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胃底贲门癌患者对照组25例单纯手术,化疗组46例手术加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结果 化疗组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腹腔2年及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疗,对于防治肿瘤腹膜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手术径路对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影响(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底贲门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传统胃底贲门癌术式包括经腹和经胸两种[1],各有优缺点.2000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两种径路行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126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腹人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获益和指征。方法对1992到2002年间的78例经腹手术径路的胃底贲门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癌切除后行手工或吻合器吻合。所有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漏、瘘的发生,无围手术期的死亡。结论经腹径路行胃底贲门癌的切除对高危病人来说是一个理想、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胃底再造术治疗贲门癌312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底再造术治疗贲门癌312例体会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450052)赵龙拴苟建军张谢夫僧国珍自1989年5月至1995年10月,作者对312例贲门癌患者,行贲门癌姑息性或根治性切除后,采用胃底再造的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能够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西方国家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胃底贲门癌发病率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亚洲都有上升趋势^[1]。由于胃底贲门癌经常累及食管下端.且单纯经腹入路的食管游离易受到限制,从而出现食管切端不足,导致食管切端阳性^[2]。为了尽量保证食管切缘阴性.部分患者不得不经受联合胸部切口^[2-3]。近年来.经口钉砧置入技术(OrViiTM)被应用于胃底贲门癌根治性手术.使得食管断端尽量高.降低食管切缘的阳性率.同时避免开胸。天津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2月起开始应用OrVilTM技术进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至2011年7月已开展了28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9~1994年对20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胃底贲门癌伴明显梗阻患者行胃旷置食管空肠吻合术,近期疗效满意。男15例,女5例,年龄48~78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均为晚期胃底贲门癌,肿瘤广泛浸润后腹膜及邻近大血管、胰腺等脏器,肿瘤固定,手术探查无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DH圆形吻合器经腹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方法:用该吻合器对45例胃底贲门癌切除术后行食管胃机械吻合,对照组同期18例胃底贲门癌切除术后行手工吻合,复习1989~1994年58例胃底贲门癌切除用上海GF-1型园型吻合器行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45例用CDH圆形吻合器均一次吻合成功,无器械故障,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CDH圆形吻合器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在胃底贲门癌经腹行食管胃吻合术中应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8.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4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胃切除组(A组)290例,近侧胃大部分切除术(B组)190例. 结果 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60.8%、38.3%,B组分别为79.2%、48.3%、23.3%,两组3、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8%和2.4%,B组分别为11.6%和2.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能提高疗效,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且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近侧半胃切除治疗胃底贲门癌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近侧半胃切除治疗早期胃底贲门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为术前确诊为胃底贲门癌的3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近侧半胃切除术。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280min。术后平均30.5h胃肠功能恢复,平均术后7.5d出院。1例患者贲门右淋巴结转移1枚,随访7~24个月,无复发转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近半胃切除手术野显露清楚,可对早期胃底贲门癌完成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患者康复快、胃肠干扰小,值得进一步探索开展。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动脉置泵区域灌注化疗治疗不能切除的胃底贲门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中选择性动脉内置泵区域灌注化疗治疗不能切除的胃底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对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经选择性动脉内置泵灌注化疗治疗的38例晚期胃底贲门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吞咽困难缓解率达100%,腹痛缓解率达88.5%(23/26),肿瘤缩小率84.2%(32/38),其中5例经再次手术行根治性切除。1年生存率71.1%,2年生存率21.1%,其中3例生存3年。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内置泵区域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胃底贲门癌的有效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甚至可以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2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的预后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总结施行D2根治术的23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与术后5年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3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7.5%。相同病期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随着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增加而增高(P=0.0013)。Ⅱ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超过或等于20枚(P=0.0136)、Ⅲ期超过或等于25枚(P〈0.0001)、Ⅳ期超过或等于30枚(P=0.0002)、整组病例超过或等于15枚(P=0.0024)时生存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在施行D:根治术时,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本研究采用一种保留部分残胃的手术方法,即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经10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Zhang G  Zhang H  Lu J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9):541-543
1980年以来作者对残胃贲门癌的治疗问题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作者选用杂种犬60只,先以B-Ⅰ式及B-Ⅱ式行胃大部切除。20周后残胃行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吻合。病理见余胃血液循环良好,食管余胃吻合口愈合良好。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收治的残胃贲门癌25例,17例行残胃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吻合,术后恢复良好。实验和临床均证实残胃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再吻合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既符合器官保存的手术原则,也符合肿瘤切除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5例胃底贲门癌急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急诊剖腹探查的10例,术后出现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2例。行急诊腹腔镜探查的5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1例,死亡1例。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胃底贲门癌急性穿孔的诊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选择合理的诊治手段可以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将接受全胃切除术的12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代胃术,治疗组采取空肠P袢代胃术。术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体质量改变、体质量指数、握力测定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对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3、6个月患者的体质量改变、体质量指数、握力测定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比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代胃术优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近侧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后1 a、3 a及5 a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与对照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a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 a与5 a存活率分别为90.70%、6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与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可有效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上腹部胀满不适伴恶心、呕吐20+d入院。既往体健,患者1年前曾因"黑便"以"上消化道出血"在外院治疗,当时行胃镜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剑突下饱胀不适,进食量过多或者进食速度过快时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等。行胃镜及病理检查提示:距门齿42~50 cm胃底低分化腺癌。心电图、心脏彩超均提示心包转位。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底贲门癌,内脏转位(图1、2)。胸腹部CT:贲门胃底壁增厚,考虑胃底贲门癌,  相似文献   

18.
胃底贲门癌根治性切除与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最佳范围。方法 对41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其中扩大根治性切除192例(扩大组),Ⅰ期11例,Ⅱ期40例,Ⅲ期121例,Ⅳ期20例,根治性切除226例,Ⅰ期19例,Ⅱ期53例,Ⅲ期131,Ⅳ期23例。对2且2术后5、10年生存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种术式的5、10年生存率;Ⅰ、Ⅱ期患者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Ⅲ期患者扩大组5、10年生存率较根治组分别提  相似文献   

19.
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胃底重建术后胃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并胃底重建术后胃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 对68例无外侵的早、中期食管和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观察组);随机选择68例未保留迷走神经、未加胃底重建的常规手术者作对照组。术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自觉症状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及上消化道压力、24h胃pH值及基础胃酸分泌量、胃排空时间、血清胃泌素含量检测结果。结果 (1)临床症状:在厌食、嗳气、反流、烧心、恶心、腹泻、餐后饱胀感方面,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2)24h胃pH值、基础胃酸分泌量、空腹血清胃泌素和胸腔胃排空检测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均P〉0.05;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也均P〉0.05。(3)上消化道压力:观察组吻合口上方食管静息压增加,术后1个月和1年时与术前比较,P〈0.01;而对照组则没有增加,术后1个月和1年时与术前比较,P〉0.05;观察组吻合口上方食管体部收缩压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和1年时与对照组比较,P〈0.05。(4)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萎缩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于早期无周围外侵的食管贲门癌患者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并胃底重建术能防止术后胃的消化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1~2004年对19例胃底贲门癌和胃体癌施行了全胃切除围领式连续性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