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溃疡性结肠炎为发生于结肠和(或)直肠黏膜层处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属于弥漫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其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以青壮年为多见~([1]);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血、里急后重等。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肠风""肠澼""下利""久痢"等范畴~([2])。本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神经精神等方面~([3])。溃疡性结肠炎与普通的慢性结肠炎不同,其具有反复发作、慢性持  相似文献   

2.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难治病之一,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其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反复发作,且治愈后易复发。针对此病的病因,目前仍无明确认识,一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各种诱因如饮食、情志、感染等诱发~([1-2])。中医属"泄泻""肠澼""痢疾"等范畴~([2])。关于溃疡性结肠炎,黄德铨教授认为脾胃功能受损是其发病的关键,正如《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乃后天之  相似文献   

3.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1])。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目前,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手段,常规治疗药物主要为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  相似文献   

4.
正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病因不明的非可控性炎症之一,病变局限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其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该病目前已被公认为结肠癌癌前病变~([1])。中医药干预结肠炎恶性转化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笔者认为气虚津亏是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转化的关键病机,"逆流挽舟法"在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可以起重要作用。1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转化过程的认识1.1"大肠主津"解析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属于六腑,  相似文献   

5.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黏膜炎症性病变,好发于远端结肠和直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性脓血便,病情极易复发,难以治愈~([1])。美沙拉嗪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代表性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通过作用于炎症性肠黏膜病变组织,减少炎症相关因子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与分泌,达到控制肠黏膜炎症,减轻病情的目的~([2])。但  相似文献   

6.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中药直肠滴入是基于中医理论延伸出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药液可通过直肠黏膜的强大吸收作用,使药效遍布全身,从而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2])。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连续性炎性反应为要特征的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病变,多发于乙状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是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病程较长,易反复,具有癌变风险~([1])。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且以西药为主,但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本文笔者采用自拟温阳愈疡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一,多呈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本病属中医学"痢疾""腹痛""泄泻"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多有经验。笔者采用仪征市中医院愈肠灵二号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润  指导:姜树民 《新中医》2017,49(11):177-178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老人或儿童,男女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UC病因尚未明确,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层与黏膜下层,好发于直肠,亦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临床上多以腹痛、反复发作的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大多数UC起病为亚急性,少数呈急性,病程长,多反复发作,尚未发现根治性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10.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UC)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而在我国则显示了更为迅速的上升趋势。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紊乱、遗传易感性、感染、环境及肠黏膜屏障受损等因素~([1])。目前用于治疗UC的常规药物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生物制剂(抗TNF-α抗体)等~([2-5])。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而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耐药性增加或不良反应多等诸多问题。UC长期  相似文献   

11.
<正>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西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免疫失调有关,遗传基因缺陷,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免疫反应的异常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临床特点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病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不愈,属中医"泄泻""久痢""血便""肠风"等范畴。为了进一步探索溃疡性  相似文献   

12.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结直肠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或结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主要为17~40岁~([1])。发病与免疫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13.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上复杂性、难治性疾病之一,以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及全身症状为特点。同时由于其病程长,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常出现反复发作以及迁延不愈等。历代中医文献资料中均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特点来看,与中医学的"泄泻"、"痢疾"、"肠风"、"肠澼"等相似~([1])。而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侧  相似文献   

14.
李薇  赵慧燕  胡凤林  李吉彦 《新中医》2017,49(7):142-144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1])。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结肠镜、胶囊内镜等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有大量证据表明患者基因型、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在UC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腰痛、腹泻、黏液血液、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为多见。笔者将中药直肠滴入结合艾灸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直肠炎症性疾病,病理表现为直肠黏膜及其下层浸润,其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我国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5%~8.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2])。溃疡性直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西医治疗受限,多采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控制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但缓解率仅为55%~73%~([3]),且持续使用不良反应多,停药后复发率高。溃疡性直肠炎在中医学属于"滞下""泄泻""痢疾"等范畴,临床上以脾虚湿热证  相似文献   

17.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不明确,主要损害骶髂关节及形成脊柱附着点慢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引起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属于中医学"大偻""竹节风""腰痛""脊强"等范畴~([1])。有研究显示AS在我国的患病率约占总人口的0. 32%,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男性患者大约是女性的3倍~([2])。目前临床对AS没有  相似文献   

18.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呈现出增长之势~([1])。目前现代医学还没有治疗UC的有效方法,多以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药物控制症状为主。笔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UC缓解期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以评价"调天癸、清热毒"法的中药分期序贯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远期疗效。1临床资料1.1西医诊断标准:(1)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相似文献   

19.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易发生溃疡。其病变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乃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可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连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其主要并发症可有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癌变等~([1])。本病病因  相似文献   

20.
正溃疡性直肠炎,是指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炎症仅局限于直肠部分的一类疾病~([1])。它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亚类,其发病率约占结肠炎的48.6%~([2])。我院发挥中医药特色,采用自制中药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该疾病因病变部位位于直肠,通过保留灌肠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武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符合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诊断标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