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戴薇  胡科丽    吟等 《吉林医学》2014,(17):3795-3795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中央性前置胎盘妊娠的引产方式来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13年8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引产3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2例直接药物引产的孕妇发生产前及产后出血,其中1例子宫切除。3例剖宫取胎孕妇,2例发生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3例先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后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的孕妇,未发生产后出血,平均33小时排出胎儿及附属物。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可使中央性前置胎盘的阴道分娩成功实现,降低母体损害,减少产前、产时、产后出血,预防失血性休克及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39-164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后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从而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分别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60例与随机选取非瘢痕子宫阴道试产60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60例与随机选取首次剖宫产60例,以及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60例与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60例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术中发现盆腹腔粘连32例,子宫破裂(或不全破裂)6例,前置胎盘8例,胎盘植入5例,发生产后出血9例,发生几率均要高于首次剖宫分娩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60例患者,成功阴道分娩40例,因发生产程异常7例,胎儿窘迫3例,宫口扩张阻滞4例,持续性枕横/后位6例,共20例中转剖宫产,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7例产后出血,与非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组患者相比,其发生几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组患者其产后发热、子宫破裂/不全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再次剖宫产术仍是瘢痕子宫患者最常见的分娩方式,但若严格控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指征,产前认真评估母婴风险,严密进行产时监护和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也是一种可行、安全和经济的一种分娩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前 ,对于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是剖宫产术 ,现就我院从 1 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8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病例 ,探讨前置胎盘手术切口的选择及如何减少术中出血 ,以降低其对母婴的危害。1 临床资料1 .1 发病率5年中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为 3 62 0人 ,其中前置胎盘 86例 ,发病率为 2 .4%。同期剖宫产 1 3 0 3例 ,其中前置胎盘剖宫产 86例 ,占剖宫产手术 6.6% ,其中产妇死亡 1例。1 .2 孕妇年龄与胎次86例前置胎盘中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40岁 ,所有病例均有人流、药流、引产及分娩史。1 .3 诊断标准及前置胎盘分型子宫颈内口被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发生前置胎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前置胎盘分为发生组20例和未发生组130例。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发生前置胎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剖宫产次数≥2次、有人工流产史、首次剖宫产切口位置为子宫下段、再次妊娠间隔时间<18个月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2次、有人工流产史、首次剖宫产切口位置为子宫下段、再次妊娠间隔时间<18个月均为影响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剖宫产次数≥2次、有人工流产史、首次剖宫产切口位置为子宫下段、再次妊娠间隔时间<18个月均为影响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善娜 《当代医学》2014,(32):45-4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伴有前置胎盘再次行剖宫产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伴有前置胎盘再次行剖宫产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伴有前置胎盘再次行剖宫产的患者,盆腹腔粘连、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官产孕妇。术后间隔时间≤2年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间隔时间〉2年的患者。3例再次剖宫产者行子宫切除术。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伴有前置胎盘再次行剖宫产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增加了手术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甚至导致部分患者子宫被切除,临床上应严格控制剖宫产率,积极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徐秀华  赵萍  高山 《重庆医学》2007,36(7):652-653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有关注意事项.方法 对12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试产17例,其中阴道分娩 14例,试产成功率为82.35%,无1例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再次剖宫产112例(88.89%),其中并发腹腔粘连36例(32.14%),子宫下段瘢痕愈合不良8例(7.14%),不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0.89%),前置胎盘5例(4.46%),胎盘早剥2例(1.79%),部分性植入性胎盘1例(0.89%),术中出血4例(3.57%).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在严格掌握试产适应证后阴道试产安全可行;对于无阴道试产条件者,在确定胎儿成熟后,应尽早行选择性再次剖宫产,以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卢彩合 《医学文选》2003,22(5):735-737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满 2 8周或以上 ,经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 (体重在 1 0 0 0 g以上 )的手术 ;不包括剖宫取出宫腔妊娠通顺儿、切开子宫取出1 0 0 0 g以下胎儿 (孕不满 2 8周 )以及经阴道切开宫颈和子宫下段取出的胎儿。它是处理高危妊娠分娩的重要手段之一。剖宫产指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阴道分娩者 ,多为绝对指征 ,包括头盆不称、软产道梗阻、宫缩乏力纠正无效、胎位异常导致梗阻性难产。2不宜阴道分娩者 ,母体方面的因素有妊娠合并严重心脏、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部分的前次剖宫产史、过期妊娠或胎膜早破未如期临产或引产…  相似文献   

8.
