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海燕 《中国针灸》2001,1(10):39-47
方法 :主穴取听宫、中渚。肝火旺者配太冲 ,痰火蕴结者配丰隆 ,外感风热者配合谷 ,脾虚者配足三里 ,肾虚者配太溪。操作 :用 5ml一次性注射器配 5号封闭针头 ,抽取VitB12 注射液 2ml( 0 .5mg) ,刺入穴位 ,待患者有针感后回抽无回血 ,于每穴推入 0 5ml药液。隔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休息 1周后 ,进行第 2疗程。结果 :治疗耳鸣 2 6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67岁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2年。治愈 (病人自觉耳内无鸣响 ,耳鸣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 2年 ,无复发 ) 11例 ,占 4 2 3 % ;有效 (耳鸣程度减轻或耳鸣出现的间隔时间延长 ) 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关、足临泣穴在耳鸣患者中的压痛反应及压痛阈,为临床上运用二穴诊治耳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非耳鸣者32例为对照组,耳鸣患者101例为耳鸣组,对外关、足临泣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阳性反应次数,同时使用压痛测试仪对两组的外关、足临泣穴的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压痛频次比较:耳鸣组外关的压痛频次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耳鸣组足临泣的压痛频次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双侧外关、足临泣穴的压痛反应频次均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穴单在左、右侧有压痛反应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痛阈均值比较:对照组外关、足临泣的压痛阈均值都大于耳鸣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鸣患者较非耳鸣者外关、足临泣穴压痛敏感,提示两穴为耳鸣患者相对敏感的反应穴。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二穴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左右侧压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侧别耳鸣与经络压敏穴分布侧别的相关性,为诊治耳鸣科学选穴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运用经络循按法,在62例耳鸣患者头顶及颈部、侧头及耳周部、背腰部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表经络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的压敏穴数,对不同耳鸣侧别的左、右和双侧经络压敏穴数采用SPSS17.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左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多于右侧(P0.01),右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多于左侧(P0.05);左侧或右侧耳鸣时,有同侧经络压敏穴较多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双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分别较左侧和右侧多,右侧经络压敏穴数较左侧多,即双侧右侧左侧(P0.01)。结论:无论左、右侧耳鸣还是双侧耳鸣,其压敏穴多分布在双侧经络。单侧耳鸣时,有同侧经络压敏穴较多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需进一步增大样本量研究。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治疗耳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厉金诸 《中国针灸》2001,1(10):38-46
治法 :用无菌 5ml注射器及 5 号针头 ,抽取维生素B11ml(含 5 0mg)及维生素B12 1ml(含 0 5mg)。患者侧卧 ,患耳向上 ,取耳门、听宫、听会 (均须张口取穴 )、翳风四穴之一 ,局部常规消毒后 ,针头刺入 2cm ,有酸、麻、胀、重针感且无回血后 ,将药液缓缓注入。每日 1次 ,每次取上述四穴之一 ,轮流注射 ,16天为 1疗程。双耳鸣者 ,可双耳同时注射。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跟踪 1个月疗效稳定。治疗的 2 8例中 ,痊愈 (耳鸣完全消失 ) 10例 ,显效 (耳鸣明显减轻 ) 11例 ,有效(耳鸣减轻 ,或由持续性变为间断性 ) 3例 ,…  相似文献   

5.
1病案举例 陈某,男性,35岁.因左侧背痛2d来针灸科就诊,患者于2d前因暑天夜间贪凉,晨起时感左侧背痛,患者当时因工作繁忙未作特殊检查和治疗,后感症状逐渐加重.查体:左侧肩胛内侧T3至T7压痛阳性,胸椎棘突无明显偏歪,舌质红,苔白,脉细弦.胸部X线片无异常发现.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寒湿痹阻于足太阳经,经气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以散寒除湿、止痛通络.对侧取穴,主穴为鱼际,配穴为后溪.取右侧鱼际用1.5寸一次性针灸针,沿劳宫穴方向直刺1.2寸,后溪直刺1.2寸,在行针的同时,嘱咐患者活动左侧肩胛骨,留针20 min,同时活动左侧肩胛骨20 min.针刺治疗1次后患者疼痛大减,2次后痊愈.  相似文献   

6.
