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29例(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例(29%,重度子痫前期15例、轻度子痫前期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1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对血小板计数<50×109L-1者在分娩前后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制剂,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及产科指征决定。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视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及产科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8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良性血小板减少症(BGT)7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12%、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9%,其他血液疾病8%。BGT组基本未作特殊处理母婴均良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I、TP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治疗。结论BGT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及妊娠合并ITP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输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疗效好。在分娩方式上血小板>50×109L-1者可采取经阴分娩但避免阴道手术助产。对于血小板<50×109L-1者应采取剖宫产为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6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探讨其发病原因寻求较好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血小板、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监测分娩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妊蛛28周前发现血小板减少症有8例,妊娠28周后58例。其中血小板低于50×10^9/L 21例。自然分娩36例,剖宫产30例。1例产后出血量大于500ml。分娩足月)L61例,早产)L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死亡。血小板〈50×10^9/L孕妇的TEG各项指标较其他孕妇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应积极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出血倾向及加强胎儿监护。对于血小板〈50×10^9/L患者可予以糖皮质治疗,为避免大出血可在分娩前后输注血小板悬液;TEG可作为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5年8月间6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50×109L-1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64例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27例;发生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4%;无死胎或死产,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剖宫产非手术绝对适应证或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转归。方法:对12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52例(占4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7例(占21.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占19.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例(占8.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6.3%),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占1.6%),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1例(占0.8%)。经阴道分娩56例,输注血小板后剖宫产70例,无1例死亡。产后4例因血小板持续减少转血液科治疗。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最多见。对于血小板持续50×109/L的孕妇,宜术前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振元汤(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化疗后血小板在20×109/L~75×109/L间的患者共40例,其中治疗组(20例)给予振元汤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白介素-11治疗,观察外周血小板升至≥100×109/L时停药.结果: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且血小板增长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优于白介素-11,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解惑     
中医如何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答: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易复发,妊娠合并 ITP 发生率为3%~4%,中医证治需注意如下几方面。在诊断方面,临床表现出血占90%,主要为紫癜,其它如齿龈、鼻出血等,尤其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仅轻微的创伤和血压升高,皮肤黏膜即会出现瘀斑,甚至发生自发性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多数在(30~80)×10~9/L,血小板形态及血小板大小不同,有的可见巨大及畸形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治疗,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的因素。方法:由于血小板计数和出血表现等因素的不同,所以把血小板输注分为预防性输注和治疗性输注,对比不同性质、病因之间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别。结果: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97.7%,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80.2%;血液肿瘤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92.7%,平均血小板升高值为15.03×109/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血小板输注有效率86.7%,平均血小板升高值为6.27×109/L,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因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出血的有效措施,对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疗效显著,预防性输注的疗效比治疗性输注更好,血液肿瘤病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输注疗效优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应该要做到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间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86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D64例(74.42%),子痫前期13例(15.1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9例(10.47%)。阴道分娩45例(52.32%),阴道助产2例(2.32%),剖宫产37例(43.02%),产后出血8例(9.30%),新生儿血小板减少2例(2.33%)。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类型,产后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 123 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血小板 计数(PLT)最低值分为轻度血小板减少组(79 例)和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44 例),分析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 减少病因构成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病因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 其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与轻度血小板 减少组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中重度组患者的 诊断孕周早于轻度组,更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结局方面,中重 度组平均分娩孕周早于轻度组,中重度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分娩前及产 后第 1 天 PLT 数值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妊娠期及分娩期血制品使用率、剖宫产率、 椎管内麻醉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随着血小板水平的下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不 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高,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特别是中重度患者需尽早明确病因,合理有效干预,个体 化选择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育龄妇女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患者孕期治疗选用叶酸、VitBl2、再障生血片、抗生素(有感染时)等,此外,全部患者均经多次输入新鲜血,输血量1000~6400mL。