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于2020年6月8日因"间断胸闷气短2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27岁时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因经济原因未行手术治疗,日常快步行走即出现胸闷气短症状。3个月前患者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70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36/84 mmHg。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7岁,护士。因反复咳嗽、咯痰5d,加重伴喘息1d,于2011年4月16日11:00,以"右下肺炎"收入院。既往体健,1年前患肺炎已治愈,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T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2岁,汉族,已婚.主因肛门肿物脱出伴瘙痒4年加重7d,门诊以"混合痔,肛门瘙痒症"于2011年2月19日收入院.查体:T 36℃,P 80次/min,R 18次/min,BP 140/90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语言流利,查体合作.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中遗传性疾病史.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膝胸位,视诊,可见肛周皮肤苍白,角化严重.  相似文献   

4.
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于2011年11月25日因"反复心悸、手抖、易饥、多食、消瘦、易怒5年余,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2006年9月诊断为"甲亢",曾服"丙基硫氧嘧啶",至2007年6月因"怀孕"遂停药。入院诊断:(1)甲亢复发(Graves病);(2)粒细胞减少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2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 d,于2011年3月17日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胸闷、心悸、晕厥病史,否认家族中猝死病史.患者于2011年3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憋胀不适,呈持续性,无恶心、呕吐,居家休息无改善随即就诊当地卫生所给予"庆大霉素静脉滴注"效果不佳,并逐渐转至右下腹疼痛,大汗淋漓,考虑"阑尾炎",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急诊科行心电图描记:窦性心俸,ST段在V1-V3导联抬高0.25~0.8 mv,S波在Ⅱ、Ⅲ、avF导联粗顿.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6):859-860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身高165 cm,体重57 kg。因"肺癌化疗后7 d,出现发热、骨髓抑制、恶心不适、皮肤发黑2 d"于2016年7月3日入院。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慢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2003年因外伤损伤腰椎,行腰椎间盘固定术。3 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因咳嗽、咳痰,呈进行性加重,伴左侧季肋区牵拉样疼痛,体重明显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7岁.以"乏力、纳差半年余,加重20d"之主诉,于2010年2月2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用硝苯地平控制血压,入院半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否认药物过敏及不良反应史,28年前有输血史.入院查体:T36.5℃,P80次/min,R18次/min,BP10/7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9岁,因"反复胸闷、气急3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3年前因胸闷、气急,活动后加重在上海肺科医院行右心导管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平时口服西地那非、华法令等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近2个月来,患者胸闷、气急渐加重,偶有黑蒙伴心悸、头昏,有晕厥1次,自行缓解,伴有双下肢轻度浮肿,无明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否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栓塞等病史。入院查体:BP 112/80mm Hg,神志清,  相似文献   

9.
女, 47岁。因"间断发热1年余, 伴咳嗽、咳痰9个月, 加重1月余"于2021年5月14日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患者于2020年3月受凉后出现发热、寒战, 未测体温, 逐渐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及游走性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多见于指间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 当地医院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硫酸羟氯喹、来氟米特等, 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同时患者再次出现发热, 并反复出现关节屈侧皮疹, 伴疼痛和瘙痒, 就诊于外省某医院风湿科, 使用甲泼尼龙治疗数天后发热、皮疹明显好转, 遂停用激素。2020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 咳白色泡沫痰, 伴呼吸困难, 偶有发热(未测体温)。2020年11月胸部CT提示双肺结节影。2021年4月起, 患者咳嗽、咳痰较前加重, 伴皮疹、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 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结节影较前扩大, 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体健, 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生于山西省沁水县, 2020年迁居至云南省昆明市, 久居当地, 否认长期在外就餐史, 否认传染病接触史, 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  相似文献   

