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动态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以成熟样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目前我国CLL临床诊治工作中主要参考的权威指南包括中国、美国和国际慢淋工作组(iwCLL)发布的关于CLL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本文主要就《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iwCLL2008年发表的CLL诊疗指南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4年第4版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中关于CLL部分并结合作者自身临床CLL诊疗经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淋巴细胞在骨髓、淋巴结、血液、脾脏、肝脏及其他器官聚集.95%以上的病例为B细胞CLL(B-CLL);仅不到5%的病例为T细胞表型(T-CLL).CLL具有显著的临床预后异质性,与亚临床期诊断的频率、疾病进展速率和治疗反应的差异有关.该疾病至少可分为预后较好与较差2大类,根据什么指标来尽早判断患者预后,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2006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CLL临床实践指南中的"预后"部分和临床研究报道,浅谈对2004年英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指南(以下简称"2004年指南")中预后因素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恶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其中CD^5+的B细胞CLL(B-CLL)占95%。CLL具有显著的临床预后异质性,短者几个月,长者生存期同正常人。早期用于判断CLL预后的参数主要为:疾病分期(Rai/Binet分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倍增时间、骨髓浸润模式、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分子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CLL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迅速,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在西方国家为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占所有成人白血病的30%,亚洲国家发生率较低,在我国CLL仅占所有白血病的1.7%,98%的CLL是B细胞型(B—CLL),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2:1。CLL具有显著的临床预后异质性,临床过程变化多样,整个病程从数月到数十年不等。近几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CLL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就CLL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概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CLL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占所有白血病的近30%,CLL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初诊时〉85%的患者〉55岁,中位年龄72岁。CLL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白血病的一种亚型,以不成熟的淋巴细胞扩散到血液、骨髓和淋巴组织中为特点。CLL是一种极为异质性的疾病,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生存几十年,也可表现为快速进展。因此,对于CLL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传统治疗药物包括苯丁酸氮芥、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及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以成熟CD5+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的大量聚集为特征。CLL是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占所有白血病的30%,主要见于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为67~72岁,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CLL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十年,短者仅1~2年。少数CLL患者可以发生Richter's转化,转化为高度恶性的大细胞淋巴瘤。对于CLL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危险分层并且有针对性的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是CLL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欧美各国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及亚洲其它国家不到全部急慢性白血病的4%,近十多年来发现一种与CLL类似的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其发病率更低。1974年Galton首先报道15例,并认为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变种.国内已见有PLL的报告.尽管CLL和PLL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例如乏力、消瘦,低热以及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老年人多见等特征,但PLL对CLL有效的药物反应不佳,病程很短.目前对CLL与PLL  相似文献   

9.
慢性淋巴样白血病是由不同疾患所组成的一类恶性疾病,其中大多数患者都为B细胞型,故又称“B细胞型慢性淋巴样白血病”。临床上主要包括三个疾病,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和毛细胞性白血病(HLC)。三者具有不同形态、临床和免疫特征,但均好发于老年患者。统计文献中211例HCL,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2岁,最高达89岁,男女之比约3.6:  相似文献   

