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模型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组(n=40),模型组大鼠以附子汤灌胃结合颈肩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建立肝阳上亢偏头痛模型,其中30只大鼠成模,将成模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非穴组,每组10只。太冲组针刺双侧太冲穴,非穴组针刺双侧肋下非穴,留针30 min。观察大鼠行为学(耳红持续时间、挠头及爬笼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太冲组及非穴组均在注射硝酸甘油后4 min左右耳红,持续3 h左右消失;与模型组、非穴组比较,太冲组大鼠耳红持续时间较短(均P<0.05)。针刺前,除空白对照组外,大鼠的挠头、爬笼次数增加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1 h、2 h,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太冲组大鼠挠头、爬笼次数均减少(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GRP、TNF-α含量增高(P<0.05),5-HT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太冲组大鼠血清中CGRP、TNF-α含量减少(均P<0.05),5-HT含量增多(均P<0.05)。结论:针刺双侧太冲穴可缓解偏头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CGRP、TNF-α含量,提高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天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c-fos、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根据体表换算预防性给予正天丸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NTG致大鼠偏头痛模型,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观察各组大鼠耳红时间、持续挠头时间和爬笼次数,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c-fos、ERK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耳红持续时间、持续挠头时间和爬笼次数均明显减少。c-fos和ERK在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大鼠的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有较高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ER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ERK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正天丸可通过抑制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c-fos、ERK的表达发挥降低偏头痛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天宁饮对硝酸甘油所致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及三叉神经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动物实验角度证实天宁饮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天宁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后30 min分别给予蒸馏水及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耳红开始、结束时间及不同时间挠头、爬笼次数;同时观察模型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出现耳红现象,挠头、爬笼次数显著性增加(P0.01),三叉神经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亦显著性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天宁饮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缩短模型大鼠耳红时间,抑制模型大鼠挠头、爬笼次数(P0.05),显著性抑制模型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P0.01)。结论:天宁饮可有效治疗硝酸甘油型所致大鼠偏头痛,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模型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学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合格SD大鼠40只,按体重均衡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风池穴电针组、非穴电针组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予正常抓取,不作处理;模型组:参照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模型复制方法造模,建模后不予处理;风池穴电针组(造模后大鼠)与非穴电针组(造模后大鼠)均予以电针治疗:2 Hz和100 Hz交替,疏密波,刺激时间为10 min,后用TS激光探头测试大鼠头部脑血流量(PU值)。结果针刺后,风池穴电针组与非穴电针组均能降低大鼠耳红持续时间、前肢挠头持续时间及大鼠各时间段挠头次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风池穴组优于非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后,风池穴组及非穴组偏头痛大鼠的脑血流量均升高,且风池穴组明显优于非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风池穴及非穴均能降低大鼠耳红持续时间、前肢挠头持续时间及大鼠各时间段挠头次数,且风池穴组优于非穴组;针刺后均能有效改善偏头痛大鼠的脑血流量,风池穴组优于非穴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川芎提取物对硝酸甘油所致偏头痛大鼠行为学症状及血浆、脑组织中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初步筛选川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部位。方法:将川芎乙醇总提取物,采用系统溶剂法依次以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各提取部位后,分别灌胃给予实验大鼠。采用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给药后大鼠耳红、挠头和爬笼次数等行为学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的5-HT、DA、NE含量。结果:川芎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偏头痛大鼠耳红消失时间和挠头、爬笼次数;并能不同程度升高偏头痛大鼠血及脑内5-HT、DA、NE含量(P<0.05、0.01),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川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天丸对偏头痛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0.9%NaCl溶液)、模型组(0.9%NaCl溶液)、正天丸组(1.62 g/kg)、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组(2 mg/kg TPPB)、正天丸+TPPB组(1.62 g/kg正天丸+2 mg/kg TPPB),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法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后观察大鼠耳红出现、消失的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内爬笼、抓头次数;HE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ɑ、IL-6、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1)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KC、P2X3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0~45 min、45~75 min、75~120 min内挠头及爬笼次数增加,血清TNF-α、IL-6、CINC-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水平升高,5-HT水平降低,PKC、P2X3蛋白表达升高(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正天丸组挠头及爬笼次数均显著减少,耳红出现时间显著延长,耳红消失时间显著缩短,TNF-α、IL-6、CINC-1水平降低,CGRP水平降低,5-HT水平升高,PKC、P2X3蛋白表达降低(P0.05);TPPB组挠头及爬笼次数增加,耳红出现时间显著缩短,耳红消失时间显著延长,血清TNF-α、IL-6、CINC-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水平升高,5-HT水平降低,PKC、P2X3蛋白表达升高(P0.05);正天丸+TPPB组挠头及爬笼次数、耳红消失时间、血清TNF-α、IL-6、CINC-1水平、脑组织CGRP水平、PKC、P2X3蛋白低于TPPB组,5-HT水平、耳红出现时间高于TPPB组(P0.05)。结论正天丸可缓解偏头痛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缓解头痛,其可能是通过抑制PKC/P2X3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117-122