28例患者,妊娠中期引产4例、自然分娩20例、剖宫产4例。其中死胎1例次,早产3例次(Hb10~35g/L),产后大出血1例次(BPC10×109/L),产褥感染2例次(WBC2.0×109/L)。新生儿外周血象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2000~3500g。28例产后症状均减轻,血象较孕期增高[Hb50~100g/L,WBC(3.0~5.0)×109/L,BPC(20~80)×109/L],均继续治疗。结论:妊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无明显因果关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须经过积极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如此对母儿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斑饮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斑饮治疗ITP 119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象变化、出血症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消斑饮治疗同时,停用其他治疗方案情况,包括糖皮质激素。结果 119例ITP经6~18个月的治疗,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都比治疗前升高。完全缓解(血小板≥100×109/L)57例,有效(血小板≥50×109/L)27例,无效(血小板50×109/L)35例,总有效率70.6%。治疗1个月后,出血症状明显改善。消斑饮治疗前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有70例,快速撤除激素后未出现激素撤除危象。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不良反应。期间,7例怀孕,生产顺利。结论消斑饮是一种不需要配合糖皮质激素,能快速改善出血症状,稳步升高血小板中医治疗ITP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60例1995-09~2005-09在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0~58岁,中位年龄35岁;病程6月~16年,中位病程6年.所有患者除符合ITP诊断标准[1]外,均有皮肤瘀点和瘀斑;血小板计数4.0×109/L~50×109/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并分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来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参照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并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研究组中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6例)和高度组(34例),对比三组分娩结局。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比为58.33%。19.17%、12.50%。研究组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 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 0.05),轻度组的发生率低于中、重度组(P 0.05),中度组早产、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重度组(P 0.05);中、重度组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风险,且血小板数量越少,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越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辨证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共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4例.男21例,女43例;最小5岁,最大49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8年.血小板计数最少18×109/L、最多85×109/L.凝血时间大多数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长春新碱替代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可行性。方法对2004—2008年唐山工人医院风湿科住院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甲基泼尼松龙80 mg/d合并长春新碱治疗;B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500~1 000 mg/d,3 d,之后给予甲基泼尼松龙40~80mg/d治疗。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种方案均有效。血小板恢复≥50×109L-1的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血小板≤25×109L-1时的SLE患者采取甲基泼尼松龙8 mg/d合并长春新碱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rhIL-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结束后rhIL-Ⅱ 1.5mg/d皮下注射,连用7-14天,对照组23例同期住院的初发急性自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不用rhIL-Ⅱ,对比观察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注射rhIL-Ⅱ后血小板恢复至≥30×109/L、≥50×109/L、≥100×109/L的平均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O.05),输注机采血小板数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肌肉关节酸痛,水肿、发热,乏力、恶心,程度较轻,停药后消失。结论:rhIL-Ⅱ治疗初发急性自血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疗效好,安全,可缩短血小板恢复的时间,减少血小板量的输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8例妊娠重症肝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28例晚孕合并重症肝炎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8例(占64.3%)。28例患者确诊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其中26例待生命体征稍平稳后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25例产妇得以生存,26例婴儿均存活;2例经阴道分娩,1产妇生存,新生儿因早产死亡。结论:HBV感染是妊娠重症肝炎的主要病因,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尽快终止妊娠,短期不能分娩者应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白细胞减少是化疗时最常见的骨髓抑制,为限制性毒副反应。白细胞半衰期为6~8h,血小板半衰期为5~7h,红细胞半衰期为120d,故出现骨髓抑制时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白细胞1.0×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且持续5d以上,患者发生严重细菌、霉菌或病毒感染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可达90%以上,且病情危重。白细胞2.0×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时,应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1]。临床中常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进行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本院1997年1月~2000年12月2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单纯性卵巢囊肿、副中肾管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别为54.16%、8.33%、8.33%、8.33%。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2例,破裂1例,分别为8.33%、4.17%。卵巢恶性肿瘤2例,发生率8.33%。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良恶性发生率与普通患者无差异性,而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应依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和孕期不同而处理上亦不同;由于分娩时可能梗阻产道而致滞产、难产,从而使母儿危害加重,故在分娩方式上可依据情况而作处理,必要时应择机手术分娩,切除之瘤体应常规作快速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