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研究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2.
略论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身疾病是以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引起的心理性或躯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日新月异,人类疾病谱死亡谱由传染病及营养不良为主转化为由心理社会压力为主引起的心理生理性疾病即心身疾病为主,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学也从内经时代、伤寒论时代、金元四大家时代、温病时代转为心身医学时代。中医学历来是与时俱进的。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不是精神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神经症、消化性溃疡、胆囊炎、慢性胃肠炎等都属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相当于七情致病。研究心身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学科称心身医学。同时心身医学又有广义概念,它是从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5.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6.
略论中医对身疾病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身疾病是以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引起的心理性或躯体性疾病。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中医学中虽没有“心身疾病”这个病名 ,但祖国医学中与心身相关的“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学术思想 ,作为一种朴素的心身医学体系 ,早就指导着临床实践 ,并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国际心身医学会权威人士指出 :“世界心身医学要向中国中医学寻找智慧”。今就中医学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略论如下。1 情志不遂、郁而成疾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素问·天元…  相似文献   

7.
孙思邈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思邈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效法《黄帝内经》,从“七情内伤”立论,倡“痰热相感”说;提出中医心身疾病的分类方法;认为女性一生可因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而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并提出女性妊娠、产后心身疾病的相关治则与方药;重视儿科心身疾病的预防,并提出了儿童痫证的辨证方法及相关方药;强调中医心身疾病的食养食疗。  相似文献   

8.
心身疾病指发病、发展、转归、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心身疾病主要有以下特征:1)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2)多数与某种特殊性格类型相联系;3)同一患者可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4)疾病经常有缓解和复发倾向等。心身疾病的种类甚多,主要是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与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性猝死、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皮肤科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  相似文献   

9.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评析尤为重要。赵志付教授本着"心身同治"的理念,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著。赵教授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各个年龄段引起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尽相同,临床上应遵循"心身同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身疾病,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疏导,同时应用中药刚柔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的心理社会特点、生理特点以及中医刚柔治疗,用以体现"因人、因时治宜"的中医理念。  相似文献   

10.
周立群  白凌志 《陕西中医》1997,18(5):235-235
<正> 心身医学是研究疾病的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和预后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多学科和多种医学领域,概括地说,心身医学是从心身相关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人类健康问题。心身医学包括以下诸方面:①心身疾病的概念;②心身疾病的病因与机制;③心身疾病的治疗措施;④心身疾病的症候表现;⑤心身疾病的预防。内经的心身医学理论框架已经完全包括上述内容,本文试就心身疾病的病因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治疗心身疾病的方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生活的提高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现代综合征、癌症、医源性疾患以及心身疾病有所增加,人们在痛感现代医学的局限性的同时,将眼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传统医学。就心身疾病而言,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到的防治方法和理论体系,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综观《黄帝内经》,无论是对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的认识,还是对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预防,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并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本文仅就《内经》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基本特点作一探讨。 《内经》治疗心身疾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身医学"并非现代医学的首创,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相关的论述。《内经》中的"心身医学"内容散在不同的篇章之中,其所论述的"心身疾病"及其诊治与预防,为现代医学相关疾病提供了研究思路。文章从《内经》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心身疾病",同时结合《内经》对"心身疾病"的诊治以及"形与神俱"的养生理念,体现了《内经》时代所重视心理与躯体两者紧密相关的医学问题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成治疗心身疾病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永琴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60-1061
探讨武成以中医学"形神若一"和现代"心身相关"为理念,创立的内科心身疾病以气滞气逆为主多脏腑气机失调核心病机、气机失调证为核心证候"双核心"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思想。认为其独特和创新性体现在:一是将中医学整体观念融会贯通于情志致病学说。二突破了情志致病"以肝为纲"、"疏肝解郁从肝论治"的观点,拓宽了治疗心身疾病的思路。三是发展了五志火热论学术观点。列举案例示治内科心身疾病的经验及其创立心身1~6号系列方的基本组成和用药特点、格言疗法等独特的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4.
中医心理学对心身疾病诊疗规律的认识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在人的生理状态下,"身"与"心"的关系为"形"与"神"的关系,故形神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则心脑功能活动起决定性作用,但脏腑的功能活动亦会对心理功能产生影响;而在心身疾病状态下,通过形神兼顾、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和语言开导、顺从情欲等灵活的辨证疗法综合诊疗,可有利于本民族人群心身疾病的康复。因此,挖掘和探讨中医心理学视域下心身医学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身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正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脑主神明的理论是研究心身疾病的主线。本文从脑主神明的角度探讨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 1心身疾病概述 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70-1571
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作用来治疗心身疾病。文章简述了音乐疗法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机制,旨在引起康复临床对音乐疗法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11-2513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的情志病。徐志伟教授治疗心身疾病疗效显著,其临证辨治遵循审症求因,辨证论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重视心理疗法;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等四大原则。文末介绍验案一则,详细展现其诊疗心身疾病的思路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因社会适应不良导致的心身疾病急剧上升。心身疾病的治疗已然成为每个临床医务工作者必然要面临的问题。中医认为情志所伤是心身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而针刺"四关"穴具有开关宣窍,调畅气机,活血通络,平和阴阳的作用。现代各项研究也证明针刺"四关"穴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前景良好,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身疾病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躯体疾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有关.对心身疾病患者除在施以治疗手段时注意心身相关的双重治疗外,同时作为护理工作本身应与医疗相同步,即在对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护理,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治疗,以提高心身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正>哮喘被称为典型的心身疾病,情绪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情绪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属于中医学情志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学说范畴,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其主要致病机制是情志的"过极"反应,导致脏腑气机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