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CT引导下,注射臭氧并联合应用中药与针灸治疗腰闻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60例,采用经皮穿刺CT引导下,注射臭氧并用中药、针灸治疗;对照组150例,采用单纯臭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25%。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00%和78.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CT引导下注射臭氧并联合应用中药、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较单纯臭氧治疗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方法: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采用细针经皮穿刺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和胶原酶。结果:治疗后1个月随访,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87.5%,臭氧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80%。治疗后6个月随访,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92.5%,臭氧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77.5%。结论: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加显著,且远期疗效更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臭氧(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等用盘内注射夏厦椎体后路突出物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治疗后80例患者经随访1个月至3个月,显效31例,有效4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2.5%。结论:CT引导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10~15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总有效率91.8%(135例),优良率81%,本组穿刺成功率100%,未出现1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深受医患的欢迎和接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CT引导下对1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椎旁及突出物内注射臭氧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显效98例,有效31例,一般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3.2%,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50μg/mL臭氧10~15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臭氧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总有效率91.8%(135例),优良率81.0%,本组穿刺成功率100.0%,未出现1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深受医患的欢迎和接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臭氧加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臭氧加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Ⅰ组(76例)经皮穿刺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臭氧加胶原酶,Ⅱ组(74例)在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术后7、30 d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三级: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 治疗后7 d Ⅰ、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65/76)、67.6%(50/74),30 d的有效率分别为93.4%(71/76)、91.9%(68/74).两组治疗后7 d时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0 d时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注射臭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胶原酶,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9):881-882
目的研究螺旋CT下注射臭氧与胶原酶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在螺旋CT下注射臭氧与胶原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臭氧注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62%)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6.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给予螺旋CT下注射臭氧与胶原酶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腰椎间盘疼痛,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臭氧治疗,采用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臭氧5~20ml,浓度为60μg/ml,椎间孔附近注射臭氧5ml,浓度为40M/ml。结果注射臭氧后即行CT扫描显示:臭氧在盘内分布呈裂隙状、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后随访3~12月,依据MaCNab标准,显效174例,占54%,有效102例,占32%,无效42例,占14%,总有效率为86%,术后无并发症。结论CT定位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经皮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联合靶点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并向椎间孔向突出椎间盘周围注射得保松、甲钴胺等药物。结果: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个月后MRI显示突出的椎间盘明显回缩。临床疗效评定:优46例,良20例,优良率97.1%。结论: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联合靶点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穿刺臭氧溶核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对本组240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能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术中配合积极,CT定位准确,手术时间平均为30min,X线曝光一个椎间隙(从第一次CT初步定位到注射臭氧后观察)共3次。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5%,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臭氧溶核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常规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给予医用臭氧介入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理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优21例,良11例,中5例,差2例,总有效率82.05%;对照组优16例,良9例,中7例,差6例,总有效率64.1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1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为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87例;Ⅱ组为臭氧盘内注射,65例;Ⅲ组为胶原酶盘内注射,39例,治疗后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间隙、突出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并发症,I、Ⅱ、Ⅲ组分别为5.7%、6.1%、71.1%。Ⅲ组分别与I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疼痛加重率分别为2.3%、3.1%、61.5%,Ⅲ组注射后疼痛加重发生率分别与I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于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I、Ⅱ、Ⅲ组有效率分别为96.6%、90.7%、89.7%。优良率分别为85.1%、73.8%、74.4%。Ⅱ、Ⅲ组治疗后有效率及优良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与I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优良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及单纯胶原酶盘内注射,并发症少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及单纯胶原酶盘内注射,是一种较好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冰  管延明  杨成  芦克洲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66-1367,137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靶向射频结合臭氧注射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采用CT引导下靶向射频结合臭氧注射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靶向射频结合臭氧注射技术治疗后,经过半年至1年的随访,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 CT引导下靶向射频结合臭氧注射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向32例患者腰椎间盘内注射臭氧。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治疗后0.5~1年随访,优10例、良19例、差3例。讨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70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氧气一臭氧混合气体20~30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氧气一臭氧混合气体10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5例(40.3%),良33例(53.2%),差4例(6.5%),优良率93.5%,未出现1例骨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少、效果佳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用针式靶点射频叠加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3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90.2%。结论:针式靶点射频叠加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囊前间隙及盘内双入路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X线或CT引导下,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及盘内双入路胶原酶注射治疗方式。结果经2~8个月的随访观察,优良13例,可2例,差1例,总有效率为93.8%。结论采用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及盘内注射胶原酶的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地发挥胶原酶的溶盘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在CT引导下穿刺到椎间盘中心及突出物内,注入60μg/ml臭氧10 ml~30 ml消融椎间盘髓核。结果治疗后1、2、3个月优良率分别为63.2%(24/38例)、73.7%(28/38例)、86.8%(33/38例),60岁以下单纯腰痛及伴下肢痛,椎间盘突出型及病史短者效果较好。结论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椎旁及突出物内注射臭氧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50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显效1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2%。结论:CT引导下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