本组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分娩者95例,其中经阴道分娩成功32例占33.7%,再次剖宫产63例占66.3%。凡前次剖宫产指征已不存在,切口为下段,术后无感染,间隔两年以上,本次妊娠又无明确剖宫产指征者均可在严密观察下试产。产后徒手检查宫腔,排除子宫瘢痕破裂,若前次剖宫产指征仍然存在,或为古典式;术后不足两年;或出现破裂征兆,应考虑再次剖宫产。本组资料显示:剖宫产前有无阴道分娩史与本次阴道试产成败关系不大。妊娠间隔以两年以上较妥,并应避免在此期间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再次剖宫产( repeated caesarean section,RCS )组92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 primary cesarean sectionpcs,PCS)组92例就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助产率进行分析,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VBAC)组28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 vaginal birth newer cesarean,VBNC)组28例就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例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例数、术中粘连例数、切口乙级愈合例数、应用缩宫素至先兆子宫破裂等进行分析。分别进行t检验或者χ2检验,就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VBAC组试产成功20例,成功率71.4%。VBNC组试产成功26例,成功率92.9%。2组在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CS及PCS组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例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例数、术中粘连例数、切口乙级愈合例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观察监护下是可以选择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0例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曦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68-6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32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8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32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8例进行对照。结果:(1)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24例阴道试产,其中1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5%;手术产率88%。(2)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严重粘连的发生率9%,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VBAC组,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可明显增加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风险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250例,依据是否有多次剖宫产经历分为多次组(次数≥2次,130例)和低次组(次数 < 2次,120例),再依据分娩方式(阴道和剖宫产分娩)细分为多次阴道组(60例)、低次阴道组(80例)和多次剖宫组(70例)、低次剖宫组(40例),采用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Apgar)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多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多次阴道组和多次剖宫组孕妇盆腔粘连、胎盘异常、子宫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次阴道组和低次剖宫组(P < 0.01),但多次阴道组与多次剖宫组、低次阴道组与低次剖宫组孕妇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方面,低次阴道组孕妇最短或最少(P < 0.01),其次为多次阴道组和多次剖宫组(P < 0.01),低次剖宫组最长或最多(P < 0.01);多次阴道组和低次阴道组孕妇Apgar评分明显高于多次剖宫组和低次剖宫组(P < 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多次剖宫组和低次剖宫组(P < 0.01),但多次阴道组与低次阴道组、多次剖宫组与低次剖宫组孕妇上述2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结果显示,盆腔粘连、胎盘异常、子宫异常是多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阴道分娩方式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 < 0.01)。结论多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盆腔粘连、胎盘异常、子宫异常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并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并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选择阴道分娩有利于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示应对孕妇要做好相关的知识教育和检查保健工作,以减少其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产科子宫切除是指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后因出血不止、子宫切口裂开、严重宫腔感染、生殖道肿瘤等而行子宫切除者。本文分析 2 7例产科子宫切除 ,复习文献 ,探讨如何降低产科子宫切除。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 990~ 2 0 0 0年共收分娩产妇 1 80 4 6例 ,其中剖宫产 3381例 ( 1 8.74 % ) ,产科子宫切除 2 7例( 0 1 5% )。前 5年 2 0例 ,后 5年 7例。2 7例产妇年龄 2 4~ 4 1岁 ,平均 30岁 ,孕周 <2 8周4例 ,其中引产 3例 ,晚期流产 1例 ;孕 2 8~ 36 6 +周 5例 ,其中子宫卒中 2例 ,前置胎盘 2例 ,子宫破裂 (宫体瘢痕裂开 ) 1例。足月妊娠 1 8例。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分娩期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47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试产16例,其中阴道分娩14例,试产成功率为87.50%,无一例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再次剖宫产133例(90.48%),其中并发腹腔粘连44例(33.08%),子宫下段瘢痕愈合不良10例(7.52%),不完全性子宫破裂4例(3.01%),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0.75%),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8例(6.01%),部分性胎盘植入2例(1.50%),术中出血7例(5.26%)。