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应用统计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功能锻炼时间早,髋关节活动角度大,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对照组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1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永莹 《新中医》2020,52(10):160-162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4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给予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后各时间点髋关节功能评分、绝对卧床时间、腰背痛消失时间、疼痛程度以及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2组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绝对卧床时间、腰背痛消失时间、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90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对照组进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术中失血总量、术后出院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术中失血总量、术后出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水平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切除病变,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存质量,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陈丽冰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65-16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6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入院后、术前焦虑状态进行评分;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时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出院时焦虑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时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递进式目标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置换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递进式目标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递进式目标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置换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吴秀芬  吴龙英  陈静 《新中医》2021,53(20):139-142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康复积极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股骨颈骨折并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康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干预。出院时对2 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评分、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2 组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Harris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 组间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偏执及其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部分SCL-90 评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1.25%),两组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手术效果相似,但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移植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Neer评分优良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肱骨头坏死、内外翻畸形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较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接受股骨颈骨折微创导针治疗老年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42例接受微创导针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上述观察指标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研究组为8%,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股骨颈骨折微创导针治疗老年患者,中西医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00例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引流量、术后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从而改善术后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KUS)术式,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术式,比较两组手术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痂生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KUS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宜作为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中医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结果:术后5天、7天下肢肿胀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对照组15.63%、观察组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较好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出现焦虑、忧郁等心理状况依次为12例(13.33%)、39例(42.86%);不满意度依次为14例(15.56%)、26例(28.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住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骨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知信行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对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视,自觉采取正确的健康方式进行自我护理,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予以对症护理,干预组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最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且护理满意度高.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围术期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于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62,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手术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髓内钉手术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痊愈,观察组患者并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住院时问(25±8)天,对照组(33±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达到了9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明显提高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值得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