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熊季霞 《上海医药》2001,22(9):392-394
目前 ,我国医药产业组织在产业集中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和竞争秩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已严重影响了医药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 ,制约着我国医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医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竞争能力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是当务之急 ,这已成为医药界的共识。在进行医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之前 ,我们必须首先明确 :衡量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一般说来 ,衡量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可以归纳为 4条 :一是看是否按经济规模的要求组织生产 ;二是看是否按专业化协作的要求组织生产 ;三是看是否具…  相似文献   

2.
熊季霞  申俊龙 《中国药房》2012,(41):3841-3844
目的:了解江苏省医药产业组织现状,提出促进江苏省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社会调研,以及运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对江苏省医药产业组织现状及现有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江苏省医药产业组织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有待提高,市场绩效较好,持续增长特性明显。江苏省已出台的多项产业政策的影响效果良好。建议还应整体规划,加强组织管理和政策扶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发展产业集群;鼓励技术创新,加强新药研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孙志平  申俊龙 《中国药业》2007,16(14):19-20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提出 优化我国医药市场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国君  邱家学 《中国药房》2003,14(5):260-262
目的 :初步探讨我国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方法 :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进入壁垒理论为指导 ,运用产业超额利润率法、企业数目法、企业规模比重法 ,对我国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进行排序、分析。结果 :我国医药产业中化学药品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的进入壁垒最高。结论 :我国的医药产业正处于变革时期 ,应该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的医药产业进行正确的规制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孙志平  申俊龙 《海峡药学》2007,19(8):138-140
我国医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医药产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关键时期,但同时,过度进入、过度竞争以及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本文试图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初步探讨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现状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明显特征。我国通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医药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目前,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集医药科研、生产、流通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已具有发展成为高技术支柱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但重庆医药产业也面临着技术和产品老化、企业“小而散”、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企业运行机制不灵活、经济效益较低等突出问题,亟待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庆市医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企业规模小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重庆市仅有96…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打造陕西医药产业升级版提供建议与对策。方法分析全球及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与企业家和有关专家进行座谈,梳理和重新认识陕西医药产业。结果与讨论对打造陕西医药产业升级版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医药产业集群;实施大物流战略;加快特色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优化创新战略;加快培育产业人才;加大产业支持力度;为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医药产业政策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系统比较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的医药产业政策,分析国内外医药产业政策的异同,建议我国政府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产业布局四个方面着手,制订一部综合的"医药产业政策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内容、关联方式,建议利用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实施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韵  邱家学 《上海医药》2014,(11):45-48,60
目的:通过分析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优劣势,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建议。方法:通过传统偏离份额法和动态偏离份额法分析江苏省医药工业产值数据,探究2005年-2011年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动态变化。结果:在2005年-2011年间,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而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的增长更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优势地位;各子行业均处于结构优势状态,竞争力情况差异明显。结论:应根据各子产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地制订发展规划,有效地促进各子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江苏省医药制造业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反思药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风险社会的角度分析药品安全问题,深入探讨了引发药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示应正确看待药品安全问题,通过加强风险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风险和危机意识,增强预防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合理的风险承担机制,合理、科学地调整医药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建立公开、透明的药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媒体宣传,普及药品安全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于药品安全的知情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徐卫权  李艳 《中国药事》2020,34(10):1209-1213
目的:探讨201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调整后对医院用药管理的影响及加强医保用药管理的途径和办法。方法:比较2019年版与2017 年版《药品目录》的差异,分析2019年版《药品目录》的特点及变化,对如何加强《药品目录》调整后医院的用药管理提出建议。结果:2019年版《药品目录》常规准入部分共2643个品种,在2017年版《药品目录》基础上调出150个品种,调入148个品种,谈判成功并纳入目录97个品种。调整后药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支付范围的限定更加精准,利于医院药品结构的优化、规范用药管理和减轻医保患者负担。结论:医院药学、医保、医政等部门要形成联动,强化医保用药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快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建设,确保《药品目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戴春光  林腾 《中国药事》2018,32(6):810-814
目的:分析六安市中医院2014-2016年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存在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14-2016年我院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结果:2014-2016年我院中药制剂使用数量大,销售金额占一定比例,排名前五名的制剂分别为十味疏风通窍颗粒、归芍明目颗粒、十味利湿颗粒、芪归通络颗粒、扶正排毒颗粒,但是中药制剂在医院总药品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中药制剂使用量亟待提高。结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为加强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传统中药制剂的支持力度;核定制剂价格,提升中药制剂的院内地位;利用新技术研发新制剂,提高中药制剂研究水平;制剂纳入医保范围,提高中药制剂的使用率;转变思路,合理使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4.
王广平  石晟怡 《中国药事》2018,32(5):575-584
目的:探索基于出口结构调整的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升级路径。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中国医药进出口结构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度,采用Panel Data (面板数据)模型,从出口结构的产品和区域两个维度,分析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结论与结果:当前,中国医药出口产品结构、出口方式结构、出口区域结构发展不均衡;医药出口产品结构仍以传统粗放型方式为主;出口区域内部结构表现为以东部沿海地区和医药老工业基地为主。出口结构调整路径包括出口方式和区域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带动技术改造、药品质量提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等。  相似文献   

15.
戴春光  林腾 《中国药事》2022,36(11):1308-1314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必要性、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工作实际出发,分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重要性,归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未纳入医保的原因,并根据国家政策及行业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十分重要,但目前缺乏明确的医保支付定价和调价机制,导致医保支付体系不健全。建议要鼓励广大医疗机构积极研发申报中药制剂,合理控制成本并进行价格论证,多部门发力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目录。结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要运用媒体和公众平台,加强宣传培训,加强部门联动监管,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开展大数据监管。  相似文献   

16.
周碧  蒲晓红 《中国药房》2006,17(14):1044-1046
目的为我国制订医疗卫生资源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1990年~2003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结果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结论建议政府在制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规划时,应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加对预防的投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继续完善区域规划和加强大医院和中、小医院之间的人员交流,增加对全科医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郝擎  张欣涛  李晓  石现  朱炯  朱宁 《中国药事》2019,33(7):790-795
目的:从国家医疗器械抽检结果出发,总结抽检品种质量状况特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方法:通过对监督抽检发现的医疗器械质量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意见建议。结果:有源医疗器械不合格检出率较高,无源医疗器械的原料选购和工艺存在一定问题,医疗器械领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存在隐忧及一些问题企业。结论:应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并强化质量体系建设、严格处理问题产品和企业、提高审核查验针对性和力度、加大审评指导、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宣贯等角度入手,加强医疗器械监管。  相似文献   

18.
杨振 《中国药事》2014,(3):237-239
目的为我国无源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无源医疗器械标准制订修订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较大提高空间。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研究,加大无源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陕西省2011-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自付住院费用地区差异的月度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提供实证支持。方法:抽取陕西省榆林市和商洛市新农合系统内2011-2014年的住院补偿人次、住院总费用、住院补偿费用,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建模分析。结果: 2011年以来,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自付费用比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且次均自付费用的地区差异更大。结论:新医改以来,新农合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在改善不同地区居民医疗费用公平性方面的效果欠佳。建议新农合医保补偿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的监督以及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严格控制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