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也是惟一能使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方法。但我国绝大多数肝癌病人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转化治疗是将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或者潜在可切除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故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转化治疗的常用方法如下:(1)局部治疗,如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经肝动脉放疗栓塞(TAR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2)系统性治疗,如靶向联合免疫治疗。(3)联合治疗,如介入治疗联合体外放射治疗、TACE联合靶向药物、HAIC联合靶向药物、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根据转化治疗的结局决定转化治疗之后的维持治疗方案,使病人获得最佳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
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来说,手术是惟一的治愈手段。但80%的病人初始是不可切除的,将不可切除肝转移转化为可切除是提高结直肠癌总体存活率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转化手段有全身化疗(包括单纯化疗、化疗联合靶向药物等)、肝动脉灌注(HAI)、射频消融(RFA)、联合门静脉结扎或栓塞的分期肝切除、联合肝脏分隔及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等。了解各种转化治疗的有效率和适应证是选择合适治疗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达中晚期,错失根治性治疗时机,导致较差的预后结局。转化治疗为不可切除肝癌创造可切除机会,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型靶向药物、抗血管药物、免疫药物及多维治疗方案在肝癌治疗中带来更高的客观缓解率、更长的缓解持续时间,转化治疗成为肝癌临床研究的热点。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时...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HC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对HCC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极大地降低了早期HCC的漏诊率及病死率。然而,大部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在确诊时已不能进行根治性治疗,这是HCC掠夺患者生命健康及其病死率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随着局部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多维联合治疗等治疗模式的提出,促进uHCC患者实现了降期转化治疗并提高生存获益。为了打破uHCC的治疗僵局,不少学者基于HCC的疾病进展机制、治疗及相关抗瘤机制等研究,拓展对uHCC的抗瘤机制及创新性诊治模式的探索。因此,笔者回顾当前uHCC的免疫周期、抗瘤机制及相关治疗的新成果,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为一例肝转移的晚期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患者定制治疗方法。方法 对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收治的1例晚期GBC伴肝转移、肝门部及胰头后多发淋巴结转移患者评估病情,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基因检测结果,结合国内外医学文献资料、多学科MDT讨论,确定转化治疗方案,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结果 经3周期GEMOX方案(奥沙利铂100 mg/m2 d1+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21 d/周期)化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特瑞普利单抗240 mg,21 d/周期)后,影像学复查达到部分缓解,存在R0切除可能。进行GBC根治性手术(胆囊切除+肝方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达到R0切除。患者至今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晚期GBC病例,在评估不可切除后,可尝试化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进行转化治疗,然后再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mFOLFOX7)在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4例采用外科手术加辅助化疗,综合治疗组24例采用mFOLFOX7的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作用和毒性反应并比较2组无肿瘤残留(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综合治疗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4例(58.3%)完成了R0切除;常规治疗组中7例(29.2%)完成了R0切除。2组患者R0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FOLFOX7新辅助化疗方案毒性反应较低,能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但未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可切除胰腺癌治疗策略是以全身系统化疗为主,放疗、介入、姑息性手术等局部治疗为辅,达到减轻病人局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体能较好病人推荐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GEM)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化疗,中位生存期可延长至接近1年,约15%局部晚期初始不可切除病人有可能转化为可切除。GEM联合厄洛替尼依然是各指南靶向药物的惟一一线推荐,抗肿瘤基质药物人重组透明质酸酶α(PEGPH20)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用于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不可切除胰腺癌病人,免疫治疗进入二线标准推荐。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达40%~50%,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唯一可能达到近似根治效果的治疗选择。对于判断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经过综合治疗,使肿瘤缩小,进而将初始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称为转化治疗。转化治疗可分为以化疗±靶向为主的系统治疗及局部治疗。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相关研究成果:(1)梳理肝转移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标准;(2)探讨疗效评估、手术时机及肿瘤侧性对转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等临床问题;(3)总结转化治疗方案新进展,包括经典双药方案、三药联合的加强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种局部疗法以及门静脉栓塞/两步肝切除、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综述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现有问题,以期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对于临界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推荐仍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外科手术切除或系统抗肿瘤治疗。