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在严格掌握试产适应证后阴道试产安全可行。对于无阴道试产条件者,在确定胎儿成熟后,应尽早行选择性再次剖宫产,以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高翠玲 《医学综述》2012,18(17):2935-293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孕妇200例和非瘢痕子宫孕妇400例,根据瘢痕子宫产妇相关情况实施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比较再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情况以及阴道分娩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情况。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非甲级愈合、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行阴道试产的结果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相似(P>0.05)。结论根据瘢痕子宫产妇相关情况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可阴道试产的要实施阴道试产,但要严密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产科临床常遇到的问题。我院自 1993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收住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 5 2例 ,其中再次剖宫产术 2 2例 (4 2 .31% ) ,阴道分娩 30例 (5 7.96% ) ,现就其分娩方式的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5 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 ,年龄为 2 5~ 4 0岁 ,平均 30 .5岁 ,再次剖宫产术 2 2例 ,其中有再次剖宫产手术指征的 15例 (其中头盆不称 4例 ,前置胎盘 2例 ,胎儿宫内窘迫 4例 ,臀位 2例 ,过期妊娠羊水过少 2例 ,子宫先兆破裂 1例 ) ,仅以瘢痕子宫为指征的 7例。所有再次剖宫产术患者…  相似文献   

16.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 ,胎盘剥离面出血有时无法控制 ,是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指征之一。本文对 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 995 - 0 1~ 2 0 0 1 - 0 1的 6a间 ,我院共分娩62 82例 ,前置胎盘 1 1 8例 ,发生率 1 .9%,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 8例。均采用剖宫产术 ,急诊手术 3例 ,择期手术 5例。病人年龄 2 4~ 36岁 ,终止妊娠孕周32~ 37wk。术前均已明确诊断。出血量大于 1 0 0 0m L者给予输血。8例剖宫产时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其中3例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 ,子宫切口无异常情况 ,2例切及胎盘边…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危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2003年5月~2007年5月收治在我院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74例,其中既往有剖宫产史21例,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盘3例;无剖宫产史53例,胎盘植入1例。结果74例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早产11例,围产儿窒息3例,围产儿死亡1例,瘢痕子宫组胎盘植入3例,非瘢痕子宫胎盘植入1例。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手段;产前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前置胎盘并发致命性大出血时需行子宫切除,以再次剖宫产术时发生率更高;对部分性植入性前置胎盘可采用保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采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102例,对其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及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分娩史的产妇及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具备试产条件而行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其中4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40.19%;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手术率59.81%。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组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腹部切口一期愈合、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成功41例与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不是再次妊娠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证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产程的情况下进行阴道试产,更有利于母儿健康,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79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分析,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收住的279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195例(其中择期剖宫产147例,经阴道试产改剖宫产48例)占69.9%(195/279);阴道分娩84例占30.1%(84/279);经阴道试产132例,阴道试产成功率63.6%(84/132)。结论:并非"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大于2年,无绝对剖宫产指征的可经阴道试产,试产失败者改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临床分析提出分娩方式。方法 将我院10年来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340例分娩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再次剖宫产210例占61.8%,阴道分娩130例占38.2%,手术过程中发现先兆子宫破裂20例。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时若存在再次剖宫产的指征时应以剖宫产术为宜,不可强行经阴道分娩。如有阴道分娩的指征时应给予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