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会伟  郭盛  王强雄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23,54(12):3745-3758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饲用禁抗”及“养殖限抗”政策的实施,源于中药资源的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继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饲料添加剂之后的重要发展方向。对《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的植物源饲料添加剂品种、中药饲用研究的文献、中药饲料添加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结。围绕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产业现状、类型和功能范围、安全评价、制备工艺、配伍组方特点与产品创制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根据中药资源饲用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以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副产物为原料开发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以期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饲用化价值提供参考与借鉴,促进中药资源产业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施分类管理是防治废弃物污染和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尚缺少对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的科学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基于资源经济学理论对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废弃物及副产物分级分类的必要性、分级分类体系构建、分级分类资源化利用及循环经济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废弃物及副产物的四级分类体系,可形成药用、食用、饲料化、肥料化及能源化处置的多途径资源化模式,为实现中药废弃物的科学分类和分级精细化、高值化利用提供支撑。进一步探讨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发展及多途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构建模式,以期为中药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药农业、中药工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参考,为我国中药资源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其不仅为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也是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畜禽饲用产品禁用抗生素政策的颁布实施,开发可有效替代抗生素(替抗)的饲用产品已成为目前畜牧行业的研究热点。基于天然资源的中药类饲用产品开发是目前业界较为公认的实现饲用产品替抗的重要发展方向。中药材生产及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非药用部位及副产物未得到有效利用,既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又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现代研究发现,这些未被利用的废弃物及副产物中多富含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助消化及具有营养功能的可饲用资源性物质,且具有资源储量大、生产成本低、亟需消纳处置等资源特性。提出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非药用部位及副产物是开发替抗类饲用产品的潜在重要原料,并就其开发功能性饲用产品实现饲用产品禁抗的可行性及已有研究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药资源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支撑,为饲用抗生素的有效替代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构建及产业化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保护好和利用好中药资源已列入我国"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本团队针对我国中药资源生产与深加工全产业链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等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在创新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的独特理化特性与资源化潜力,集成生物转化、化学转化、物理转化等适宜技术,系统创建了五类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基于药材生产过程传统非药用部位的新资源药材、医药产品开发模式;基于中药固废物及副产物的生物酶、低聚糖、生物醇等系列产品开发模式;基于中药固废物的炭-液-气联产产品开发模式;基于药材生产过程传统非药用部位的功能食品开发模式;基于中药固废物的功能材料制备及产品开发模式。研究成果通过产业化示范,服务于我国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药用动物专项调研基础上,针对具有多样性的水体生态环境及种类丰富的水生药用动物资源,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与传统调查方法,开展了水生药用动物野生资源和养殖资源调查,为水生药用动物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针对我国水生药用动物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种质退化、饲料供应短缺、养殖环境污染等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野生资源保护为基础、水生药用动物研究为核心、生态化养殖为方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酸枣仁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虚弱盗汗等。伴随酸枣仁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药用价值的不断开发,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副产物及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总体而言,酸枣仁资源的利用率依旧不高。基于此,笔者从利用部位、功能成分角度系统梳理了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资源,总结出酸枣仁及其副产物(酸枣果肉、酸枣叶、酸枣根等)在药品、保健食品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并可将废弃物开发为饲料、饲料添加剂、活性炭、有机肥料等,从而实现酸枣仁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此外,该文系统总结了当前该产业的环保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减轻环境污染,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期为酸枣仁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推动产业绿色、节约及双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产业扶贫是当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有效解决中药材资源禀赋较高地区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分析中药产业扶贫现有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贫困地区中药资源禀赋,提升中药材产业综合效益是今后中药产业扶贫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基于中药资源循环理念开展药材生产过程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拓展中药材产业扶贫途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药材生产过程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升贫困区域中药材产业综合竞争力,放大中药材产业扶贫成效,巩固扶贫成果,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葛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极广,作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资源已有近两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由于葛药食两用的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据统计,我国葛资源(栽培和野生)约40 hm~2左右,年产量在150万t以上,同时,在葛采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药用部位(藤茎、叶、花等)及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药渣等均未被有效利用而废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基于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及中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针对我国葛资源种类及分布,以及采收加工过程及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藤茎、叶、花和药渣等废弃物的研究与综合利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构建葛资源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〇17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申报的"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循环利用模式与适宜技术体系创建及其推广应用"项目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围绕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废弃物及副产物等开展基础与循环利用利用研究,针对银杏、黄蜀葵、芡、丹参等20余种药材非药用部位,甘草、黄芪等1〇余个大宗品种配方颗粒废弃药渣,以及多个  相似文献   

10.
