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透析膜材料是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膜材料在重症胰腺炎领域的应用及生物相容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血液透析;透析膜材料;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聚醚砜”为中文关键词;以“hemodialysis, dialysis membrane materials;histocompatibility;blood compatibility;polyethersulfone”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4-06/2011-02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宿主相容性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5篇文献为重点进行探讨聚砜膜滤器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结果与结论:同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确切,尤其对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疗效尤为显著,因此可最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成为目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膜的类型较多,聚砜膜滤器应用广泛,其宿主生物相容性较好,封堵效果也较好,因费用较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不同种血液透析膜的材料学特点,探讨了血液透析膜相容性的基本条件,将血液透析膜分为纤维素膜和合成膜两种类型,阐述了血液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研究现状。目前各种新型的膜材料在不断地研发,部分已在临床使用或即将问世,如维生素E 修饰的透析膜、多黏菌素B 修饰的透析膜、甲壳素膜、以及人肾单位透析器和生物活性膜等。研制高通量、高效、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仍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析膜的透析效果、生物相容性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石磊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34):6453-6456
摘要 目的:对聚砜膜、血仿膜和醋酸纤维膜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评价,以选择适宜的透析膜材料进行血液透析。 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2008),以“透析膜,相容性,并发症”为检索词收集关于不同透析膜材料的临床应用文献共50篇,排除综述类文献、实验研究及透析膜清洗等文献,共纳入22篇关于不同透析膜溶质清除率及生物相容性评价的文献,对不同材料的血液透析膜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结果:通过对聚砜膜、血仿膜和醋酸纤维膜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溶质清除率的分析得出,聚砜膜、血仿膜对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钙的清除效果优于醋酸纤维膜,对于B细胞活化的血清CD23清除效果优于醋酸纤维膜,对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弱于醋酸纤维膜。高通透量的聚砜膜不增加炎症反应,醋酸纤维膜透析的P选择素的水平高于聚砜膜和血仿膜,3种透析膜的血清胱抑素C清除率无差异。 结论:聚砜膜、血仿膜和醋酸纤维膜对血清CD23浓度、血小板活化程度、炎症反应、出凝血并发症、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的影响与其生物相容性有关:生物相容性越好,对血清CD23浓度水平、血小板活化程度、炎症反应、出凝血并发症、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越小,反之则大,聚砜膜和血仿膜生物相容性好于醋酸纤维膜,血仿膜的血液透析并发症最少。 关键词:聚砜膜;血仿膜;醋酸纤维膜;血液透析;溶质清除率;生物相容性;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34.045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种封堵器材料的性能以及置入体内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封堵器,封堵器材料,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先天性心脏病”为中文关键词;以“blocking material,blocking material material,histocompatibility,blood compatibility,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6-01/2010-03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宿主相容性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重点进行探讨封堵器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前景。 结果:心脏封堵器的类型较多,而已国产Ampeatzer封堵器应用广泛,材料多为镍钛合金类,其宿主生物相容性较好,封堵效果也较好,因费用较低,临床广泛应用。 结论:金属材料制备的封堵器虽应用广泛,但不可避免存在着腐蚀现象,从而相容不良,可能会引发附近组织发炎,产生病变,造成溶血或凝血现象等。理想的封堵器材料无论材料本身还是其降解产物都不能产生炎症和毒性反应,所以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封堵器需进一步开发研制。 关键词:封堵器;封堵器材料;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先天性心脏病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36  相似文献   

5.
摘要: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透析膜是透析器的主要构成部分,它的理化特性决定透析效果。文章探讨了血液透析膜材料目前的发展方向、常用膜材料及其评价透析膜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指标,并总结了近年来透析膜材料的改进及其对血液透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透析膜材料是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血液透析基本原理、透析膜的种类、常用膜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透析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地讨论了透析膜材料的改进及其对血液透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背景: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在与血液接触时都导致不同程度凝血,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制有优良抗凝血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成为生物人工肝材料临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目的:体外检测新型人工肝反应器材料——聚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PP-g-AAm)的血液相容性。 方法: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膜行溶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试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率,扫描电镜观察两种膜上血小板的黏附情况。 结果与结论:聚丙烯膜和PP-g-AAm膜的溶血率分别为1.32%和1.46%;聚丙烯膜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较PP-g-AAm膜明显缩短(P < 0.05);PP-g-AAm膜激活血小板表达CD62P、CD63的百分率都明显少于聚丙烯膜(P < 0.05);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材料表面黏附的血小板都有明显变形,但PP-g-AAm膜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明显少于聚丙烯膜。提示PP-g-AAm膜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关键词:人工肝;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聚丙烯;膜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45  相似文献   

8.
摘要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甲壳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及聚乙烯醇、胶原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多种外科止血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 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止血敷料及纱布的材料学性能及应用于外科伤口的生物相容性,寻找符合不同伤口创面需要的止血材料。 方法:以 “生物材料,止血敷料,纱布,胶原/壳聚糖,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 “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sis effect;hemostatic mechanism”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6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敷料、纱布在伤口止血方面应用及这些材料与人体相容性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3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讨论不同生物止血材料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近几年国内外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主要包括纤维蛋白胶、壳聚糖、明胶海绵、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等。各种止血性伤口急救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在临床应用的选择上,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手术部位、出血部位、伤口形态大小、不同渗/出血情况的填塞要求、不同止血材料的自身性能及与机体的相容性等。但因目前尚无完全符合理想标准的材料,因此开发新的快速止血和与宿主相容性良好的止血材料及复合材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学术背景: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组织或器官的修复与再建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及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值得探讨。 目的:从生物相容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组织工程的研究内容及高分子组织工程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12相关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materials,Polymers materials,bio-compatibility,bio-compatibility materials,cell-compatibility,cell-compatibility material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7-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收集到81篇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文章内容应与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材料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19篇涉及生物相容性,11篇涉及细胞相容性材料。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共得到论著类文章25篇,综述类文章5篇。 资料综合:组织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种子细胞种植、生物材料植入及细胞移植。细胞的研究包括基因重组技术,将同种、自体或异种的组织体外分解成细胞后培养、增殖后进行构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将材料与活细胞建成组织工程构建,即具有生物功能的活性材料,由于组织工程材料应具备最佳的材料与细胞界面反应效果,因此设计具有化学分子水平、三维分子水平的细胞/材料杂化界面,具有宏观三维分子水平、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装置是组织工程材料研究的核心。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分子结构更接近于生物体而广泛用作生物材料,并在组织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论:研究开发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材料是组织工程发展的基石,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及接近于生物体的分子结构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透析膜是透析器的主要构成部分,透析膜的理化特性决定着透析效果,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随着医学与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透析膜的透析效果、生物相容性逐步提高,血液透析膜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的肾替代治疗仍是不完全的,也是非生理性的。如何进一步提供更完全的肾替代治疗,进一步改善肾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