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检测A群流脑抗体方法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疫情监测、预测、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简称菌苗)效果评价以及血清学诊断方面,都需要可靠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七十年代国内测定A群脑膜炎双球菌抗体(简称抗体),多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本法虽具有简便易行、微量快速等优点,但由于它主要反映IgM抗体,不能全面代表机体的免疫水平,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981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建立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杀菌力试验(BCA)等方法,在此期间国内外已相继建立了能定量检测流脑的多种放射免疫测定法。为探讨…  相似文献   

2.
流脑流行与人群抗体水平及带菌状况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80年代流脑流行周期的系统观察,首次阐明流脑流行与人群抗体水平及带菌状况之相关关系。观察结果显示,当流脑疫情处于散发期,流脑发病率及人群带菌率均处于低水平,人群流脑抗体水平也随之下降。当抗体水平降到低水平时。人群带菌率、流脑发病开始上升.然后抗体水平也随之升高.使用A群脑膜炎多糖菌苗免疫人群后,抗体水平显著上升,流脑发病、人群带菌明显下降。了解了这种变化规律,可早期观察流脑流行趋势,有利于采取各种防疫措施,指导流脑菌苗的接种工作,提高菌苗接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霍锡元  宋明明  徐斌  徐华胜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62-2563
自我市开始实施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以来,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解掌握潍坊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情况,为流脑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7年对潍坊市426名正常人群血清进行了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开展A群流脑多糖菌苗基础免疫成功率的监测,评价靖江市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状况与工作质量。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群流脑免疫成功率。结果:2004年底靖江市流脑免前抗体阳性率为15.07%,GMT为1∶1.15;免后抗体阳性率为89.04%,GMT为1∶4.40,免疫前后流脑抗体阳性率之间、GMT之间的差异显著。结论:目前靖江市A群流脑多糖菌苗基础免疫的成功率较高,效果较好,抗体具有保护水平,可以有效保护儿童,防止流脑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1967~1968年曾出现过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1].1985年始我市实施了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掌握广州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情况,我们于1998~1999年对494名正常人群血清进行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流脑的发病率曾经在全国居首位。自1983年应用流脑多糖体菌苗以后,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由1982年的29.2/10万下降到1985年的5.9/10万,下降了79.8%,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和掌握流脑人群免疫状况,我们于1986年7月对全省30个市县(区)988份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进行了流脑杀菌抗体测定。结果988份被检血清的杀菌抗体阳性率为87.85%,几何平均滴度为17.47;农村与城市杀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53%和85.7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我省以每针皮下注射流脑多糖菌苗50μg,用不同基免方法对6月龄~5岁儿童进行免疫后,连续3年的血清A群流脑杀菌抗体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8.
程华祥  黄斐 《中国校医》1995,9(2):100-102
为了解流脑菌群变迁、人群带菌状况及抗体水平,我们自1989年开始,选择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各一所,采集部份学生和儿童咽拭子与血清进行流脑监测。结果发现自八十年代推行流脑多糖菌苗免疫后,流脑发病率逐年降低,人群奈瑟氏菌(Nm)带菌率平均为6.45%,其中B群占70%,未发现A群Nm菌携带者。随着年龄增长,人群带菌率、抗体水平也逐渐降低。但抗体水平则流脑流行期高于流行前期,提示隐性感染增多,今后有必要在流脑流行前期继续推行流脑多糖菌苗免疫,以控制流脑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正常人群A群流脑抗体水平及免疫成功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脑流行前期人群A群流脑抗体水平、带菌率的监测和A群流脑多糖菌苗基础免疫成功率的监测,评价江苏省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状况、工作质量,以及人群A群流脑免疫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群A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A群流脑免疫成功率,以及采集咽拭子进行人群带茵情况调查。结果:2001-2002年流脑流行前期全省7个年龄组1152人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89.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6.6,其中2002年人群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高于2001年,人群A群、C群流脑带茵率<1%。2003年A群流脑多糖菌苗基础免疫成功率为89.6%,GMT为1:17.5,抗体4倍增长率为88.0%。结论:江苏省正常人群A群流脑多糖菌苗基础免疫成功率较高,抗体水平具有保护作用,人群带菌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市2010年健康人群中C群流脑血清杀菌力抗体水平,为流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共计249份,分成8个年龄组,采用血清杀菌力试验检测血清中杀菌力抗体水平。结果:249份健康人群血清中,C群流脑血清杀菌力抗体阳性率为39.80%,保护率为35.34%,GMT为7.78。结论:东莞地区健康人群对C群流脑的传染有易感性,应普及适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1.
