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护理专科小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专科小组的工作模式及其对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以经过培训和资格认证的手术室、急诊、ICU、静脉置管专科护士和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师为主体建立了静脉置管护理、护理安全管理和糖尿病健康教育3个护理专科小组,应用于医院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会诊和护理门诊中。效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明显提高;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提高;促进了护理科研论文撰写和发表。结论护理专科小组在全院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推动了护理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梅韵  卢雯  陈丽萍 《全科护理》2021,19(8):1100-1102
目的:建立创伤骨科护理康复门诊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南京鼓楼医院护理部规定,选拔创伤骨科专科护士坐诊护理康复门诊,制定护理康复门诊的工作流程及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建立护理多学科合作及护理专科会诊制度,医院护理部对本专科护理康复门诊督查及质控。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本科室行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200例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本科室行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出院后2周来病房由住院医师伤口拆线,术后45 d门诊挂医生号复诊。观察组病人术后14 d在护理康复门诊就诊,护士为病人进行伤口拆线,评估患肢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指导用药,饮食营养,指导其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退行性疾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术后45 d再次就诊护理康复门诊,护士再次为病人进行患肢评估与各项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45 d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45 d在ADL评分、HSS、焦虑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骨科护理康复门诊的建立与实践可为病人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促进患肢功能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病人焦虑,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体现护士自身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护理专科门诊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管理体系,探讨其在护理专科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已开设的8个护理专科门诊为研究对象,2017年1—7月对护理专科门诊采用常规管理,即护理部每月质量检查,每季度质量点评,将质量点评结果制作成简报下发给各护理专科,专科负责人根据点评结果进行质量持续改进。2017年7—12月对护理专科门诊采用PDCA循环管理,即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护理专科门诊的建设与管理遵循PDCA管理思路,结合科学管理方法,构建基于PDCA管理的护理管理体系。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患者与专科护士满意度。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患者与专科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护理专科门诊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及专科护士的满意度,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实现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黄燕玲 《全科护理》2012,(4):317-3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 2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输液病人调查问卷,输液结束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护士的技术操作、病情观察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周虹 《南京护理》2019,(2):51-54
目的 探讨对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为66例门诊就诊的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慢性病病人的健康评估及康复指导、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及生活健康指导、居家护理技术服务、电话随访及指导就诊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及健康维护的实施计划、设立免费护理咨询门诊等,比较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前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等改善效果及其 护理服务需求和满意度。结果 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效果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度为99.16%。结论 为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医疗时代,线上专科护理咨询门诊的开设满足了病人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为病人提供了诸多便利.通过统计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0月线上护理专科咨询门诊专科护士的基本资料、线上各专科护理咨询门诊专科护士人员分布、线上各专科护理咨询门诊运营情况等数据来探讨线上专科护理咨询门诊运行管理经验,以期为线上专科护理咨询门诊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出院当天两组病人均进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测评。试验组由专人实行院外护理干预,分别在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FIM测评,对照组在病人门诊随访时在同样3个时间点只进行FIM测评,两组病人均在第6个月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出院当天、第1个月时两组病人FIM量表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月、第6个月时FIM总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与出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第6个月后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院外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为门诊就诊的66例患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慢性病病人的健康评估及康复指导、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及生活健康指导、居家护理技术服务、电话随访及指导就诊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及健康维护的实施计划、设立免费护理咨询门诊等,比较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前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等改善效果,同时对服务对象进行护理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效果优于实施前(P0.01);66例老年病人认为非常需要护士提供延续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16%。[结论]为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陈艳平 《护理研究》2023,(11):2052-2054