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等多个目标的连续过程,在其资源化过程中经济效益目标和环境效益目标之间的权衡及其动态演变特性与资源化模式密切相关。在对中药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及其特点论述的基础上,探索性提出了“三大利用策略”,即传统“非药用部位”多途径利用策略、药材与饮片加工过程废弃物回收利用策略、中药资源深加工过程废弃物回收利用策略;“三类资源化模式”,即粗放低值资源化模式、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及精细高值资源化模式,以期为推动我国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引导和借鉴,为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领域推进和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型循环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应用建议及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药”是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而催生的具体产业方向。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是现代中药的一种产品形式,中药提取过程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技术环节,提取物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是中药国际化的先行者和铺路石。中药提取物应是中药的一种产品方式。建议国家主管部门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工作部署中应提高对涉及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中药材种植、提取工艺、装备及辅料应用)产业化项目的关注度,积极促进以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投料的现代中药和保健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动物药在驯化养殖、替代品研究等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明确驯化养殖是保障动物药供给的主要途径,替代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解决野生资源枯竭和养殖尚未成功的情况下中医临床无药可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标准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正日渐受到重视,它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中药材或中药复方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的一种具有相对明确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标准严格的一种中药产品,可作为中药的新型“饮片”以及中药制剂的原料药。目前的中药提取物可分为三大类:单味中药提取物,复方中药提取物及纯化提取物,包括活性部位和单体化合物。中药提取物是从中药产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领域,它体现了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具有原材料、提取工艺、质量控制、中医临床等方面的优势。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将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促进中成药生产分化为原料生产和制剂生产两部分,进而形成中药原料提取物产业,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中药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水平。其产生和发展,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是中药现代化,培育新兴产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标准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正日渐受到重视,它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中药材或中药复方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的一种具有相对明确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标准严格的一种中药产品,可作为中药的新型“饮片”以及中药制剂的原料药。目前的中药提取物可分为三大类:单味中药提取物,复方中药提取物及纯化提取物,包括活性部位和单体化合物。中药提取物是从中药产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领域,它体现了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具有原材料,提取工艺,质量控制,中医临床等方面的优势,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将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促进中成药生产分化为原料生产和制剂生产两部分,进而形成中药原料提取产业,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中药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水平。其产生和发展,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是中药现代化,培育新兴产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药产业是我国极为悠久的传统产业之一。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国家从2000年开始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使我国中药产业在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中药新产品、濒危稀缺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实现了中药产业“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 的目标,促进了传统中药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本文总结了中药专项实施的成果、经验,并针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新药及相关生产证书审批时间过长、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提供各地开展中药等传统产业的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药产业是我国极为悠久的传统产业之一。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国家从2000年开始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使我国中药产业在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中药新产品、濒危稀缺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实现了中药产业“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的目标,促进了传统中药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本文总结了中药专项实施的成果、经验,并针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新药及相关生产证书审批时间过长、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提供各地开展中药等传统产业的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7.
麋鹿为我国珍贵的药用生物资源,其茸、角、骨、肉、血等入药已逾千年,均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由于麋鹿在我国的灭绝而无药可用.随着麋鹿种群重引入并快速扩大,围绕麋鹿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展了广泛的现代研究.系统分析了麋鹿药用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应明确麋鹿作为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战略地位,积极开展麋鹿野化驯养与人工规范化养殖相结合的资源发展模式,通过开展以麋鹿药用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为目的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并研究开发独具特色的麋鹿系列产品,促进麋鹿生物资源在中药农业、工业、商业、保健品业、食品业、化妆品业以及加工设备技术等产业化的构想,以期引导和推动麋鹿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制定我国中药行业的技术标准战略,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我们负责中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的战略研究部分。中药管理体制在国家制定和实施中药国家技术标准,提高中药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分三个部分:1.我国中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2.与中药有关的国际植物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研究;3.我国中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中药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研究比较了国际主要国家(地区)与中药相关的植物药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状况,提出在制定和实施我国中药国家技术标准时,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应设置的相关技术壁垒。本文作为研究的第一部分历史性地回顾了我国中药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从不同层次分析了我国中药技术标准管理的现状,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中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研究,对于国家制定和实施中药国家技术标准,提高中药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战略意义。为制定我国中药行业的技术标准战略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工作,其内容包括:1.我国中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2.与中药有关的国际植物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3.我国中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该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中药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研究比较了国际主要国家(地区)与中药相关的植物药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状况,提出在制定和实施我国中药国家技术标准时,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应设置的相关技术壁垒。本文作为研究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刊载于本刊第六卷第四期),广泛调查了与中药有关的国际植物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阐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与地区植物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的现状,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