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港  张念志 《江苏医药》2022,(7):664-669+644
目的 分析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18例OSA患者分为轻中度组(AHI 5~30次/小时,93例)和重度组(AHI>30次/小时,12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睡眠监测结果,分析其与AHI的相关性和重度OSA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重度OSA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BM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和有吸烟史、打鼾、晨起头痛、晨起口干、夜梦增多、高血压和脑梗死的患者比例高于轻中度组(P<0.05)。两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A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HI与BMI、ESS评分、TS90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r=0.857、0.315、0.472和0.534,P<0.01),与MSaO2和LSaO2呈负相关(r=―0.4...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尿液中丙二醛(MDA)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40例OSAS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睡眠监测患者的尿液、血液,测定尿液及血清中MDA的含量,并与睡眠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S组尿液中MDA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分别为(7.93±1.39)μmol/L,(5.43±1.21)μmol/L(P<0.01);OSAS组血液中MDA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分别为(5.59±1.28)μmol/L,(4.16±1.08)μmol/L(P<0.01);OSAS患者尿液中MDA与血清MDA呈正相关(r=0.675,P<0.01),与AHI正相关(r=0.670,P<0.05),与睡眠中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606、-0.442、-0.454,P值均<0.05).结论 OSAS患者存在夜间氧化应激反应增强,OSAS患者尿液中MDA可以作为评价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估计病情严重程度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日间清醒状态下的血氧变化及其与夜间睡眠低氧的关系。方法:观察12例单纯鼾症患者和67例(轻中度29例,重度38例)经多导睡眠仪监测诊断为OSAS的患者,在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基础上的日间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重度OSAS患者日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且随着呼吸紊乱指数(AHI)增加,与夜间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40,P<0.005)。结论:重度OSAS患者日间清醒状态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氧,月缺氧程度与OSAS病情相关。日间血氧越低,夜间低氧血症越重,对机体的危害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牛兴荣 《江苏医药》2015,41(3):283-28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轻(A组,20例)、中(B组,24例)、重度OSAHS(C组,16例)三组,无OSAHS的脑梗死患者40例为对照(D)组,监测并分析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C、B、A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于D组,平均呼吸暂停时间长于D组,指端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D组(P<0.05);与B、A组比较,C组的AHI较高,平均呼吸暂停时间较长(P<0.05).C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D组(P<0.05).A、B、C和D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60.00%、70.83%、75.00%和45.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可引起患者呼吸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增加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OSAHS)患者呼吸事件的发生与睡眠时相、睡眠体位的关系。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61例SOSAHS患者。按是否为体位依赖的OSAHS(仰卧位AHI/非仰卧位AHI≥2)分为2组,即体位依赖(positional patient,PP)组和非体位依赖(nonpositional patient,NPP)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颈围(NC)、快动眼睡眠期(REM)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等参数。组内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P组BMI明显大于NPP组(t=11.786,P<0.05),而年龄、AHI、LSaO2等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P组颈围与呼吸暂停指数(AI)和AHI呈显著正相关(r=0.534,0.536,P<0.05),NREM AHI与AI、AHI和LSaO2呈显著相关性(r=0.758,0.879,-0.484,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中,除BMI外体位依赖的OSAHS患者无特殊临床特征,颈围大小影响体位依赖的OSAHS患者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118例主诉打鼾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行整夜睡眠监测,并同步监测24-h动态心电图。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118例患者分为重度OSAS组(A组,46例,AHI>40)、轻中度OSAS组(B组,45例,5≤AHI≤40)和单纯鼾症组(C组,27例,AHI<5)。结果 A组时域指标SDNN、SDANN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LF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氧减指数(ODI)、血氧低于90%的时间比(T90)、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SDNN、SDANN指数和LF显著相关(P<0.05)。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1.7%,明显高于B组的48.9%和C组的29.6%(P<0.05)。结论 OSAS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与间歇低氧血症相关,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改变可能是OSAS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价值。方法 1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重度OSAS组(79例)和非重度OSAS组(77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鸢尾素水平,分析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诊室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DBP)及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OSAS组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腹围、颈围、AHI均高于非重度OSA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低于非重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25.17 ng/ml,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14.94(4.45, 28.93)ng/ml,非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42.34(21.93, 74.31)n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患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角诊的4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计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并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血压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相关,P<0.00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夜间血压下降减少,P<0.05。结论:患的血压高于正常人,OSAS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引起“非杓型”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能较全面反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的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方法选取149例ESS评分>9的初筛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对149例监测者的主观症状评估量表结果与多导睡眠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比(AHT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最低血氧饱和度(r=-0.703,-0.688)、平均血氧饱和度(r=-0.617,-0.635)及晨起口干(r=-0.631,-0.612)、夜间憋闷窒息(r=-0.614,-0.579)等症状均存在相关性,对最低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平均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仅在重度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HTR、AHI密切相关,但AHTR能较全面的反映OSAHS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95例。依据患者的AHI分为轻度组(n=48,AHI:5~15)、中度组(n=63,AHI:16~30)、重度组(n=84,AHI> 30)。比较各组之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HRV[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与AHI、血气指标[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aS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Ts90)、氧减指数(ODI)]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73.81%)、中度组(69.64%)(P> 0.05),但均高于轻度组(41.67%)(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RV各参数与AHI以及血气指标各参数均相关(P <0.05)。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情越严重发生心律失常可能性越高,交感、迷走神经失衡越明显,夜间血氧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