当前原发性肝癌的术前转化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具体转化治疗方案尚在探索中。本研究探讨临界可切除肝癌行FOLFOX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肝动脉栓塞术(TAE)局部转化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2年2月采用FOLFOX方案的HAIC联合TAE转化治疗的22例临界可切除(CNLC分期Ⅱ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mRECIST)标准评估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析转化手术切除率和术后标本的病理缓解率以及转化治疗后手术与未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HAIC联合TAE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上腹痛、低热、短期的肝功能损害等,但没有发生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转化治疗后,肿瘤ORR、DCR分别为63.6%、86.3%,但有3例(13.6%)患者出现肿瘤进展。转化治疗结束后14例患者行肝癌手术切除,转化手术切除率为63.6%,手术顺利,均能达到R0切除,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有10例(71.4%)为主要病理缓解(MPR),但无1例能达到完全病理缓解(CPR)。14例手术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平均为14.7个月;手术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未手术患者(22.7个月vs. 13.2个月,P=0.018)。结论 HAIC联合TAE转化治疗对于临界可切除肝癌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安全可行的,能取得较高ORR、DCR和转化手术切除率。虽然大多数术前转化治疗后能达到MPR,但CPR较低,手术切除仍是肝癌转化治疗后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肝癌的首要治疗手段。但我国70%~80%的HCC病人初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近年来,随着HCC系统治疗ORR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初始不可手术病人获得了手术机会,实现了成功的转化治疗,病人近期肿瘤学疗效得以明显改善。该病例通过采取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联合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和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对不可切除的肝癌病人进行转化治疗,进一步综合评估后发现病人剩余肝体积不足,采用蔡氏ALPPS治疗,病人术后第5天顺利出院。2个月后复查,肿瘤无复发转移征象。该病例转化治疗充分利用局部与系统治疗的联合,手术治疗灵活运用团队的改良创新技术,获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目前仍在持续随访中,病人有望继续获得更长的生存获益,以真实世界临床初探为HCC转化治疗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预测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的185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治疗前癌胚抗原(CEA)、病理类型及分期、新辅助化疗方案、放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等。根据肿瘤治疗反应分为pCR组(49例)和non-pCR组(136例),计算pCR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49例(26.5%)病人达到pCR,103例病人病理学疗效分级为0或1,总降期率为55.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P=0.004)和N分期(P=0.032)、治疗前CEA水平(P=0.039)、化疗方案(P=0.003)与pCR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2分期和化疗方案中含有奥沙利铂是pC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分期和以氟尿嘧啶为基础同时联合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根据病人状况和治疗目标设定治疗策略是目前结直肠癌重要治疗原则。对于潜在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更高的肿瘤缓解率将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的概率进一步提高,达到延长总生存期甚至治愈的目的,因此选择客观缓解率高的联合方案更适合;对于不可切除但肿瘤进展迅速同时合并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人,缩小肿瘤、延长肿瘤控制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应作为主要治疗目标,因此具备近期疗效高的联合方案适于该类病人;对于肿瘤进展缓慢的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选择毒性反应相对较小的方案延缓肿瘤增长应作为合理的策略,单药对该类病人也具有一定价值。临床研究证实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进一步提高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客观疗效以及生存期,但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如何根据病人状况及肿瘤特点,通过多学科协作分析,筛选出分子靶向药物敏感的疗效预测因子、探讨分子靶向药物与细胞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探寻其耐药机制,合理应用分子靶向药物,优化最佳治疗方案,并选择恰当的时机、是实现治疗目标、改变病人疾病转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apeOX方案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对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 方法:对51例符合标准的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CapeOX方案新辅助化疗, 每2个周期评估1次疗效, 如可行治愈性切除则考虑手术, 术后继续CapeOX方案化疗, 记录化疗缓解及手术切除情况, 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及生存状态, 原发病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 结果:51例患者术前接受1~8周化疗(中位数4周), 化疗后缓解22例, 缓解率为43.1%(22/51), 15例行治愈性切除(29.4%), 化疗无效者19例(37.2%), 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化疗后缓解或稳定但未接受肝切除的17例, 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5例治愈性手术切除者有5例出现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 随访中位时间21个月, 仅6例复发, 其中4例死亡, 其他均存活。EGFR的表达与病情进展有关。 