目的:探讨对过敏性鼻炎病人进行疾病分级后应用精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鼻炎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A组病人接受常规过敏性鼻炎护理,B组病人入院后先接受疾病分级,随后护理人员根据病人过敏性鼻炎的持续时间、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对其实施精细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整体疗效、健康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肺通气功能。结果:B组病人疗效、自我护理能力、肺通气功能恢复情况及健康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优于A组病人(P<0.05)。结论:基于疾病分级的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过敏性鼻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肺通气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抑郁状态可以影响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生存质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文章就目前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护理干预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 ,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丰富疗养院护士理论知识,提升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高疗养院门诊各科室护理工作质量和就诊病人满意度。方法每月一次由科室护士长主持,全科护士参加,内容是由每个科室责任护士针对各诊室病人主要疾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经过为期1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疗养院门诊工作特点的护理查房管理模式。结果全科护士理论知识和健康教育水平明显提升,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查房是提高疗养院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乐玉珍  李健 《全科护理》2016,(24):2520-2522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4月在儿科门诊应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496例,分为实验组245例和对照组251例,实验组在应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对病人进行延续式护理,对照组沿用原有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器械性压疮发生率、微血栓堵管发生率、留置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器械性压疮发生率、微血栓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微信对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延续式护理可降低患儿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留置针应用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女性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探索女性恶性肿瘤淋巴水肿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规范化管理方案。方法 2018年7月始,我院开设淋巴水肿护理专科门诊,对护理诊室的硬件设置、人员准备、诊疗流程及工作职责进行规范管理,并从专科临床工作量、患者治疗有效性、自我维护管理有效率、培训情况及工作规范进行总结。结果明确了专科临床工作量,确定了护理门诊职责范围;Ⅰ期淋巴水肿治疗有效性达82.7%,Ⅱ期达88.2%;患者居家自我维护管理有效率为86.96%;提高了临床培训;有效制定了工作规范。结论淋巴水肿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有利于淋巴水肿患者的康复,且为专科护士提供了职业发展环境,为推进专科专业化延续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2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脑血管疾病知识宣教,干预组实行双向转诊管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使其正确掌握对卒中高危因素的控制及监测,坚持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等,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观,门诊平均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双向转诊管理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致残率的下降,减少门诊平均医疗费用,减轻社会与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便秘的理想护理措施。方法:对5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指压按摩及排便护理。结果:本组52例病人,预防便秘的总有效率为95%,5%病人出现便秘,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辅以药物治疗,亦未发生再出血。结论:通过及早给予正确、有效的预防便秘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再次出血的发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门诊医技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内容应用于门诊医技科室护理管理.结果 比较优质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实施后门诊医技科室满意度有较大的提升(P<0.01),护理工作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 规范门诊医技科室护理管理,是提升窗口形象,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翟凌云 《护理研究》2008,22(12):1120-1121
急性脑血管意外又称卒中,是突然发生的脑循环障碍性疾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脑病等,多见于老年人[1].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再发率高、致残率也高.卒中12 679例中残疾者9 659例(76.2%),说明卒中对老年人群健康的威胁大[2].卒中病人经医院治疗脱离危险后,其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目前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及国人的经济水平来看,要想去医院度过漫长的康复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绝大多数的病人都将转向家庭治疗及康复,使卒中病人早日康复就成为社区护士及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帮助卒中病人及家人能更好地配合进行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开展社区、家庭方面的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很有必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李培珍 《护理研究》2008,22(10):2703-2704
时间位点管理,即一个管理者何时何地做何管理,它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种新提法,不但体现了环节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也是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脑血管意外病人基础护理多、任务重、工作烦琐,不但增加护理工作量和护理管理难度,而且直接影响护理质量。自从2007年1月开始,将7个时间位点管理作为环节质量控制核心点运用到脑血管病房管理中,护理质量、护理管理绩效及病人对服务满意度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互联网医院护理专科慢性病管理模式。方法利用互联网医院网点和手机端连线互联网护理专科云门诊,选拔坐诊专科护士并培训,基于互联网医院开设慢性病管理专科门诊,建立慢性病管理专科门诊工作流程,开通互联网医院慢性病管理专科门诊服务功能,并完善互联网医院慢性病管理专科门诊运行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互联网护理专科门诊慢性病管理后患者就诊花费时间、陪同人员、半年住院次数、半年医疗费用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互联网护理专科门诊慢性病管理后高血压患者心率、血压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互联网医院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构建实现了慢性病患者全程护理,较大程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护士职业和护理学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刘光维  刘丽萍  赵庆华 《护理研究》2011,25(10):913-914
[目的]探讨"双向查对"举措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确保病人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比较2006年7月—2008年6月(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前)与2008年7月—2010年6月(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后)两个时期护理质控小组每月检查评分情况以及护理部在全院统一进行的病人满意度测评结果。[结果]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后,整体护理、护理技能、健康教育以及病人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护理缺陷减少。[结论]"双向查对"制度鼓励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控制,是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