10.
<正>1概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成熟B细胞肿瘤,以单克隆、成熟的CD5+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肝脾进行性积聚为特征。2008年CLL国际工作组(IWCLL)规定的CLL诊断标准: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持续≥3个月;但如伴有骨髓浸润引起的血细胞减少及典型的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不管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或淋巴结是否受累,也应诊断为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为CLL的非白血病表现,二者统称为CLL/SLL。SLL患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无CLL/SLL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及外周血B细胞5×109/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以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为表现的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过去7年间以LPD为主要表现并可诊断为MCL的1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5例MCI。中,依靠病理及CyclinD1诊断6例,依靠典型的免疫表型特征诊断9例;②部分以LPD表现的MCL患者临床表现、瘤细胞形态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难以区别,而免疫表型分析不符合CLL特点;③淋巴结或脾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是诊断MCL的主要依据,典型的免疫表型对MCL的诊断价值值得探讨。结论:部分MCL患者以广泛侵犯骨髓的LPD发病,对不典型LPD应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而不能按CLL处理,以免贻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惰性淋巴瘤是一组临床进展相对缓慢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国内发病率相对较低,诊断较为复杂,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1982年的工作分类首次提出惰性淋巴瘤的概念,2001年WHO分类符合惰性淋巴瘤概念的类型有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Ⅰ~Ⅱ级滤泡性淋巴瘤(FL)、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惰性淋巴瘤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可发生组织类型的变化,演变成为侵袭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检测,观察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LL免疫学分型,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碱性磷酸酶(S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120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Ki-67抗原和Bcl-2蛋白的检测。结果:(1)Ki-67抗原在成人ALL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CLL中的表达,Bcl-2蛋白在成人ALL中的表达明显低于ANLL,CLL中的表达。(2)在成人ALL各免疫表型中,T细胞,伴有髓系抗原标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 ALL)的Ki-67和Bcl-2阳性表达率较高。(3)完全缓解(CR)率在Ki-67和Bcl-2两项同时低表达组中最高,在仅一项低表达组中次之,在两项均高表达组中最低。(4)Ki-67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比低表达组短,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Bcl-2的表达在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对成人ALL患者进行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检测,能反映患者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抑制情况,与白血病的类型,临床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美国肝病学会2009年版丙型肝炎指南要点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贾继东 《肝脏》2009,14(3):231-233
2009年版丙型肝炎诊疗指南由美国肝病学会(AASLD)、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胃肠病学会(ASG)共同修订。修订以2004年版AASLD指南为基础,系统检索和分析了截止2008年9月被Pubmed引用的文献,并采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心脏病协会(AHA)临床指南中有关推荐类别(用大写罗马数字斜体表示)和证据等级(用大写字母斜体表示)(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血病原代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骨髓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并给与合适的方式化疗,评判疗效.结果白血病细胞中survivin mRNA 阳性率为68.9%(31/4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73.3%,较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63.6%稍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survivin mRNA 表达率很高,可达80.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则为66.7%,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0.0%(P<0.05).在22例AML患者中,survivin mRNA表达阴性者接受2个疗程化疗后缓解率(CR)87.5%,明显高于表达阳性患者的64.3%.在15例ALL患者中也有类似的结果,CR分别为100%和81.8%.CML患者中,survivin mRNA阳性的4例中有2例两年内发生急变;CLL患者病情均较稳定.结论survivin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与疗效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肿瘤。CLL临床异质性极大,一部分患者终生不需要治疗,而有一部分患者尽管临床积极干预,其生存期也不超过3年~([1])。2000年Dohner等[2]提出了建立在细胞遗传学基础上的预后模型,在传统的临床分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CLL的预后分层,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的广泛应用,参与CLL发生、发展的驱动基因异  相似文献   

1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leukemia,CLL)患者较一般患者更常发生继发性肿瘤,包括转化为其它的淋巴网状细胞肿瘤如 Richter综合征、皮肤 T 细胞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及各种实体瘤。在 CLL 出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极为罕见的。本文报道1例出现于 CLL 中的 CML 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45例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CLPD)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征象、细胞形态学、免疫学标记等进行分析。结果:45例CLPD患者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幼淋细胞白血病8例,带有绒毛样淋巴细胞原发性淋巴瘤及毛细胞白血病各1例。35例CLL均为B细胞,其中CD5和CD19均阳性,而CD10均阴性,临床首发表现以血淋巴细胞增高为多见。8例PLL,6例为B细胞型,骨髓中以幼淋细胞为主,免疫表现CD5均阴性,CD19均阳性。结论:依据临床征象、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可诊断CLPD的各个类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流行病学、分子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等的飞跃发展,白血病研究的进展亦较快,现综述如下:流行病学与病因学非洲白血病占该地区各种肿瘤的4.6%,发病率为9.1/10万,与美国纽约州的发病率8.9/10万相似。伊朗Vazin 报告10年中有急性白血病1,009例。Bansal 等报道印度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白血病发病中占首位;近年来急性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增加较快。朝鲜金和李氏报告1967~1971年白血病发病较以前明显增多,主要是急性者增多,慢性者反有减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最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次之,CML 居三,CLL 非常少。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自1958~1978年共发现白血病202例,其中广岛158例,长崎44例。急性白血病与 CML 的发病确有增加;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发病数  相似文献   

2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占65岁以上白血病患者的40%。在WHO分类中,CLL特指B细胞恶性疾病,而以前的T-CLL被命名为T细胞幼淋白血病[1]。CLL患者是一个异质性群体,在发病形式、疾病进展、治疗反应和生存期方面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传统的临床分期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