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中应用右心室Tei指数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62例肺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判定右心室Tei指数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观察组62例患者中,有明确肺心病超声征象19例,无明确肺心病超声征象但有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反流26例,无征象无反流17例;观察组患者的RA、RV、RVAW及M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中应用右心室Tei指数可对肺心病右心功能进行诊断,为反映右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西医+温心汤治疗组(观察组),每组54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和血清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NP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血清BNP的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0例,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的PCT,另外还有44例健康对照组的PCT水平,分为三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50例AECOPD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ECOPD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临床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水平可作为诊断COPD、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技术测量右心Tei指数评价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并探讨Tei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心肌病分成糖尿病心肌病组(n=40)与单纯糖尿病组(n=40),另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右心构型数据[右室横径(RVD)、右房横径(RAD),右室游离壁厚度(RVFW)]并同时应用PW-TDI技术在标准心尖四腔观获得右室游离壁三尖瓣前叶瓣环PW-TDI频谱图,计算出右心Tei指数,比较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心肌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Tei指数。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Tei指数增加、单纯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Tei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心肌病组较正常对照组Tei指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除RVFW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单纯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右室构型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心肌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右心构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是一个敏感、简便、快速评价糖尿病患者右心整体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和肽素(CP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5例为对照组,应用吸氧、卧床以及肠内营养等治疗;45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中CPP与NT-pro 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善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PP、NT-pro BN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7):863-866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血管压力及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ICU内疑似存在右心功能障碍31例并发PAH(观察组)患者和35例非PAH(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胸骨旁大动脉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做重点观察。对比两组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收缩压(PAPS)、肺动脉舒张压(RADP)、肺动脉平均值(PAPm)、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移位(TAPSE)、右心室心肌功能Tei指数(RV Tei)及E/A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亚组患者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PAPs、RADP、PAPm、RVEF、RVFAC、RV Tei指数及E/A值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KN-q检验显示,观察组轻度亚组患者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PAPs、RADP、PAPm、RV Tei指数及E/A值大于对照组,中度亚组显著大于轻度亚组,重度亚组显著高于中度亚组(P<0.05);而观察组RVEF、RVFAC超声诊断值小于对照组,中度亚组显著小于轻度亚组,重度亚组显著小于中度亚组(P<0.05)。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观察组总体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PAPs、RADP、PAPm、RV Tei指数及E/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EF、RVF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TAPSE超声测定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心脏超声检查可实时客观的反应PAH患者肺血管压及右心功能状态,为临床PAH的临床筛查及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另选60例常规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皆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右心室Tei指数,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可见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且主肺动脉增宽,与对比组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于对照组健康者肺动脉收缩压在正常范围之内,研究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另研究组患者的收缩期、舒张早期以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均比对照组低,且患者右心室Tei指数比健康者增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更为精准、实用。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联合测定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eotein,hs-CRP)及Tei指数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和对照组(正常人)40例,其中高血压患者分为2个亚组,无左心室肥厚组(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高血压Ⅰ组)和伴LVH组(高血压Ⅱ组),每组各40例。测定并比较三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Tei指数和NT-pro BNP和hs-CRP水平。结果:高血压Ⅰ组患者LV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ei指数、血浆NT-pro BNP、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Ⅱ组患者LVMI、Tei指数、血浆NT-pro BNP、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Ⅱ组患者Tei指数、血浆NT-pro BNP、hs-CRP水平均较高血压Ⅰ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NT-pro BNP、hs-CRP及Tei指数是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探索老年高血压患者LVH和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更早地提供了相关临床决策和理论依据,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杨晓丽  赵亚丽  郭娇贤 《海南医学》2014,(18):2695-2697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Tei指数评价肥胖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148例体格检查者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对照组50例、超重组50例、肥胖组48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计算出同步Tei指数,比较各组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并对左、右心Tei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超重组左心室Tei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右心室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左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超重组(P〈0.01),右心室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与超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的右心室Tei指数与左心室Tei指数呈正相关(r=0.645,P〈0.01)。结论 超重者可出现左心功能减低,肥胖者左、右心功能均减低。组织多普勒联合Tei指数可以敏感、全面地综合评价心室整体功能表现,为临床定量评价心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吕益盛 《吉林医学》2016,(4):823-824