结论:CapeOX方案术前化疗可使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转为可手术切除, 结合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 可患者的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在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SOX)联合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估手术可行性,达到手术条件者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肿瘤消退分级(TRG)、R_0切除率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转化治疗后ORR、肿瘤总消退率、R_0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多集中在Ⅰ~Ⅱ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SOX方案转化治疗治疗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是有效的,不良反应均可控且安全性不劣于SOX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于潜在可切除的和不可切除的转移性胃癌病例,采取新辅助腹腔+系统化疗(NIPS)、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姑息手术+化疗、以紫杉醇为基础的三药化疗进行转化治疗以及以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进行转化治疗可能使部分病人生存获益。NIPS方案针对中等以上腹水病例可以达到控制腹水、缓解症状、延长生存的目的。CRS+HIPEC适用于腹膜癌指数(PCI)≤6的腹膜转移病例。姑息手术+化疗是否可以使病人生存获益尚存争议,但是理性选择病人将原发灶与转移灶同时切除+静脉化疗可以改善其远期生存。以紫杉醇为基础的三药化疗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进行转化治疗似乎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手术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有效的也是惟一有可能治愈的手段,但是大多数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并不能够行肝转移灶切除手术。近些年,用各种细胞毒药物和(或)靶向药物等使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病灶缩小,转化为可切除,继而行手术切除,从而获得治愈的可能。转化性治疗的目的是获得最佳反应率,而不是获得最大反应率。术前转化性化疗应选择高效化疗方案,并尽量缩短疗程。具体方案选择方面,KRAS野生型病人推荐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FOLFIRI,其中5-氟尿嘧啶持续给药,而KRAS突变型病人考虑贝伐珠单抗联合两药化疗或者三药化疗方案。在行转化性治疗时,一旦转移灶转化为可切除,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转化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1例初治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实施T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行转化治疗,序贯挽救性切除的案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术前常规行血液学、CT及磁共振等检查确诊肝癌不可切除后,接受TACE术,1周后静脉滴注替雷利珠单抗,每4周重复。3次重复后,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坏死、体积缩小,并能够完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瘤完全坏死,肿瘤边缘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围肝脏组织内广泛存在炎症性肉芽肿,提示T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方案具有杀伤肿瘤和激活机体免疫反应的协同作用。患者术后规范随访,目前已无瘤存活10个月。结论 T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可能是转化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有效策略,但需要随机临床试验数据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失败的转移性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北京怀柔医院经穿刺病理确诊为转移性胰腺癌且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失败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mFOLFOX6方案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2周期后,对照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3例,客观缓解率(ORR)为40.0%,疾病控制率(DCR)为88.0%。观察组CR 0例,PR 12例,SD 11例,PD 2例,ORR为48.0%,DCR为92.0%。两组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569;χ2=0.222,P=0.637)。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2个月(95% CI:3.711~4.692个月)和4.6个月(95% CI:3.765~5.43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7.4个月(95% CI:7.050~7.750个月)和7.9个月(95% CI:7.679~8.121个月),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517;χ2=2.978,P=0.084)。观察组的化疗耐受性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中性粒细胞减少(16.0%)、贫血(12.0%)、感觉神经毒性(40.0%)、乏力(20.0%)、肝功能损伤(12.0%)、恶心(8.0%)和腹泻(12.0%),其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失败的转移性胰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与mFOLFOX6方案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9.
根治性切除是肝癌病人得以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我国肝癌诊断时大部分为中晚期,可行根治性切除者<30%。众多学者尝试利用多种方式对初始不可切除肝癌进行转化治疗,力争缩小肿瘤或使肝癌降期,以创造更多手术切除机会。近年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在不可切除肝癌病人中呈现出明显优于传统方案的有效率及安全性,大大提高了中晚期肝癌病人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以其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在肝癌病人转化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大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已不满足手术指征,且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高,导致肝癌的治疗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基于FOLFOX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FOLFOX HAIC)的研究显示,FOLFOX HAIC在不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方面较索拉非尼和TACE有更高的转化率;此外,FOLFOX HAIC联合靶向和(或)免疫等治疗时可能进一步提高其转化率,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手术机会。对于就诊时即有手术机会的患者,研究显示应用FOLFOX HAIC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者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增加部分手术患者的生存获益。为梳理FOLFOX HAIC在肝癌转化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对肝癌围手术期FOLFOX HAIC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