邱有法 《四川中医》2001,19(12):75-75
患者魏×× ,女 ,6 2岁。就诊时间 :2 0 0 1年 2月 15日。主诉 :双耳突发性耳鸣 2天。两天前患者因发生家庭纠纷 ,突然出现双侧耳鸣 ,声响如潮水 ,鸣声不断 ,按之不减 ,以致夜不能寐 ,痛苦不堪。经五官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给予药物治疗 (药名不详 )无效 ,故来我科求治。诊时患者觉双侧耳鸣 ,鸣声较甚而不绝 ,伴口苦、烦躁 ,舌红苔黄 ,脉弦略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诊断 :耳鸣。辨证 :肝胆郁热。治宜清肝泻火。穴取百会、听宫 (双 )、翳风 (双 )、合谷 (双 )、太冲 (双 )。针用泻法 ,留针 30分钟 ,每 5分钟行针 1次 ,每日 1次。治疗 1次病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后颅息穴穴位注射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明确其对耳鸣的治疗作用,并推荐有效的中药药物。方法:将95例耳鸣病患者分成二组,选取耳后颅息穴,穴位注射西药或中药针剂,每周2次。治疗组49例,骨膜下注射天麻素注射液0.5ml。对照组46例,骨膜下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0.5ml。单侧耳鸣者取患侧,双侧及颅鸣者取双侧。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周末患者耳鸣严重程度量表等级变化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治疗5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1.63%,糖皮质激素组有效率为84.78%,二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后颅息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耳鸣病临床有效;糖皮质激素与天麻素对耳鸣患者疗效确切,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二穴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75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非耳鸣组,对2组受试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并采用压痛测试仪测量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阈。结果耳鸣组与非耳鸣组三阴交穴及太白穴压痛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双侧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频次均明显多于单独左侧和单独右侧(P均0. 05),而单独左侧和单独右侧压痛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耳鸣组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阈均明显低于非耳鸣组(P均0. 05);不同侧别耳鸣及脑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左、右侧压痛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均以双侧为主且对压痛均敏感,左、右侧无明显差异,二穴是耳鸣的敏感反应穴。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5 7岁 ,机关干部 ,2 0 0 1年 1 1月 6日初诊。主诉左侧耳鸣 1星期 ,夜间加重。耳鼻喉科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查患者颈部活动自如 ,无明显压痛 ,惟左侧完骨穴有压痛 ,并且重压时耳鸣减轻。颈椎 X线摄片提示轻度骨质增生。诊断为耳鸣 ,胸锁乳突肌无菌性炎症。遂取 2 ml注射器 ,配 5号针头 ,抽取 2 %利多卡因 0 .2 5 ml,确炎舒松 A 0 .2 5 ml,2 %当归注射液 0 .5 ml,维生素 B1 2 0 .5 mg混合均匀 ,左侧完骨穴 (压痛点 )局部常规消毒后 ,刺入至骨膜 ,稍提针回抽无血即将药液注入 ,出针后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患者耳鸣即刻消失。 1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其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104例,非耳鸣者30例,对中渚、翳风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并采用压痛测试仪对中渚、翳风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压痛频次:耳鸣组中渚、翳风的压痛频次大于非耳鸣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侧别耳鸣患者比较双侧中渚、翳风压痛频次均高于左侧或右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左、右侧压痛频次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痛阈:耳鸣组中渚、翳风压痛阈小于非耳鸣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鸣患者左侧中渚压痛阈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耳鸣和双耳鸣患者左、右侧中渚压痛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耳鸣患者左侧翳风压痛阈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鸣和双耳鸣患者翳风左、右侧压痛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翳风压痛阈均小于中渚,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频次较高,压痛阈较低,说明中渚、翳风是耳鸣的敏感反应穴,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翳风压痛阈均小于中渚,说明翳风较中渚更敏感。