Excel 2003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按照国家要求的指标对5年的转诊追踪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四川省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总的转诊到位率为44.76%、追踪到位率为64.65%、总体到位率为80.43%。转诊到位率5年分别为:37.37%、44.75%、46.29%、43.63%和53.23%;追踪到位率5年分别为:41.91%、59.87%、67.18%、82.57%和86.03%;总体到位率5年分别为:63.61%、77.83%、82.19%、90.17%和93.47%。非结防机构报告的结核病患者主要以未痰检肺结核为主(75.31%),经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的结核病患者或可疑患者中有40.64%被结防机构排除,未痰检肺结核患者仅占3.77%。结论近5年四川省非结防机构报告的结核病患者或可疑患者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医防合作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区2006~2007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效果。方法利用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报告转诊追踪病人登记本,分析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到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南宁市区2006~2007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5141例,转诊到位2689例,转诊到位率为52.3%;需追踪2452例,实追踪2444例,追踪率为99.7%,追踪到位1451例,追踪到位率为59.2%,菌阳病人转诊到位率显著高于菌阴病人(x^2=42.79,P〈0.01),菌阳病人转诊到位率与未查痰病人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0.54,P〉0.05)。结论网络专报系统的启动,提高了本市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但按国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以提高病人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天津市非定点结核病诊治三级综合医院2010—2014年可疑肺结核转诊及追踪情况,为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市城区三级综合医院2010—2014年可疑肺结核报告、转诊和追踪情况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总体到位率、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从85.91%、47.34%和38.57%上升至90.98%、49.01%和41.96%;转诊到位患者中,确诊肺结核的比例和菌阳确诊率分别由2010年的44.48%和18.10%下降至2014年的32.86%和15.02%。患者转诊未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回原籍治疗和其他。结论三级综合医院规范转诊可疑肺结核是提高患者发现率的有效途径,应加强医疗机构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提高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务人员转诊意识和结核病患者就诊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年来山西省综合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的疑似结核病人的追踪情况。方法对2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项目执行期间,全省119个县区综合医疗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22408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8139例,转诊到位率36.3%,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8248例,追踪到位率69.1%,转诊追踪共到位16387例,其中4448例(27.1%)在结核病防治机构重新定诊为涂阳肺结核,转诊未到位的病人中传染性病人比例参照到位病人的比例,加强转诊和追踪工作,还可发现1632例涂阳病人,可提高5.5%的病人发现率。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病人的转诊工作,提高结核病防治机构对综合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病人的追踪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两类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效果,并进一步探索提高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分析深圳、珠海、江门、东莞和中山等5个地市所辖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核实上报的2006年和2007年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比较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病人检出情况、治疗管理方式和疗效等指标。结果2006年,广东省5个地市的流动人口查痰率和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6%和16.9%,均低于户籍人口。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分别为35.7/10万和19.4/10万。5个地市的总体治愈率为81.0%,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治愈率分别为95.1%和63.2%。结论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效果比户籍人口差,严重影响区域结核病防治效果。因此,必须创造有利于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的支持环境,才能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苏州市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效果,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0年苏州市相城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0月-2010年9月疑似结核病人就诊人数、肺结核病人数逐年增多,系统管理率、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涂阳肺结核治愈率逐年提高.结论 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提高了传染性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与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效果,探讨可持续合作机制。方法对2006-2010年南平市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转诊、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和肺结核病人发现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市转诊率、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分别为99.8%、91.0%和97.1%,全部达到考核要求;综合性医院转诊的疑似病人中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占59.7%,其中39.7%是新涂阳病人;综合性医院转诊虽然占全市初诊病人的22.7%,但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和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分别占全市的54.6%和55.3%;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未到位患者中,查无此人、拒绝就诊占71.2%。结论综合性医院是发现结核病人的主要来源,加强医防合作仍然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3-2010年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效果.方法按《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及有关《项目实施计划》所规定的指标、标准和定义进行调查、核实及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濉溪县2003-2010年共登记涂阳患者3 922例,年均登记率为43.90/ 10万,其中新涂阳患者年均登记率为36.30/10万,登记率由2003年的14.14/10万上升到2010年的36.21/10万(x2=111.80,P<0.01);新涂阳任务指标年均完成率为104.85%;涂阳患者年均治愈率为93.73%,治愈率由2003年的86.21%提高到2010年的97.07% (x2=31.04,P< 0.01),其中新涂阳患者年均治愈率为94.76%,复治涂阳年均治愈率为88.81%,两者的治愈率均呈波状上升趋势;涂阴患者年均完成治疗率为95.54%.结论 濉溪县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显著,认真执行DOTS策略是结核病人高发现率、高治愈率和防止耐多药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993-2008年江华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对江华县项目实施期间登记管理的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年来共发现并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489例。其中涂阳病人2618例,新发涂阴病人1871例。可疑肺结核平均就诊率176.0/10万,新涂阳病人平均登记率31.5/10万;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97.3%,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6.9%,新发涂阴病人治疗成功率95.6%。