目的:针对血浆脑钠素(BNP)与心肌炎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心肌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浆BNP进行测定和心电图检查,针对两组受检对象的左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水平、左室内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左室内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射血分数与血浆BN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04,P<0.05)。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内径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3,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心肌炎有相关性,对其进行检测,可以掌握心肌炎预后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BNP)、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卡维地洛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片。观察两组患者BNP、Cys C及心功能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NP、Cys C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对于老年CHF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降低BNP、Cys C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Ⅰ)、血浆脑肽钠(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介入治疗,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cTnⅠ、BNP及心功能水平。结果术后24 h,对照组cTnⅠ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对照组BNP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对照组LVEF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对照组LVESD、LVEF、LVEDD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Ⅰ、BNP水平,降低心肌损伤程度,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Tei指数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GDM孕妇30例,设为观察组A;选择同期糖耐量异常得到良好控制的孕妇34例,设为观察组B;同时选取40例孕检健康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均采取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三组孕妇的胎儿左心室和右心室Tei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A胎儿左心室和右心室射血时间明显比观察组B、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胎儿的左心室和右心室射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胎儿左心室和右心室Tei指数明显比观察组B及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的胎儿左心室和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ei指数测定GDM孕妇胎心功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有效地为临床诊治妊娠糖尿病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Tei指数测定在妊娠糖尿病孕妇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ei指数测定在妊娠糖尿病孕妇胎儿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孕妇30例(正常对照组),糖耐量异常控制良好孕妇29例(糖耐量异常组),糖尿病孕妇23例(糖尿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胎儿左、右心室的Tei指数。结果糖尿病组胎儿心脏左、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糖耐量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多普勒测定Tei指数简便、可靠、可重复性强,可作为评价妊娠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受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吴棘  黄喜玉  郭盛兰  覃诗耘  李群  罗小菊  郭丽萍 《广西医学》2012,34(12):1591-1593,160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和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肺栓塞患者28例分为高危组8例,中危组12例,低危组8例。测量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右心房横径(RA)、右心室横径(RV)、肺动脉主干内径(MPA)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肺栓塞高危组右心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中危组有轻度肺动脉高压(P>0.05);低危组患者无右心增大和肺动脉高压;高危组SPAP明显高于中危组,肺动脉高压征象较中危组明显(P<0.05);高危组右心室射血时间(ET)较其余3组明显缩短(P<0.05),等容收缩时间与等容舒张时间之和(ICT+IRT)明显延长(P<0.05),Tei指数明显增高(P<0.05);中危组右心室ET较低危组、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ICT+IRT、Tei指数均较低危组、对照组高(P<0.05);低危组右心室ET、ICT+IRT、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与功能的变化,右心室Tei指数可以较敏感反映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是评价其右心室综合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检测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心衰患者7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不同心功能分级BNP水平及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LVEF比对照组低,血浆BNP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阳性检出率53.33%,Ⅱ级阳性检出率76.47%,Ⅲ级阳性检出率95.00%,Ⅳ级阳性检出率100.00%;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Ⅲ级、Ⅱ级及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35、24.466、19.305,均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2,P<0.05);但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与Ⅰ级和Ⅲ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04、1.104,均P>0.05)。结论:血浆BNP检测在心衰诊断中效果较好,有助于早期诊断,且心衰越严重其阳性检出率与检测值越高。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52-755
目的分析正常胎儿及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频谱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不同CHD胎儿右心功能评价中的意义,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136例中、晚孕单胎孕妇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其中105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A组),另3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CHD的胎儿根据胎儿右心功能状态分为右心后负荷增加为主的B组(15例)和右心前负荷增加为主的C组(16例),超声检测各组胎儿的右心室Tei指数以及静脉导管的频谱参数,包括胎儿静脉导管心室收缩期血流速度(Vs)、心室舒张期血流速度(Vd)、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Va),计算阻力指数(RI)和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结果 A组、B组、C组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0±0.07、0.38±0.04、0.40±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的Va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Vs、Vd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胎儿的Vs、Vd与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而Va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静脉导管的RI、PVIV与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C组胎儿静脉导管的RI、PVIV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胎儿的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RI均无显著相关性(r=0.102、0.076、-0.108,P>0.05)。A组、B组、C组胎儿的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PVIV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4、0.181、0.044,P>0.05)。结论静脉导管频谱可以评估CHD胎儿右心负荷的改变,Tei指数可能不受胎儿心脏前后负荷的影响,静脉导管频谱指数不能取代心室Tei指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邵伯云  王德琴  田路稳 《吉林医学》2014,(25):5608-5610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AECOPD组60例,根据AECOPD患者治疗后,根据肺功能分为:轻度COPD组(12例),中度COPD组(15例),重度COPD组(18例),极重度COPD组(15例),对照组为60例健康老年人,分别监测各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AECOPD组血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分级越重,其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清尿酸水平与COPD的严重程度有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患者150例,其中AECOPD患者68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82例(COPD稳定期组),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评估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A、B、C和D四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s-CRP、PCT、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和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结果:AECOPD组血清hs-CRP、PCT、SP-D和HBP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COPD稳定期组血清hs-CRP、PCT、SP-D和H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组患者血清hsCRP和PCT明显高于A、B和C组患者(P<0.05);不同程度AECOPD患者血清SP-D和H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PCT与综合评估分级呈正相关(rs=0.564,P<0.05);血清hs-CRP和PCT无相关性(P>0.05)。结论 :AECOPD患者hs-CRP和PCT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可能成为临床评估AECOPD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及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3.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患者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和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CD4+、CD8+、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g A、Ig M、Ig 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 A、Ig M、Ig 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提高AE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