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十年来笔者在诊疗工作中,常常遇到外伤致甲下瘀血血肿者,病者疼痛难忍。笔者采用烙孔引流术治疗该病100例,司减轻疼痛,促进愈合,现报告如下。一股资料本组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IS~65岁;病程2小时~6日。治疗方法把回形针外面的一个圆形拉直,将其尖端在酒精灯上饶至红灼,迅速熔于甲下血肿的中央,使积血流出,可烙3~5个孔。然后用消毒纱布轻轻按摩指(趾)头,吸尽积血,不包扎,回患者发现甲下有血渗出则及时吸干。治疗效果疗效标准:痊愈:烙孔引流3日后甲下无瘀血,疼痛消失,7日内甲与甲床愈合。好转:3~7日内甲床下…  相似文献   

2.
红光照射治疗甲沟炎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沟炎是甲沟或其周围软组织的感染。多因微小刺伤、挫伤、倒刺、剪指(趾)甲过深等引起,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化脓,并向甲下蔓延成为指(趾)甲下脓肿。临床上通常以外用鱼石脂软膏局部包扎治疗,严重者局部切排引流或行指(趾)甲拔除,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我院采用红光照射治疗甲沟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甲下血肿多因指(趾)端被重物砸伤、挤压或穿过窄过紧的鞋长途跋涉、登山、运动所致。伤后指(趾)甲下呈紫黑色,血肿张力大时,局部可有剧烈跳痛。少数因血肿感染形成甲下脓肿,则应拔除指甲,但临床处理后往往留有指(趾)甲后遗症。从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铍针刺捻法引流减压治疗甲下血肿37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3组病原真菌感染引起的甲部疾病,俗称灰指(趾)甲。主要是真菌破坏指(趾)甲甲质结构,指(趾)甲粗糙、增厚、变型。轻者影响美观,重则刺激甲床边缘皮肤引起甲沟炎、指(趾)肿疼,给工作生活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5.
蜗冰膏治疗甲沟炎白满江,王万林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主题词甲沟炎/中医药疗法,%蜗冰膏/治疗应用甲沟炎属于祖国医学“甲疽”范畴,多由于修剪趾(指)甲,损伤甲夯皮肉,或趾(指)甲过长嵌入肉内或鞋子狭窄,久受挤压后使局部气血运行失常,复又感染...  相似文献   

6.
灰指(趾)甲,是因真菌侵犯指(趾)甲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称为浅部真菌病,俗称“癣病”。甲真菌病属难愈之症,由于指(趾)甲处于肢体远端,治疗时,内服抗真菌药物到达率很低,较难奏效。市场上销售的外用药和医院用的内服药治灰指(趾)甲,费用均需几百元以上,且内服药对肝、肾等  相似文献   

7.
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指(趾)甲下瘀血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指(趾)甲下瘀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火针烧熔穿透惠甲引流甲下瘀血,同时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结果:治疗28例,痊愈25例,有效3例,有效率100%.结论: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指(趾)甲下瘀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指、趾甲是手和足的装饰品,清洁整齐的指(趾)甲可增加手脚的美感,可以保护指(趾)末端组织不受到伤害,帮助手指完成精细的工作,如弹奏器乐等。此外,指(趾)甲还能够反应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别太小看指(趾)甲哦,它们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泻热三穴是笔者以经络学说的标本根结、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中阴阳经的交会、循行与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泻热三穴分布在四末指(趾)端,在指(趾)甲角双侧及指(趾)尖,距指(趾)甲旁开0.4cm 处,各指(趾)3穴,分属  相似文献   

10.
诊断要点 指或趾及其末节有外伤史 ;指或趾疼痛剧烈 ,压痛明显 ,青紫瘀肿明显 ,功能障碍 ;指或趾的 X线摄片大多为阴性 ,或仅有末节骨骨折。 治疗方法 选用 7号或 8号消毒注射器针头 1枚。如指甲下血肿者 ,将患指腹贴在诊桌边缘 ,甲面朝上 ;如趾甲下血肿者 ,将患足垂直踏在矮  相似文献   

