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研究治疗肝胃失和型胃食管反流病采用疏降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佛山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收治的肝胃失和型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自拟疏降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积分改善均比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肝胃失和型胃食管反流病采用疏降汤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4周后随访。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火针联合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化裁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烧心、反酸、胃部灼热、腹胀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在改善烧心、反酸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化裁的中药汤剂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改善烧心、反酸症状。  相似文献   

4.
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明显改善各单项症状的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整体积分。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助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艾司奥美拉唑和莫 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 及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食管黏膜分级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 分、健康状况量表(SF-36) 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 75.00%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RDQ 评分、食管黏膜分级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食管下端括约肌静息压、远端收缩积 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食管动力学指标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助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 改善食管动力学,提升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抑肝调胃方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抑肝调胃方治疗,4周1个疗程,各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肝调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导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舒导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导片对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拟方清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威海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疗效、中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显著,该方剂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治疗周期,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王海燕  邓素萍 《新中医》2013,(11):36-37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I盏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耐信和吗丁啉片,2纽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总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RDQ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胃降逆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清胃降逆汤,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灼热、反流及胸痛等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降逆汤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枳实陷胸方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胸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及大便不爽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通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寒凝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寒凝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温通和胃组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疗程8周,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通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寒凝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痛、反流、胃灼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碧霞 《新中医》2014,46(9):65-67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96例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奥美拉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柴胡温胆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月。观察和记录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变化情况、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胃食管反流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7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3例(6.38%)出现胃肠胀气,观察组1例(2.08%)出现皮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西药,可明显减少烧心、反酸等症状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且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予生活饮食指导合疏肝和胃颗粒,对照组予生活饮食指导合奥美拉唑。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94例均完成了8周疗程,其中疗程结束后实际完成胃镜复查76例。试验组临床及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80.00%,对照组分别为76.60%、63.89%,试验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颗粒可以明显提高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肝煎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化肝煎汤剂,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片。治疗8周后进行2组临床疗效、内镜指标、组织病理学指标和复发率比较。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内镜指标、组织病理学指标治疗前后积分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肝煎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明显提高有效率,改善症状,副作用小,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袁奕清 《河南中医》2020,40(6):885-889
目的:观察和胃降气汤联合揿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片联合铝碳酸镁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和胃降气汤联合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57.89%,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DQ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9例,治疗组复发2例,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降气汤联合揿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同单  赵文  郭师 《新中医》2021,53(16):28-3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反酸、反食、烧心、胸闷不适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较佳,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李宗伟 《新中医》2019,51(4):224-226
目的:观察舒肝调气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舒肝调气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胃不和证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的变化,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肝胃不和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肝胃不和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Ge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舒肝调气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吴茱萸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莫沙必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复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各分项症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等证候积分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RDQ/GERD量表积分: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停药4周后观察组复发率为8%,对照组复发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8周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7.4%,对照组复发2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汤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