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症,以憋喘、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又称之为憋喘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解除气道梗阻、改善通气,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我们用盐酸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症,以憋喘、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又称之为憋喘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解除气道梗阻、改善通气,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我们用盐酸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2岁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的小婴儿。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由呼吸道合孢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引起,少数为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目前有观点认为,毛细支气管炎实际上是哮喘在婴幼儿中的一种特殊或早期表现,并且一部分毛细支气管炎可能发展为儿童哮喘。而维生素D缺乏好发于3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是危害我国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作者通过检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非配对、无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组婴幼儿血清25-(OH)D及TIgE含量水平,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与婴幼儿过敏体质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莉敏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134-4134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是影响婴幼儿健康常见的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我科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作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佐治27例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我院2010-01-2011-02应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同时进行了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华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454-345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喘憋、缺氧为其主要特点,严重者易引起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我院2006-12—2008—02收治了68例病情较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肺部喘鸣音为主要临床特点,好发于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小婴儿,好发于秋冬季节.我科2000年~2003年对住院患儿采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疗效,并与地塞米松组作疗效对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穿琥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bronehiolitis)是一种病毒性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A、B型或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我们于2004年12月-2005年4月冬春季节毛细支气管炎高发期采用穿琥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疾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临床以喘憋、呼吸困难、紫绀为特征,发病急,病情重,如治疗不及时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小儿生命。近1年来我们采用川芎嗪辅佐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细支气管炎多数由病毒引起,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喘憋。由于通气功能障碍或机体对病毒毒素产生过敏反应.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部微循环障碍而出现脑病症状。我科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并发中毒性脑病者20例,占18.2%,现将观察和  相似文献   

12.
刘海英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40-1141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某些腺病毒、支原体亦可引起,以咳嗽、气喘、喘憋为主要临床特点.病毒感染无特效药治疗,主要给予对症处理,临床常用激素、沙丁胺醇抗炎平喘,但效果不甚理想.作者采用硫酸镁佐治,并与不用硫酸镁治疗组相比较,旨在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由不同的病毒所致,以合胞病毒最常见,约占55%。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与鼻病毒均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我院采用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孟鲁司特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以喘憋、三凹征和喘呜为主要临床特点,部分患儿可发展为哮喘,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孟鲁司特钠通过拮抗白三烯受体,在治疗和预防哮喘方面有明确的疗效。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孟鲁司特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1],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部分患儿可发展为哮喘[2],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孟鲁司特钠通过拮抗白三烯受体,在治疗和预防哮喘方面有明确的疗效.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2~6月婴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冬春季。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喘憋为其突出表现,体征以喘鸣为主,严重者可以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我院应用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多种致病原感染所致,以喘憋、三凹症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均可引起本病[1],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支气管,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烦躁不安等症状,临床上主要治疗措施为抗病毒、解除支气管痉挛,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多为病毒,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多年来对本病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多作用有限,本院应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婴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大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1/3以上的患儿可能发展为哮喘,且近年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为了进一步探明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转化率,探索毛细支气管炎后良好的干预方案,作者设计了手控定量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的干预方法,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严重肺部感染疾病,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情易发展,常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健康危害较大。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狭窄,有效解除气道阻塞是治疗的关键。传统的静脉滴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不佳,且全身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