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大肝癌TACE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可切除大肝癌TACE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2002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83例可切除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术前TACE组(n=36)与I期手术组(n=47),术前TACE组31例Ⅱ期切除(Ⅱ期手术组),5例失去手术切除机会,78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肝细胞癌。对比两组标本间主瘤、包膜、子灶、癌栓、肝硬化等病理情况。结果 TACE组除较I期手术组肿瘤坏死广泛、包膜更完整外.两组间子灶及门脉癌栓发生率、肝外浸润转移无显著差异;TACE组TACE后肿瘤体积缩小并不显著,子灶、门脉癌栓完全坏死者少,肝硬化加重。结论 可切除大肝癌术前TACE不能使肿瘤完全坏死,部分患者耽误手术时机,应严格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至2008年338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4组:保守治疗组(75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组(86例)、单纯手术切除组(90例)、手术切除+术后TACE治疗组(87)例.以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同时以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姑息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其l、2、3年生存率分别为0.0%、0.0%、0.0%.单纯TAC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0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0.0%.单纯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2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8.0%、20.0%、15.0%.手术+TAC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1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9.2%、37.5%、19.1%.保守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TACE组的生存率小于单纯手术和手术+TACE组,P值均<0.05.肝切除术后合并TACE可比肝切除术更有效地延长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门脉癌栓累计主干及术后TACE的次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功能Child-PughA级或B级的肝细胞癌患者,TACE、手术或术后+术后TACE均能较保守治疗明显提高生存率.对于肝功能处于代偿期以及肝功能储备充足的患者,与姑息治疗及TACE比较,手术治疗可更有效地延长生存期.并且术后TACE对于预防复发及延长生存率都有重要意义.对于肝功能条件尚可但肿瘤无法切除的患者,TACE可较姑息治疗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细胞癌(HCC)残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残癌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HIF-1α和VEGF在TACE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3%、91.67%,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66.67%、63.33%,P=0.008、0.016);TACE组残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01)。TACE组残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06);HIF-1α、VEGF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0.512,P=0.010;r=0.793,P〈0.001)。结论 TACE后能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HIF-1α/VEGF通路在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HCC经TACE后残癌复发、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功能代偿期手术切除或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的疗效,以及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功能Child.PughA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并门脉主支癌栓患者116例,并分为手术组(56例)和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60例),其中TACE组治疗后肿瘤反应评价有效,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TACE+手术组。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手术组1例术中死亡(1/56,1.78%),并发症发生率高于TACE组(16/56US7/60,P=0.010)。手术组、TACE组和TACE+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41、15.34、22.01个月,TACE+手术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手术组(P=0.040)。手术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7%、24.58%、5.67%;TACE组分别为53.91%、27.18%、6.34%:TACE+手术组分别为79.17%、45.83%、16.67%。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硬化、肿瘤位置是患者独立预后相关因素。结论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肝功能代偿良好可切除者,首治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是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癌(HCC)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取经TACE治疗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其他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TACE组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41.67%,低于单纯手术组(73.33%,P0.05);Bax,Caspase-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17%、58.33%,高于单纯手术组(26.67%、30.00%,P均0.05)。TACE组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Bax,Caspase-3的表达分别呈负相关(r=-0.580、-0.829,P均0.05);Bax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9,P0.05)。结论 TACE可通过抑制Sur-vivin表达,促进Bax,Caspase-3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TACE治疗肝癌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栓塞化疗(TACE)和射频消融(RFA)的序贯应用对大肝癌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大肝癌手术切除113例,其中术后53例行TACE(TACE组),34例行TACE和RFA(TACE+RFA组),26例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单纯切除组)。以术后总体生存期,术后1、3、5年生存率,术后1、2、3年复发率等指标评价3组患者的中远期疗效。 结果(1)TACE组、TACE+RFA组和单纯切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0、49.0、29.0个月,TACE+RFA组中位生存时间最长,单纯切除组最短(χ2=12.5,P=0.002)。(2)TACE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62.2%、34.0%,TACE+RFA组为82.3%、55.8%、41.1%,单纯手术组为76.9%、34.6%、19.2%,3组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生存率以TACE+RFA组为最高(P<0.05)。(3)TACE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5.1%、33.9%、62.2%,TACE+RFA组为29.4%、55.9%、70.5%,单纯手术组为23.1%、42.3%、80.7%。单纯切除组3年复发率明显高于术后TACE组及TACE+RFA组,所有年复发率以术后TACE组为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后TACE可预防大肝癌术后中、远期复发,而TACE联合RFA的序贯性应用能明显改善大肝癌术后复发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外科手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疗(RT)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7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TACE+RT治疗的37例HCC+PVTT病人和2014-2017年接受外科手术的125例HCC合并PVTT病人的临床资料,倾向性评分配对后,共入组27对病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外科手术组与TACE+RT组的生存时间相近(13.9个月 vs. 14.0个月,P=0.810);外科手术组1、2、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2.8%、33.3%、27.9%和16.2%,而TACE+RT组为56.3%、33.4%、27.3%和17.7%。匹配后,外科手术组与TACE+RT组生存时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10.0个月 vs. 13.0个月,P=0.520);外科手术组1、2、3、5年总体生存率为48.1%、33.3%、16.7%和11.1%,而TACE+RT组为51.6%、31.3%、22.3%和17.9%。按PVTT程氏分型(Ⅰ、Ⅱ、Ⅲ型)进行亚组分析,外科手术组和TACE+RT组的生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中Ⅰ型PVTT的生存优于Ⅱ、Ⅲ型PVTT(19.1个月 vs. 11.8个月,P=0.028)。结论 外科手术与TACE+RT治疗可切除的HCC合并PVTT病人的生存获益相近;手术切除可作为HCC合并Ⅰ型PVTT一线治疗方案,对于Ⅱ、Ⅲ型PVTT病人,TACE+RT可能是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但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肝切除术后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A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比较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手术切除后行TACE与单纯手术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文献,限定检索时间为199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使用Stata 15.0软件和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文献,总计1809例患者,其中TACE组815例,单纯手术组994例。荟萃分析显示,TACE组无瘤生存率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74,95%CZ:O.65~0.85,P<0.05)。TACE组总体生存率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74,95%CI:0.62-0.89,P<0.05)。亚组分析(4篇)显示术后辅助性TACE可提高肿瘤直径>5 cm患者无瘤生存率(HR=0.72,95%C/:0.58~0.90,P<0.05),但对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辅助TACE可提高其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但是对于肿瘤直径>5 cm的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患者其疗效可能并不显著,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手术切除与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时间,探讨最合理的治疗选择,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远期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组),29例采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组),对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并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00±5.65)个月,TACE组为(10.00±4.49)个月,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TACE组患者2.7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728,P< 0.0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是影响手术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切除和TACE均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长,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首选,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可能是影响手术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前瞻性对合并门脉侵犯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研究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术前影像学及多学科诊断为可切除肝癌合并门脉侵犯患者219例,按初始治疗分为一期手术切除的手术组(132例)和TACE组(87例),TACE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分层分析两组间的生存差异。结果手术组和TACE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4%、19.1%、13.1%、13.87个月和57.1%、27.2%、21.1%、16.13个月(P=0.037)。亚组分析中,段叶级癌栓手术组和TACE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0%、32.1%、20.1%和92.9%、55.7%、47.8%(P=0.012)。主分支癌栓中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两组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门脉侵犯可切除肝癌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安全有效,尤其可以显著延长伴有段叶级侵犯肝癌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