溧水县正常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由于广泛接种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体菌苗(简称流脑菌苗),我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大幅度的降低。自1981年以来,已连续17年发病率控制在0.24/10万~4.02/10万之间,基本达到控制目的。为了解正常人群对流脑的免疫水平,进一步加强控制流脑后的监测工作,我们于1997年11~12月份,在疾病监测点乡村316名正常人群进行了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在设疾病监测点的白马、杨塘等乡镇,随机抽取3~12月龄、2~4岁、6~8岁、13~15岁、25~39岁5个年龄组人群,每组不少于50人。1.2方法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抗体水平及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分布情况,评价江苏省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状况、工作质量,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脑A群、C群血清抗体水平和流脑免疫成功率,咽拭子用于脑膜炎奈瑟菌(Nm)的分离。结果检测流脑A群抗体1964人,抗体阳性率为86.56%,GMT为1∶5.84;检测流脑C群抗体932人,抗体阳性率为57.51%,GMT为1∶2.68;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χ2=222.51,P<0.05),GMT(F=39.44,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流脑C群抗体阳性率(χ2=194.12,P<0.05)、GMT(F=42.86,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健康人群A群、C群流脑带菌率<1%。A群流脑多糖菌苗基础免疫成功率为88.98%,GMT为1∶5.58,抗体4倍增长率为71.65%。结论近期内江苏省不会发生流脑A群流行,存在暴发或散发流脑C群的可能。应加强流脑监测,大力推广A 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逐渐将其纳入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市健康儿童A群和C群流脑的抗体水平和流脑A+C群MPV接种前后的血清抗体水平变化.[方法]采集疫苗接种前后2~4岁的健康儿童血清,运用流脑杀菌力试验对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健康儿童A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为1:4.22、65.2%,C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为1:1.44、185%:A群与C群抗体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群MPV免疫后1个月,A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上升为1:98.45、100%;C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上升为1:18138、80%.A群和C群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0.9%、76.9%.A群、C群抗体水平在疫苗免疫前后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儿童对C群流脑免疫力显著性低于A群,未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为了预防可能存在流脑C群流行和暴发,应继续加强流脑A+C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80~2001年云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及防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了解我省菌苗接种后流脑流行特征可能改变 ,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 方法 收集云南 2 0年中流脑疫情和监测资料。 结果 由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我省流脑发病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周期性流行特征不明显。1990年以来仅出现 6次局部暴发 ,均发生在贫困山区 ;15岁以上人群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 ;流行菌群仍以 A群为主 ,带菌以 B群为主。人群流脑杀菌抗体分布不均 ,经济发达地区较高 ,经济落后地区较低。 结论 今后防制工作重点仍是进一步加强菌苗推广使用 ,特别是贫困地区必须保证基础免疫 ,经济发达地区可对高年龄组人群进行加强免疫。同时还应加强疫情监视及病原监测 ,观察人群抗体水平的消长、菌群的变迁 ,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以新的多糖菌苗免疫程序,对1781名儿童进行四年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菌苗的保护率为100%;121名儿童免后抗体测定;初免后保护性抗体可持续一年,复种后抗体水平可维持三年。据此,我们认为A群流脑多糖菌苗应从每年的11—12月,对出生6个月龄以上婴幼儿初免1针(30μg),次年复种一次,作为流脑多糖菌苗的婴幼儿免疫程序纳入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山西省健康人群对流脑的免疫状况 ,进一步控制流脑疫情 ,1997年在 4个地市采集 50 4份健康人血清 ,检测人群流脑杀菌抗体。1 对象与方法1997年选择山西省有代表性的临汾地区、晋城市、长治市、大同市 ,随机抽取 0~ 39岁 50 4名健康人为检测对象 ,每人采集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 ,存于 -2 0℃待检。全部血清由山西省卫生防疫站用微量杀菌力试验检测A群流脑杀菌抗体 (以下简称抗体 ) ,操作按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流脑室制定的规程 ,并由该室提供幼兔补体、阳性参考血清、实验靶菌 (A群脑膜炎双球菌 2 90 19)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杀菌力试验对443名健康人群作了流脑血清杀菌抗体测定,结果表明,流脑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4.42%,GMT为1:12.57,保护率为78.10%。带菌调查结果,带菌率为18%,除B群菌外,也发现了其它菌群。这次调查,结果准确可靠,为今后的流脑防制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流动人口A群流脑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流动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抗体水平及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 ,于 2 0 0 0年 1 0~ 1 2月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聚集地采集流动人群血清样本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进行A群流脑抗体检测 ,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 1 0 2 6名流动人群中 ,A群流脑抗体阳性 91 7人 ,阳性率为 89 2 8% ,GMT为 1∶1 7。流脑菌苗接种率为 1 7 6 4 % ,1 81人已接种流脑菌苗者抗体阳性率 (93 90 % )和GMT(1∶2 1 86 )明显高于 84 5人未接种者 (阳性率和GMT分别为 88 4 0 %和 1∶1 6 1 1 ) (P <0 0 5 )。抗体阳性率和GMT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2 0岁组最高 (93 6 % ) ,4 0岁以上组最低 (71 4 % ) ,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广州市流动人群对A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 ,但人群流脑菌苗接种率低 ,且高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较低。提示今后在流动人群聚集地开展流脑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水平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2012年健康人群中c群脑膜炎奈瑟茵血清杀菌力抗体水平,为防控流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黄埔街、鱼珠街、长洲街作为本次流脑健康人群监测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血清杀菌力试验检测血清中杀菌力抗体水平。结果共采集250份健康人群血清样本,c群Nm血清杀菌力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4.40%(136/250),保护率为47.20%(118/250);不同年龄组血清杀菌力抗体阳性率及保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14岁年龄组杀菌力抗体阳性率(30.00%)和保护率(13.33%)最低,15~19岁组的阳性率(83.33%)与保护率(76.67%)最高。结论广州市黄埔区健康人群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存在易感性,应普及适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前后的抗体消长情况,接种前 GMT1:4.917,接种后15天1:35.83,30天1:102.91,半年1:383.98,一年1:15.1并着重探讨了免疫前抗体几何均数(GMT)与年龄的抛物线回归关系。评价了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的流脑 A 群多糖体菌苗在我区的免疫效果,为流脑血清流行病学及如何正确使用菌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