不同侧别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双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均反应在双侧,单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阈以双侧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老年性耳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峰 《中国针灸》2001,1(10):40-48
方法 :取中渚、足三里 2穴 ,交叉取穴 ,强刺激不留针 ,每日 1次 ,7次为一疗程。此方适用肝热型和肾虚型所引起的耳鸣。结果 :治疗 62例 ,年龄 5 2~ 63岁 ;双耳鸣 5 3例 ,单耳鸣9例。 1次治愈 (治疗后 ,诸症消失 ) 13例 ,7次治愈 15例 ,好转 (治疗后 ,耳鸣间断性出现 ) 16例 ,无效 (治疗后 ,症状无改变 ) 18例 ,总有效率 71 0 %。体会 :耳鸣是老年人常见病症。此症多因肝胆风火上逆 ,少阳经气闭阻或肾气衰亏 ,精气不能上奉于耳所致。中渚穴是手少阳经输穴 ,此处经气由浅入深 ,刺之 ,具有疏导经气、清解邪热作用 ;足三里是足阳明经合穴 ,可调…  相似文献   

12.
治疗方法 :穴取风池、正营。用 30号 2寸毫针。风池穴针向鼻尖方向进针 1 2寸深 ,行捻转泻法 ,要求针感直达病所或者针感达同侧眉棱骨处。正营穴 :眉毛中点直上入发际2 5寸处取穴 ,向后平刺 1 5寸 ,行捻转泻法。单侧痛取患侧 ,双侧痛取双侧穴。经前或经期头痛发作开始时治疗。每日 1次 ,直到痛止 (经期亦不间断 )。治疗结果 :治疗 10 5例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8年 ,全部患者均在经前或经期头痛 ,经期过后痛减。一次治愈 (本次行经头痛消失 ,下月来潮前及经期未发头痛 ,随访半年无复发 ) 80例 ,3次治愈 18例 ,10次治愈 7例 ,有效率 10 0 …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治疗单纯性耳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兴岷 《中国针灸》2001,1(10):36-44
治法 :取听会、翳风 2穴 ,局部常规消毒 ,用 5ml一次性注射针灸针 ,抽取当归注射液 1ml,2 %利多卡因 1ml垂直刺入患侧的听会穴或翳风穴 ,局感麻、胀、重后回抽无血 ,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 ,两穴隔日交替注射。注意事项 :a 穴位药物注射时 ,先检查确诊为哪一类型的耳鸣 ;b 平时加强身体锻炼 ,增强体质 ,保持心情舒畅 ;c 注意饮食调理 ;d 注意养息 ,尤忌房劳过度 ;e 耳鸣夜间尤甚 ,注意睡前禁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刺激饮料。结果 :治疗单纯性耳鸣 68例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5年 ;其中突发耳鸣 3例 ,鸣声不断 9例 ,声响如蝉鸣按之…  相似文献   

14.
神经性耳鸣是耳鼻喉科及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是患者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觉耳鸣响,耳鸣声响如蝉鸣或为潮声,可由听觉的传导器、感音器、听神经传导径路的病损以及全身其它系统疾病所引起,现代医学在其治疗上无特效方法。笔者采用传统毫针针刺结合苇管灸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7例患者均来自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针灸科、耳鼻喉科门诊部病人并自愿接受针灸治疗,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45±12.6)岁,病程5天~11年;其中单侧耳鸣9例,双侧耳鸣18例。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田道法主编的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2005年)中的诊断标准。并除外:①外伤、肿瘤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耳鸣,以及客观性耳鸣、耳聋伴耳鸣者;②妊娠和哺乳妇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3治疗方法3.1针刺选穴及操作选取耳鸣患侧的耳门、听宫、翳风、风池穴,双侧太溪、太冲穴。局部常规消毒,选取0.30 mm×25 mm毫针针刺上述各穴,得气为度,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 in,留针期间每间隔10 m in行针1次。3.2苇管...  相似文献   

15.
