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和非肥胖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炎症机制及其合并冠心病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70例(BMI≥25 kg/m2)和非肥胖组70例(BMI 25 kg/m2);正常肥胖组30例;正常非肥胖组30例。其中肥胖组中有38例并发冠心病,非肥胖组中有21例并发冠心病。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β、IL-6值。结果:TNF-αI、L-6水平在2型糖尿病肥胖组不同程度的高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合并冠心病后升高更为显著;IL-1β水平只有在合并冠心病后才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可能有共同的慢性亚临床炎症起源,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合并冠心病后炎症因子表达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肠源性内毒素与新诊断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度炎症的关系.方法 108例新诊断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0例)和非肥胖组(48例),检测血浆肠源性内毒素、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103例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1)新诊断T2DM组内毒素及hs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匹配血压、血糖和血脂后,新诊断T2DM组中,肥胖者的内毒素、hsCRP高于非肥胖者,两者在肥胖与非肥胖组间有统计学意义;(3)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血浆内毒素与BMI (r=0.931,P〈0.00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548,P〈0.001)等指标正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和HOMA-IR是新诊断T2DM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血浆肠源性内毒素在新诊断T2DM患者体内较正常人增高,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内毒素增高更为明显,超重或肥胖可能参与内毒素介导的T2DM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和监视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hsCRP水平正常对照组为(072±067)mg/L,TC正常糖尿病组为(194±136)mg/L,高TC糖尿病组为(374±154)mg/L。TC正常糖尿病组和高TC糖尿病组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TC正常糖尿病组和高TC糖尿病组之间hsCRP水平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同时hsCRP水平与TC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1),与HDLC水平无相关性。结论hsCRP作为炎症因子,在预测和监视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是一个强有力的独立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DM组)和单纯冠心病患者70例(非DM组)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DM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BMI、高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水平均高于非DM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除对血糖的控制外,应同时纠正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并加强冠心病的防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刘璟霞  王朝阳 《安徽医药》2017,21(6):1065-106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80例,将病人按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随机分为LSG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肠抑胃肽(GIP)和胃泌素.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时BMI、HbA1C、胰岛素水平、GLP-1和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2个月后LSG组病人BMI显著降低[(25.48±2.49) kg·m-2 vs (29.49±2.48) kg·m-2,P<0.001)];HbA1C水平显著降低[(7.26±0.73)% vs (7.99±0.89)%,P<0.001)];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1.32±0.31) μg·L-1 vs (3.13±0.98) μg·L-1,P<0.001)];GLP-1水平显著升高[(39.85±13.56) μg·L-1 vs (12.58±5.32) μg·L-1,P<0.001];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17.46±7.46) μg·L-1 vs (34.73±11.49) μg·L-1,P<0.001].两组病人术前术后GIP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G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水平和胃肠激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胱抑素C(CysC)及脂代谢指标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并分析T2DM患者血清GGT、CysC及脂代谢指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某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T2DM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冠心病组(n=79)和未合并冠心病组(n=53),比较2组血清GGT、CysC及脂代谢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GGT、CysC及脂代谢指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冠心病组TG、TC水平[(2.08±0.59)mmol/L、(4.55±1.12)mmol/L]与未合并冠心病组[(1.93±0.55)mmol/L、(4.33±0.95)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心病组血清GGT、CysC、LDL-C水平及Gensini评分[(1.63±0.31)U/L、(1.34±0.42)mg/L、(2.52±0.77)mmol/L、(47.67±15.11)分]高于未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代谢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琳  薛耀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84-1685
目的通过观察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了解其代谢紊乱的特征和程度。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两组肥胖组40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38例(BMI<25kg/m2)。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BUA)、24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率(UAER)等指标。结果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FINS[(38.98±3.75)mU/L]、TG[(3.96±1.38)mmol/L]、LDL-C[(3.95±0.43)mmol/L]、BUA[(366.92±141.25)μmol/L]及24hUAER[(71.82±46.24)mg/24h]均明显升高、HDL-C[(1.12±0.26)mmol/L]明显降低,与非肥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BG、HbA1c、TC在两组的相差不大(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BMI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多种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肥胖越严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72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的单纯性肥胖儿童为肥胖组,28例BMI在18~23 kg/m2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两组血浆hsCRP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 肥胖组儿童血浆hsCRP为(4.23±2.03) mg/L,较对照组的(2.54±1.42) mg/L显著增高(P<0.01);肥胖组儿童血清TNF-α水平为(201.62±43.81) ng/L较对照组的(142.12±37.55) ng/L显著增高(P<0.01);肥胖组血浆hsCRP和血清TNF-α均与BMI呈正相关(r=0.32和r=0.73,P<0.01).结论 肥胖儿童血液中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高水平hsCRP和TNF-α可能是儿童肥胖的重要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IgA(CP-Ig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 6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 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诊治,记录术中及围手术期内有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PCI术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有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用ELISA法测定入选对象冠脉造影当天的血清CP-IgA、hsCRP及IL-6的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及与PCI围手术期、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CP感染率(40.4%)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1);血清CP-IgA、hsCRP及IL-6水平组间两两呈正相关(均P<0.01);围手术期高危组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为(40.04±30.72)mg/L和(3.56±3.39)mg/L,明显高于低危组(25.64±19.07)mg/L和(1.98±2.26)mg/L,(均P<0.01);血清CP-IgA水平多支冠脉病变者为(1.47±0.84)COI,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0.60±0.51)COI,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组(1.00±0.74)COI,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1.75±0.75)COI,(均P<0.01).结论 CP感染和炎症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且与冠脉病变的程度相关.术前血清hsCRP、IL-6水平可能与围手术期的心血管事件相关,而术前血清CP-IgA水平可能与术后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女性患者263例(冠心病组,其中合并T2DM 91例),根据SUA四分位数水平将冠心病组患者再分为A组(SUA≤231.5μmol/L)、B组(231.5μmol/L326.5μmol/L)。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女性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SUA及HbA1c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分析SUA及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SUA及HbA1c水平增高(P<0.01)。冠心病组中,T2DM患者的SUA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非T2DM患者(P<0.01)。A组Gensini评分低于B、C、D组(P<0.01);B组Gensini评分均低于C组和D组(P<0.05或P<0.01);C组Gensini评分低于D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