结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并规范了江华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实现了结核病人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结核病控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龙州县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模式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方法收集2006-2011年龙州县实施医防合作前、后各3 a龙州县结核病门诊登记资料,结合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及年报表,对综合医疗机构患者转诊总体到位率、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和治愈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龙州县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结核病患者及疑似结核症状者的总体到位率平均为82.73%(1 394/1 685);初诊患者就诊率平均为315/10万(5 172/1 644 314);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平均为80.70/10万(1 327/1 644 314);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84.82%(475/5 60);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平均为72.65%(518/713)。转诊患者总体到位率、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涂阳患者治愈率和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等在2009年实施医防合作模式后3 a(2009-2011年)优于实施医防合作前3年(2006-2008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则是实施医防合作前3 a(2006-2008)优于实施医防合作后3 a(2009-2011年)。结论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有成效,提高了结核病防治的工作质量,应继续巩固和发展该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4-2009年巴马瑶族自治县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DOTS策略在少数民族县实施情况及效果,为当地今后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巴马县2004-2009年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当地居民结核病年平均新涂阳患者发病率为38.23/10万,波动在16.22~70.36/10万之间;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35:1,农民占比例为78.79%,患者高峰年龄组为25~34岁占19.86%,但女性患者高峰年龄组为15~24岁。2004-2008年新涂阳结核患者治愈率年平均为87.66%。结论当地居民结核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正规的治疗,但结核病患者减少不明显,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0年霍山县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月报表及网络专报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霍山县2002—2010年共登记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2368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42.00%(63/150)上升到2010年的69.23%(144/208),涂阳新登记率从2002年17.22/10万(63例/365873人)上升到2010年的39.42/10万(144例/365284人),涂阳病人治愈率从2002年44.44%08/63)提高到2010年85.42%(123/144),初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85.40%007/1062),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65.09%(179/275)。结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使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晓 《职业与健康》2014,(22):3320-3323
当前,耐多药结核病是我国结核病防制工作面临的三大新挑战之一。全球结核病耐多药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的耐药结核病流行态势也日趋严重。引起结核病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不规范治疗、滥用二线药、贫困、诊断滞后及随意使用替代化疗方案等。针对引起耐多药的原因,目前国内外通过严格执行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加强机构合作、强化二线药物管理、加强监测、规范药物使用、设立耐多药定点医院、增加政府投入完善医保补偿及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等措施加强防控耐多药结核病,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要继续加强对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治疗的管理,完善医疗保障等措施,不断加大科学研究与开发,以提升我国耐多药结核病领域科研和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利坚 《现代医院》2013,13(9):154-156
目的骨关节结核起病隐匿,易被误诊,患者不能坚持长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摸索及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模式对骨关节结核发现、规范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提高其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恢复劳动力。方法与综合医院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达成合作共识。在综合医院及其下属门诊、药店发放骨关节结核转介卡,如所有出现关节红肿、疼痛、流脓或畸形等骨关节病变情况的患者,立即在其所属区域医院或转送到我站进行结核方面的检查或筛查,一旦确诊,由我站进行规范化治疗。而我站的结核病患者中若有合并骨关节结核可疑症状者,同样开具转介卡到综合医院进行外科方面的处理,处理完毕后,及时再转我站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这种医防包围式的治疗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医防合作模式。我站从2009年开始推行此模式进行骨关节结核患者的管理,现将2006~2008年在我站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病例数设为对照组,将2009—2011年在我站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病例数设为观察组。对疗程结束后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早期发现并确诊28例,早期发现率48.3%;治愈26例,治愈率44.8%;畸形15例,畸形率25.9%;致残11例,致残率19%;失败6例,失败率10.3%。观察组:早期发现并确诊63例,早期确诊率84%;治愈55例,治愈率73.3%;畸形12例,畸形率16%;致残5例,致残率6.7%;失败3例,失败率4%。结论在骨关节结核的治疗管理模式上,实施医防合作的模式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畸残率、提高社会劳动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充分发挥综合医院作用,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通过全面推行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改革防制模式,实行以一所综合医院为归口诊治、其他医院机构为归口转诊、疾控中心为归口管理模式,建立转诊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结果:全县传染源发现率平均已达96.7%;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新登记率从1995年~1999年30.1/10万上升到2000年~2005年44.50/10万,增长了47.8%;转诊率从1995年~1999年82.1%上升到2005年的98.5%,增长了20%。结论:改革后的结核病归口诊治管理模式,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有效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转诊率和涂阳病人的发现率,发挥了综合性医院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山西省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效。方法对山西省2002~2006年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情况进行总体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后,DOTS覆盖率达100.00%,2002~2006年共发现53420例涂阳肺结核病人,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由2002年的19.07/10万上升到2006年的43.85/10万;全程督导52494例,全程督导管理率达98.27%;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7721例,总治愈率达89.33%。结论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DOTS策略得到扩展,为本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20.
周平  伍传仁 《职业与健康》2009,25(5):512-513
目的了解柳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为制定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柳州市结核病项目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登记率为30.91/10万,活动性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为92.57/10万,涂阳病人年平均治愈率91.67%,涂阳肺结核病人年平均病死率1.37%。结论通过结核病项目的开展,柳州市结核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