目的:考察头痛安的镇痛作用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或者肾上腺素结合冰水浸泡分别诱发偏头痛大鼠模型和血瘀大鼠模型,并予头痛安滴鼻干预,从行为学药效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两个方面观察头痛安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对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有明显的耳红、挠头、爬笼等偏头痛的行为学症状,同时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及其还原粘度、血浆、血清和纤维蛋白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电阻值均增高;对比模型组,阿司匹林0.3 g/kg组和头痛安0.84 g/kg、1.68 g/kg剂量组大鼠耳红和挠头的消失时间缩短,在30 min~180 min内各个时间段的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减少,显著逆转了上述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尤以1.68 g/kg头痛安效应最显著。结论: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能有效诱发出偏头痛行为学症状,头痛安能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粘滞度相关指标、减小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电阻值,有效改善血瘀大鼠血液高粘滞性和高聚集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头痛安防治偏头痛作用与"活血化瘀"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头痛安(由川芎、白芷、乳香、天麻、冰片等组成)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NT)诱发偏头痛大鼠模型,并予头痛安滴鼻干预,从行为学药效指标和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等生化因子两个方面观察头痛安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对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NT剂量为10 mg·kg~(-1))大鼠有明显的耳红、挠头、爬笼等偏头痛的行为学症状,同时脑组织中的β-EP降低,血浆中的CGRP、ET含量升高;对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正天丸组)和头痛安各剂量组大鼠耳红和挠头的消失时间缩短,在30~180 min内各个时间段的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减少,β-EP升高,而CGRP、ET含量降低;其中头痛安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变明显,尤以高剂量头痛安效应最显著,类似于甚至优于正天丸。结论大鼠皮下注射GNT能有效诱发出偏头痛行为学症状,这种血管性偏头痛的发生可能与大鼠体内β-EP、CGRP、ET等的作用有关,高剂量头痛安可能通过调节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抑制血管扩张和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头痛安(由川芎、白芷、乳香、天麻、冰片等组成)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NT)诱发偏头痛大鼠模型,并予头痛安滴鼻干预,从行为学药效指标和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等生化因子两个方面观察头痛安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对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NT剂量为10 mg·kg~(-1))大鼠有明显的耳红、挠头、爬笼等偏头痛的行为学症状,同时脑组织中的β-EP降低,血浆中的CGRP、ET含量升高;对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正天丸组)和头痛安各剂量组大鼠耳红和挠头的消失时间缩短,在30~180 min内各个时间段的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减少,β-EP升高,而CGRP、ET含量降低;其中头痛安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变明显,尤以高剂量头痛安效应最显著,类似于甚至优于正天丸。结论大鼠皮下注射GNT能有效诱发出偏头痛行为学症状,这种血管性偏头痛的发生可能与大鼠体内β-EP、CGRP、ET等的作用有关,高剂量头痛安可能通过调节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抑制血管扩张和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成功的大鼠硝酸甘油偏头痛模型。方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5mg/kg、10mg/kg、20mg/kg,采用时间分段计数法持续观察给药后大鼠行为症状变化。结果:10mg/kg组出现耳红、爬笼、挠头症状最明显(P〈0.05),5mg/kg组症状不明显(P〉0.05),20mg/kg组则出现中毒反应。结论: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是成功的大鼠偏头痛模型。  相似文献   

11.
蒡芎疏风颗粒对实验性偏头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蒡芎疏风颗粒(Bxsfkl)对实验性偏头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模型、实验药物3个剂量和中、西药对照组,以Bxsfkl低、中、高(9.75,19.5,39 g.kg-1.d-1)ig给药干预5 d,检测各组小鼠的物理和化学痛阈值。利用硝酸甘油制造偏头痛模型,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行为变化和血浆5-羟色胺(5-HT)测值,考察Bxsfkl对实验性偏头痛的效应。结果:在小鼠甩尾实验中,Bxsfkl高剂量组提高小鼠痛阈值,在30,60,90,120 min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中,Bxsfkl中、高剂量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硝酸甘油所致偏头痛模型实验中,Bxsfkl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耳红消失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大鼠挠头次数在30~180 min与模型组比较,均能缓解挠头次数,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大鼠爬笼次数在30~180 min与模型组比较,其中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血浆5-HT含量模型组为(43.99±5.49)ng.g-1较正常对照组(82.62±11.18)ng.g-1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浆5-HT含量增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xsfkl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显著缓解模型大鼠因头痛所致耳红、挠头、爬笼等现象,具有增加血浆中5-HT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不同萃取部位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采用时间分段计数法持续观察造模后大鼠耳红、挠头等行为学变化情况,酶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肾上腺素(E)含量。结果:天麻钩藤饮及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能有效改善模型大鼠耳红、挠头等症状,调节模型大鼠血清异常的5-HT和E的含量,能有效对抗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结论:天麻钩藤饮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可能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3.
