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农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予以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125-4127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选择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稳心颗粒进行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55.81%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心率过缓、头疼头晕、血压过低等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梁炳荣 《山西临床医药》2009,(20):1829-1831
目的:评价中药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结合治疗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60岁以上各种病因所致窦性心动过速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及对照组。其中,结合组120例均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g(1包),每日3次;同时给予美托洛尔,每次12.5mg,每日2次;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每次12.5mg,每日2次,两组皆用4周为一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81.7%;对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78.8%,两组差异皆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所伴临床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室性早搏患者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服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对照组(58例)单纯服用美托洛尔,4周为1个疗程,服用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室性早搏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在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室性早搏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心电图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对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室性早搏患者13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n=66)给予稳心颗粒9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n=65)给予美托洛尔12.5~25mg口服,每日2次。1个疗程(4周)后,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81.8%,美托洛尔的总有效率为81.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症状缓解率为90.9%,对照组为83.1%,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10.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疗效与美托洛尔相当,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美托洛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律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收治的43例冠心病室性早搏确诊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中的20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稳心颗粒和小剂量倍他乐克的联合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有效率(91.30%)优于对照组的症状有效率(8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动态心电图有效率(86.96%)优于对照组的动态心电图有效率(65.00%),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室性早搏经稳心颗粒和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理想,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行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心电图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5例,其中25例口服美托洛尔为美托组,25例口服稳心颗粒为稳心组,另25例口服美托洛尔及稳心颗粒为联合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心电图指标。结果联合组QTc间期、QRS间期值高于美托组及稳心组,联合组PR间期值低于美托组及稳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2%)高于美托组(56%)及稳心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有效控制冠心病心律失常,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老年人心律失常(包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性和室性早搏及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房性和室性早搏)的治疗效应。方法:90例合并或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治疗组与对照组2:1的比例随机给予稳心颗粒或心律平治疗。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进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查,并做普通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图(Hoher)检测。结果:稳心颗粒对无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24小时心电图监测中房性和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与心律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稳心颗粒对老年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5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心电图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临床效果好,能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优化血液流变学,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39-3840
针对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效果。选择7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经由本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给予美托洛尔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8例患者联合应用稳心颗粒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一个疗程后的疗效级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组用药一个疗程后的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应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同时治疗疗效较为突出,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胸痛,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冠心病房颤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单纯采用美托洛尔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房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复常时间和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对患有冠心病房颤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15-2416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均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而联合组则采取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后比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9.3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时,采取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将我院收治的102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4w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4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次数和QT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心率次数均有所减缓,且治疗组减缓更多,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QT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能显著缩短QT,明显减缓心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25-2426
将9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在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疗效。结果第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第8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按就诊时间将我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给予A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给予B组患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A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B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出现4例不良反应者,不良反应率为12.5%,B组患者出现1例头晕者,不良反应率为3.13%。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P0.05)。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效果确切,可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PV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冠心病合并PV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室性早搏次数明显下降,心悸、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44/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35/4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期间未发现与稳心颗粒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PVC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见效快、无不良反应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