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药房中成药退药的主要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中成药退药数据进行处理,并应用帕累托图分析退药原因。结果帕累托图分析显示,药物不良反应(30%)、患者依从性(24%)和不合理用药(23%)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因素;患者病情变化(10%)、患者自身因素(8%)为次要因素;医生录入错误(5%)为一般因素。结论针对造成西医医院中成药退药现象的主要因素,应提升医师辨证辨病使用中成药的水平,提高药师中药药学服务主动性,加强处方事前干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减少西医院中成药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收集整理2009年1月至12月退药处方594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依从性差196张(33.00%),不良反应170张(28.62%),医生不合理用药等157张(26.43%),其他因素71张(11.95%)。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8.96%)、儿科(14.14%)、急诊科(12.29%)。结论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理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罗正良 《中国药事》2013,27(2):219-220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现象的途径.方法 对医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退药处方有103张,退药原因以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不合理用药等为主,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最多,其次是中成药.结论 医院退药现象较为普遍,应提高医师的诊疗水平,加强医师与药师的沟通,促进合理用药,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减少退药现象,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包箐箐  胡思一 《海峡药学》2010,22(7):276-278
收集我院门诊中药房200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共532张退药处方。按中草药处方、中成药处方及其退药原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门诊中药房患者退药原因。退药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医师因素、患者因素等。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地开展药学服务.以减少药房退药率。  相似文献   

5.
徐艳  朱轶红 《中国药房》2012,(17):1624-1626
目的:为减少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3月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处方共6 694张,从退药科室、退药类别、退药原因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退药最多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503张,7.51%),其次为中医科(492张,7.35%);退药以抗微生物药物(2 148张,32.09%),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与营养药(1 132张,16.91%)为主;退药原因主要包括医嘱调整(2 758张,41.20%)、患者临时出院(1 792张,26.77%)、药品不良反应(742张,11.08%)、患者拒绝用药(510张,7.62%)等。建议通过加强对医师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培训和监督、加强医院临时出院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规范退药管理等途径来减少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方法收集2010年医院门诊药房全部退药记录281例,按退药原因、所退药物品种等诸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退药原因中最主要的是药物不良反应有90例,占32.03%,其中又以中成药和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导致的退药居多。结论应合理规范用药,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减少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制订退药标准,规范退药流程,加强退药管理,从而有效控制退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探讨解决退药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方法: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12年6~12月5500张退药单据,对退药科室、退药类别及退药原因进行列表分析。结果:退药最多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451张,8.2%),其次为肝胆胰外科(393张,7.15%);退药以抗微生物药物(1781张,32.39%),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与营养药(947张,17.25%)为主;退药原因主要包括医嘱调整(2877张,52.31%)、医嘱录入错误(863张,15.69%)、药品不良反应(557张,10.12%)、患者临时出院(459张,8.35%)等。结论:医院应加强管理,制订严格的退药制度,引入奖惩制度,从医师、药师、患者三方面入手,加强其沟通,严格退药手续,防止因退药造成的医疗差错,同时应强化医生合理用药意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完善医德教育,从而有效控制退药。  相似文献   

8.
金红玉 《中国药业》2007,16(22):52-52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方法随机抽取150张处方,对不同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退药53种174例次。退药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出院、用药效果欠佳较突出,其次有医生重复开药、患者经济困难、患者死亡等因素。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对抗菌药物应用.必须严格按照《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方法统计门诊2008年退药处方230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菌药物退药多,不良反应和用药不合理退药是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原因,加强用药合理化,减少门诊退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缪春国 《抗感染药学》2019,16(7):1148-1150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资料,统计其患儿用药情况如药物类型、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常用药品种类有中成药(占28.33%)、抗病毒药物(占26.67%)、解热镇痛药物(占26.67%)、抗菌药物(占8.33%);中成药使用率为最高;不合理用药占15.00%,其中抗病毒药物占5.00%、抗病毒药物占5.00%、中成药占3.33%和抗菌药物占1.67%;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给药(56.67%),其中中成药占88.26%,抗病毒药物占62.50%,解热镇痛药物占56.25%,抗菌药物占80.00%,糖皮质激素以雾化吸入为主占100.00%,抗组胺药物占100.00%,支气管扩张药物占100.00%,其他药物主要采用静脉给药占100.00%;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有用药方案不当(55.56%)、配伍禁忌(22.22%)、用法用量错误(11.11%)和重复用药(11.11%)。结论:医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合理性较好,多采用口服给药为主,但仍存在用药方案不合理、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等情况,应加强小儿用药管理,以确保患儿的用药安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处方退药的原因,尽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全年处方退药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内共调配门诊处方764512张,其中退药处方1449张(0.19%)。退药的原因包括不良反应、患者要求、收费原因、药物禁忌、重复开药、患者住院。结论医院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门诊处方药物退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探讨改善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2年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分析退药原因。结果此期间本院共调配处方1496816张,退药处方4273张(0.29%)。退方原因中药物不良反应1337张(31.2%),医生因素1242张(29.1%),患者因素1259张(29.5%),其他因素435张(10.2%)。结论医院应加强药物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强化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减少退药现象。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7-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699张,对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患者拒开为主411例(58.80%),其次为不良反应155例(22.17%)及医师开错76例(10.87%)等。7-12月份中,10月份退药金额占出库金额比例最高为0.059%。结论医院应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服务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古蓉  王国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26-428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门诊药房退药记录1463例,对退药原因及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为主,占退药总数的33.8%,其中又以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居多。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改善患儿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促进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全院全年抗菌药物处方17205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如抗菌药物的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77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4.52%,选药不合理28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36.76%,联合应用不合理处方16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21.60%,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处方12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6.07%,溶媒选用不当处方87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1.18%,用法用量不当处方11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4.4%。结论本院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合理,建议医院能使用合理用药监测(PASS)系统,减少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该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门诊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门诊药房的463张退药单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等。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最多,其中喹诺酮药物居首位。结论提高医师诊疗水平,加强医患沟通,建立退药制度,减少退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该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门诊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门诊药房的463张退药单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等.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最多,其中喹诺酮药物居首位.结论 提高医师诊疗水平,加强医患沟通,建立退药制度,减少退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云璐  刘雪丽  杨海  朱键堂  周学锋 《中国药房》2012,(29):2777-277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928张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最常见,由其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779张(83.9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139张(14.97%);由收费员(财务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6张(0.65%);由药品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4张(0.43%)。建议从完善医院退药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财务人员药学知识培训、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等方面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门诊药房近年退药情况,分析退药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2017年1-12月退药处方641张,从门诊药房退药原因、退药种类和退药剂型等方面分析导致退药的因素。结果门诊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54.29%;抗菌药物是退药种类最多的药品,在退药剂型中最多的为粉针剂型。结论医院应加强对退药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旭  张蝶婉 《海峡药学》2007,19(9):113-114
调查2006年6~12月门诊退药处方2967张,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医生错误操作电脑,不合理用药,医患缺乏沟通,共占退药总数64%,可见医师处方行为不规范是造成退药主要原因。药物不良反应(ADR)占4%,西药以抗菌素、消炎镇痛药为多。中成药以活血通脉、镇咳止喘类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