川白芷总香豆素治疗偏头痛的部分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白芷总香豆素的镇痛作用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考察川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在小鼠上进行;偏头痛药效实验选用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进行.结果:①川白芷总香豆素高剂量组(2.62g/kg)、中剂量组(1.31g/kg)、低剂量组(0.65g/kg)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以醋酸扭体法镇痛作用表现明显(P<0.05;P<0.01);②对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实验显示,川白芷总香豆素高剂量组(2.62g/kg)、中剂量组(1.31g/kg)的模型动物耳红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挠头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爬笼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川白芷总香豆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对硝酸甘油所致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提示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清中β-内啡肽(EP)、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分组方法及给药方式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将成年健康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8.29±7.60)g,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模型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等效剂量,7.46 g/(kg·d)],以上每组12只。预防组及模型组连续给药6 d后造模用药。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方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其耳红、甩头或挠头、爬笼出现时间、次数及持续时间等行为学指标后,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EP、CGRP、NO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β-EP含量较正常组下降(P0.001);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大鼠血清中β-E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CGRP和NO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01),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能抑制上述改变(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调节机体CGRP、NO、E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海马CA1区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和非穴组,每组各12只,同时选取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太冲组取穴太冲,非穴组针刺非穴部位,正常组与模型组不给予针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实验后海马GLUT1,采用imageJ法测定累积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海马CA1区域GLUT1积分光密度值小于正常组及太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CA1区GLUT1积分光密度值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组海马CA1区GLUT1积分光密度值大于非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SHR大鼠太冲穴可能通过调整GLUT1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7):969-971
目的:研究舒通片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作用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采用时间分段计数法持续观察造模后大鼠耳红、挠头等行为学变化情况,酶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和组织胺(Histamine)含量;镇痛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结果:舒通片2.4g/kg和1.2g/kg组大鼠耳红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1或P0.05);舒通片各剂量组在30~120 min不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挠头次数(P0.05),对外周血5-HT含量、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无明显影响(P0.05),舒通片3.6g/kg、1.8g/kg可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表明舒通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舒通片能使大鼠耳红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慧青  夏伯侯  赵珺彦 《新中医》2016,48(9):222-224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大孔树脂不同分离部位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西比灵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天麻钩藤饮(TMGTY)组、天麻钩藤饮30%part组(以下简称30%part组)、天麻钩藤饮60%part组(以下简称60%part组)、天麻钩藤饮90%part组(以下简称90%part组)共7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采用时间分段计数法持续观察造模后大鼠耳红出现和消失时间、挠头等行为学的变化情况;采用酶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肾上腺素(E)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出现耳红症状,其余各组均出现耳红症状(P0.01)。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耳红出现时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MGTY组、60%part组的耳红消失时间均缩短(P0.05);30%part组、90%part组大鼠耳红消失时间虽有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在皮下注射10 mg/kg硝酸甘油注射液后30~150 min的挠头次数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60%part组在0~150 min内不同时间段的挠头次数均减少(P0.05,P0.01);TMGTY组仅在30~60 min时间段挠头次数减少(P0.05);30%part组和90%part组仅在120~150 min时间段时间段挠头次数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的血清5-HT含量降低(P0.01),血清E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MGTY组、60%part组和90%part组的血清5-HT水平均升高(P0.01),30%part组的血清5-HT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GTY组、30%part组、60%part组和90%part组的血清E水平均下降(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60%乙醇洗脱部位能有效改善模型大鼠耳红、挠头等症状,调节模型大鼠的血清5-HT、E含量。  相似文献   

18.
天麻素预防大鼠偏头痛发作的功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偏头痛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对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天麻素预防给药5d,于第5天给药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模型,并观察其耳红、挠头次数等行为学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结果天麻素对偏头痛大鼠耳红、挠头等行为具有干预作用,能明显升高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结论天麻素能预防偏头痛发作,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机制得以恢复,进而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疏风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脑干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研究活血疏风颗粒对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比灵组和活血疏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7天后,除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SP、CGRP含量;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干5-H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耳红及挠头出现时间均缩短,挠头次数增加,血浆SP、CGRP含量明显增加(P0.05),脑干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比灵、活血疏风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耳红及挠头出现时间延长、挠头次数减少(P0.05),血浆SP、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干5-HT含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活血疏风颗粒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可能是通过减少SP、CGRP释放,增加5-HT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杨建  王敏  高莹  王舒 《天津中医药》2020,37(3):313-317
[目的]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害与RhoA、ROCK-1的相关性,探讨针刺干预SHR脑保护的Rho通路机制。[方法]将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太冲穴组,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太冲穴组针刺干预4周,其余两组在干预期内给予相同程度、相同时长的抓取。观测各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RhoA、ROCK-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干预周期内,正常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处于正常血压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较高,且有随着周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太冲穴组可有效降低收缩压,有降低舒张压、平均压的趋势。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程度加重,RhoA、ROCK-1表达升高;太冲穴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消失,RhoA、ROCK-1表达下降。[结论]针刺太冲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改善脑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