听宫穴针刺并外敷麝香治疗面神经麻痹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6年开始用针刺听宫穴配合外敷麝香、饮水发汗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87例中男性 52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1 3~ 67岁 ;病程 1~ 2 5天 ;其中左侧 4 9例 ,右侧 3 8例。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位 ,患侧向上 ,取患侧听宫穴 ,嘱患者张口 ,用3 0号 2 .5寸毫针直刺听宫穴 2寸 ,进行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 ,持续 1~ 2 min(使患侧面部有牵拉感者效果最佳 )。停针5min后继续行针 ,连续 3~ 4次。拔针后捏挤针穴 ,使之出血 2~ 3滴 ,然后于听宫穴处外敷麝香 0 .1 g左右 ,用消毒纱布固定。嘱患者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听宫穴深刺配合调气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深刺主穴听宫穴并配合调气,对照组浅刺听宫穴。针刺治疗每次30 min,每2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口服甲钴胺、银杏叶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耳鸣的变化,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听宫穴配合调气法治疗耳鸣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1 治疗方法 取曲池穴下一寸压痛明显处 ,左颈项痛取左侧 ,右颈项痛取右侧 ,中央疼痛取双侧。找准穴位后 ,常规消毒 ,用 2 8号 1 5寸毫针直刺 ,施强刺激补泻手法 ,行针 3min~ 5min ,留针 30min ,其间每 1 0min行针一次 ,在每次行针中保持较强针感。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 ,幅度由小到大 ,而后出针 ,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以防出血。2 疗效标准 痊愈 :经一次治疗后 ,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颈项活动自如 ;好转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疼痛明显减轻 ,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 :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3 治疗结果 用本法治疗落…  相似文献   

18.
取穴 :患侧外关、合谷 ,双侧内庭穴。操作 :外关、合谷 2穴均用 2 8号 1 5寸毫针直刺 1~ 1 3寸 ,捻转提插强刺激 ,使针感缓缓上行直达病灶处。双内庭用 2 8号 1寸毫针刺入 0 5~ 0 8寸 ,行捻转提插手法。诸穴得气后 ,每 1 0分钟行针 1次 ,留针期间让患者不时用力咬牙 ,待疼痛消失或减轻时再行针 1次后起针。多数患者 3 0分钟可达止痛目的。每日 1次 ,连续 5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 1 57例 ,经 2~ 5次治疗后 ,1 3 8例痊愈(牙痛完全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无任何不适感 ) ;1 9例好转 (牙痛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稍有不适感 )。全部有效。在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全息针灸配合耳周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 ,采用全息针灸配合耳周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治疗神经耳聋患者 6 7例 ,1 0 7耳 ,伴耳鸣 5 3耳 ,伴语言障碍 5例。根据ISO国际组织1 96 4年公布的耳聋等级为标准进行分级 ,轻度耳聋 3 8耳 ,中度耳聋 42耳 ,重度耳聋 2 3耳 ,全聋 4耳。2 治疗方法2 .1 全息针灸 取穴 ,选第二掌骨桡侧微针系统的头穴 ,肾穴 ,肝穴。2 .2 传统针灸 耳周穴取穴 ,听宫 ,听会 ,耳门 ,翳风 ,伴耳鸣加翳明。2 .3 全息针灸与耳周针刺同时进行 ,留针 40~6 0分钟 ,每隔 1…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川芎嗪和胃复安治疗偏头痛5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92年 2月以来采用川芎嗪和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发作期偏头痛患者 5 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18例 ,女 36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39.1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 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偏头痛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 ,用 2 m L注射器和 6号针头吸取川芎嗪注射液 1m L刺入一侧足三里穴 1.5~2 cm,施以强刺激令患者感酸胀 ,抽吸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 ;再在对侧足三里穴同样施术注入胃复安 5 mg,隔日 1次 ,5次为 1疗程。2 疗效观察2 .1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 :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