11.
甲疽外治法     
甲疽是一种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多有修剪趾(指)甲,损伤甲旁的皮肉;或鞋子狭窄,久受挤压而起。初起时甲旁肿胀,微痛,流黄水,渐呈红肿化脓,患部的趾(指)甲内嵌,破溃后胬肉高突,疼痛流脓,使患者难以行走。笔者经临床实践应用下列验方治疗有效,不妨患者一试。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76例指(趾)部化脓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黄连液浸浴及常规换药对照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76例均为指(趾)非骨髓炎化脓性感染。其中男33例,女43例。年龄3~58岁,平均32.4岁。黄连浸浴组(下称浸浴组)37例,其中甲沟炎、外伤感染及非外伤感染分别为17、9及11例;对照组39例,甲沟炎、外伤及非外伤感染分别为22、10及7例。  相似文献   

13.
嵌甲是趾(指)甲向深部生长,嵌入甲沟内,反复挤压、刺激周围组织而导致甲缘肿胀疼痛,常伴有甲沟炎。它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易被误认为是单纯的甲沟炎,单纯换药治疗常常无效。1998-2004年,笔者采用部分切甲加乌梅散外敷治疗嵌甲合并甲沟炎2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  相似文献   

14.
甲沟炎常见于手足指(趾)甲,以拇指(趾)多见,多为指(趾)甲剪短或操作时甲床损伤,污水浸泡而致感染,表现为指(趾)体疼痛、肿胀,甚至化脓,整个指(趾)体红肿,功能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严重者引发骨髓炎而致截指(趾)。  相似文献   

15.
在X射线未被发现以前的数千年间,祖国的伤科医生們在判断骨折的愈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經驗,例如观察假关节现象、疼痛、压痛等是否存在和肢体皮表落屑的情况等,其中比較突出的方法就是对指(趾)甲形态的观察,认为骨折后指(趾)甲生长中断,骨折初步愈合后,又复长出新甲。为了証实观察指(趾)甲形态在判断骨折愈合方面的价值,作了如下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谢艳秋 《天津中医药》2014,31(5):290-290
<正>甲营养不良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甲损害。常累及指、趾甲。表现为患者指(趾)甲变薄,浑浊,变形,易碎,病甲甲板失去光泽,粗糙。可伴有甲剥离、甲纵嵴等。真菌显微镜镜检阴性,如20个指趾均受累,称20甲营养不良。国内有散在病例报道[1,2],现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应用当归益气颗粒治疗一例20甲营养不良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女性,11岁,学生。双手、双足全部指趾甲发病6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所有的指趾甲板在6个月内相继指(趾)甲变薄,浑浊,变形,易碎。甲表面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指(趾)甲分离的中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芝友 《中医杂志》1991,32(8):40-41
外伤性指(趾)甲分离在临床上较难康复,目前有关治疗该病的报道尚较罕见。笔者用中医分组观察治疗外伤性甲分离47例54指(趾),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文所观察治疗的47例54指(趾)外伤性甲分离患者,均系我院1984~1989年度门诊及住院病人,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者8月,平均19.3个月,随机分成二组进行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8.
手足癣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皮肤病。生于手部者称为“鹅掌风”,生于足部者称为“脚气”、“脚湿气”,侵犯指(趾)甲者称为“灰指(趾)甲”。本病临床多分为四型:即水疱型、浸渍型、鳞屑型、增生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治疗手足癣26例,疗效甚佳,且不易复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精醋治疗手足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癣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生于手部的为“鹅掌风”;生于足部的为“脚气”、“脚湿气”,侵犯指(趾)甲的,叫“灰指(趾)  相似文献   

20.
灰指 (趾 )甲 ,因指 (趾 )甲失去光泽 ,增厚色灰而定名。清代《外科证治全书》中称“鹅爪风”,成人多见。笔者应用百部苦参汤外洗治疗 2 4例患者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4例都是门诊患者 ,男 8例 ,女 1 6例 ;年龄 1 8~ 40岁 ,平均年龄 38.5岁 ;病程在 2月~ 40年。其中增厚型者 6例 ,萎缩型 1 0例 ,破损型 8例。所有患者均为初起甲旁发痒 ,继则指 (趾 )甲出现高低不平 ,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 ;最后指 (趾 )甲变形 ,失去光泽而呈灰白色。2 治疗方法外洗方取百部 2 0 g,苦参 30 g,徐长卿 30 g,白鲜皮 30 g,蛇床子 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