10.
王云燕  李素云  王咏莲  马秀敏 《河北医药》2007,29(12):1362-1362
患者,34岁,未婚,GoPo,否认性生活史,主因"性腺摘除术后5年,下腹部胀痛3月,加重20 d"入院.患者因青春期后未行经于5年前就诊于外院,行染色体检查示:46XY/47XXY,考虑性腺发育不良行性腺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测为卵巢组织.术后给予雌激素(EP)模拟月经人工周期1年后自行停药1年,停药后未再行经.近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20 d前症状加重、伴里急后重感,小便无异常,B超示盆腔肿物入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35岁,因"反复鼻阻10 年、头痛1 年"于2004年3月15日入院.患者10年前即出现双侧鼻塞,偶伴脓涕,无涕中带血,反复间断发作,感冒时加重,偶伴头痛.1年来头痛加重,且呈持续性,疼痛呈钝性,多位于枕部,晨轻午后重.患者否认发作时眩晕、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入院查体:全身无异常.专科情况:双侧下鼻甲稍大,余(-).鼻窦CT提示:①右侧上颌窦内大片高密度影.②左侧上颌窦内少量积液.入院时诊断为"双侧上颌窦炎",以右侧为主.行双侧上颌窦穿刺术.术中抽吸右侧上颌窦血性液体约3 mL,左侧上颌窦冲洗液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2.
<正>1 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因腰背痛1年余,加重1周,于2021年1月28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疼痛,钝痛为主,久坐及久站时加重,伴有抽筋、乏力症状,未重视及特殊处理。3 d前上述症状加重,以夜间为主。入院诊断骨质疏松症。既往于16年前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瘤行手术治疗(自诉为良性,具体不详),术后规律复查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其他肿瘤性疾病病史。否认吸烟史、饮酒史。47岁绝经,绝经后未补钙,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介绍病例1,男,39岁,因"间断上腹痛2余年,加重10余天伴呕吐"由门诊收入院治疗。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6年前发现脂肪肝。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物品过敏史。B超:脂肪肝(轻度);钾4.06 mmol/L;谷丙转氨酶28 U/L。临床确定诊断: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营养不良;脂肪肝、肝损害。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17岁,未婚。因“继发性痛经3年,进行性加重,下腹疼痛难忍2d”于2005-07-12-18:50急诊入院。患者13岁初潮,14岁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2005-07-08月经来潮,即出现持续性下腹坠胀痛,尚可忍受,于2005-07-11-13:00腹痛加重,难忍,伴肛周下坠及呕吐2次。否认性生活史。入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因"脑梗死卧床3个月,伴褥疮加重1周"于2012年2月5日入我科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甲亢、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病史。入院查体:表情淡漠,生命体征稳定,双瞳孔等大等圆,无双睑下垂,四肢肌力3级,腱反射消失,感觉及共济运动不能配合检查,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双髋部、腰骶部及背部受压部位有溃  相似文献   

16.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女,83岁,因"间断头晕8年,加重1个月"于2020年10月12日来院治疗。既往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多年。长期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银杏叶提取物片、参松养心胶囊;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T 36.5℃,R 18次/min, P 80次/min, BP 152/77 mmHg。血常规:WBC 6.61×109·L-1,N 0.89,L 0.09,  相似文献   

17.
美托洛尔致氨基转移酶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8岁。主因间断胸痛5年,加重7h,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平时曾口服氨氯地平、阿司匹林,否认大量饮酒史。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与左卡尼汀联用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体质量72kg,因活动后胸痛、胸闷18d入院。入院诊断为:(1)胸痛查因:冠心病心绞痛。(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有5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好,2008年因"急性阑尾炎"在建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2011年因"肺炎"在建水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无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及重大精神创伤史,否认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相似文献   

19.
2.6肝胃不和(胃炎、食管炎) 辛某,女,48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379910。初诊:1990年4月16日。主诉:胸骨后不适半年。病史:近半年来,胸骨后中、下段不适,烧心、呃逆、反酸,睡眠差,活动后心悸,急躁生气后症状加重。1989年12月28日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侧可见两条纵行发红带,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20.
国栋才  姚颖波  杨向东 《天津医药》2000,28(12):737-737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42岁。无明显原因间断性抽搐,进行性加重3年于1999年4月19日入院。1996年初发病,抽搐前出现左下肢麻木,继而同侧肢体抽搐,每次持续2~3分,多时2~3次/日。1年后加重,有时是全身抽搐并意识丧失,伴流涎。1997年2月于我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岛盖区皮层下有1.4cm×1.3cm×1.3cm的钙化,界线清楚,密度均匀,与颅骨密度相同,病变周围无低密度环。强化后影像无变化。发病后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精神情感异常,无幻觉,无发烧史。否认结核、外伤及高血压史。否认酗酒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