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倾向,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氟尿嘧啶(5-Fu)联合更生霉素(KSM)治疗侵蚀性葡萄胎72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8~1992年门诊及住院因停经伴阴道流血,拟诊妊娠、过期流产、子宫肌瘤、葡萄胎的29例患者,先经我科经腹部B超检查,后经刮宫及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73%。还分析了单纯性葡萄胎,部分葡萄胎,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的声象图表现。  相似文献   

3.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成志  张金玉 《河北医药》2000,22(10):752-753
目的 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2年1月~199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GTD,其中葡萄胎24例,侵蚀性葡萄胎(侵葡)23例,绒毛膜癌(绒癌)3例。50例中经病理诊断者33例,其中葡萄胎24例,侵葡7例,绒癌2例。结果 葡萄胎一旦确诊,及时行吸宫术;1周后常规行清宫术。6例高危口才行预防性化疗。葡萄胎组随防2月~14年,治愈19例。有4例分别  相似文献   

4.
葡萄胎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形似葡萄,故称为葡萄胎(HM)。有完全性葡萄胎(CHM)、部分性葡萄胎(PHM)之分,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由于葡萄胎恶变的可能性大,一旦恶变为绒癌,病死率在20%以上。因此做好葡萄胎的术后管理,对于防止和早期发现恶性滋养细胞病极为重要。本院妇科对42位葡萄胎患者进行了术后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李新梅 《河北医药》2011,33(15):2395-2396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甚或穿透宫壁至阔韧带或腹腔,少数通过血运远处转移,因具有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多数发生在良性葡萄胎排出后6个月内,但个别也有在葡萄胎未排出前即恶变,侵蚀性葡萄胎的绒毛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或两者皆有,  相似文献   

6.
侵蚀性葡萄胎89例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朱静文任景芳阳城县人民医院张玉兰为了解侵蚀性葡萄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正确的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我们对1981年1月至1994年12月收治的89例侵蚀性葡萄胎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7.
侵蚀性葡萄胎发展为绒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 患者28岁,住院号641201,因“侵蚀性葡萄胎术后4年,发现绒癌腹壁转移1周”于2003年5月13日入院。患者1999年8月28日因“停经68天,少量阴道流血8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葡萄胎,并于B超下行吸宫术,吸出物送病检证实为葡萄胎。术后未随访,患者阴道流血时有时无,偶伴下腹胀痛,10月12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血4天,  相似文献   

8.
李小妹 《淮海医药》1999,17(4):58-59
恶性葡萄胎又称侵蚀性葡萄胎。其特点为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深肌层或发生转移,可继发为绒癌。目前,化学疗法是治疗恶性葡萄胎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化疗反应大,多为静脉给药.因此关键在护理。  相似文献   

9.
部分性葡萄胎误诊10例分析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030001)王莉,张爱华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艳丽太原市商业职工医院牛丽萍,张晓红近年来国外遗传学研究表明,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是两种独立的疾病〔1、2〕。部分性葡萄胎病理形态较复杂,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5年7月至1979年12月四年半期间共收治葡萄胎121例。现就葡萄胎排出后比较系统追随尿内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的75例良性葡萄胎(以下简称良葡)进行总结分析。诊断良葡的依据是病人在住院期间无恶性葡萄胎征象(如滋养细胞入侵子宫深肌层或出现转移灶),尿内HCG于葡萄胎排出后8周内转阴,除  相似文献   

11.
葡萄胎78例分析孙玉珍,吴舒,黄普艳(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市450003)葡萄胎是胚胎绒毛异常增生所导致的滋养细胞疾病,约10%~20%的患者有可能发展为恶性葡萄胎,为了解葡萄胎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探讨出正确的处理措施,减少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葡萄胎清宫前、后服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1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确诊的葡萄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每日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75mg(上午50mg,下午25mg),连服2d,共150mg,于第3d上午行清宫术,清宫后继续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日50mg,连服3d,有高危因素者延长服药至6d。对照组:36例,只行清宫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充分软化及宫口扩张程度、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清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二次清宫率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清宫术后均随访2年,两组恶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葡萄胎清宫前、后服用米非司酮,可有效地软化、扩张宫颈,明显减少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清宫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二次清宫率及葡萄胎恶变率明显降低,是葡萄胎一种理想的药物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葡萄胎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发展特点,探讨正确的处理措施,降低恶变率,现将我院近10年内收治的葡萄胎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8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葡萄胎患者56例,其中完全性葡萄胎54例,部分性葡萄胎2例。发病年龄最小20岁,最大为51岁,20  相似文献   

14.
葡萄胎系绒毛膜的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所致的滋养细胞肿瘤,为妇产科较常见疾病,病因尚不明了,但可按其细胞增生程度,有无绒毛,侵蚀能力及生物学特性分为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现将我院收治41例葡萄胎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81~1989年共收治葡萄胎41例,占产妇妊娠总数0.6094%。年  相似文献   

15.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介入治疗(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一类,它是葡萄胎组织侵蚀子宫肌层或其他组织,侵入程度自数毫米至可深达浆膜面。可转移至其他器官,具有一定的恶性,发生恶变,有致命可能^[1]。我院采用介入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取得较好效果,使D—HCG明显下降,影像学浸润肿瘤组织缩小,缩短化疗疗程,全身反应小,降低复发率,随访2年无复发,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葡萄胎是继发于妊娠的良性滋养细胞疾病,良性葡萄胎具有比正常绒毛明显的侵蚀力,可能发生侵蚀性生长和子宫外转移。现对我院收治的65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魏向群  张晋 《云南医药》1999,20(2):110-110
探讨32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病灶大小、子宫血流情况与化疗疗程之间的关系。临床资料1995年6月~1998年8月我科收治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32例,平均年龄285岁,距先行妊娠平均时间567天,临床分期符合宋鸿钊标准,Ⅰ期21例,Ⅱ期8例,Ⅲ期3例。方...  相似文献   

18.
配合~(60)Co放疗治疗恶性葡萄胎膀胱转移1例漳州市医院刘莲根,王白丽患者女,23岁。因停经两个月、反复阴道出血,于1991年3月行刮宫术,病理报告为葡萄胎。刮宫术后6个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大量血尿,于1991年9月13日入院。检查:T37℃,...  相似文献   

19.
148例稽留流产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稽留流产与葡萄胎及部分性葡萄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稽留流产收住院的148例患者住院资料,并将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结果作归类分析。结果148例患者有14例为葡萄胎,占9.5%;19例为部分性葡萄胎,占12.8%;36例为绒毛水泡状退行性变,占24.3%;79例为绒毛蜕膜组织,部分退行性变,占53.4%,其中24例可见炎性坏死组织。结论部分性葡萄胎或葡萄胎临床极易误诊为稽留流产。故所有临床诊断为稽留流产的患者均应将宫腔物刮出物送病理检查,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滋养叶疾病是由滋养叶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导致的常见产科疾病。根据其增生的程度、宫腔内容物有无绒毛和子宫壁有无被侵及等病理改变的不同,分为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三大类。根据绒毛增生变性的范围不同,葡萄胎又分为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和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等三种。滋养叶疾病的原发病变组织是滋养叶上皮细胞,其共同的临床特征是1、患者多为20--40岁育龄期妇女,多继发于妊娠或流产,有停经史(罕见的未婚少女原发性绒癌无停经史)。2、体检发现子宫异常增大,与停经月份不符。3、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4、血、尿绒毛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