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各类重症住院患者500名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并收集这些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原因以及临床预防策略。结果本文所选取的500例重症患者中有6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12.8%。结论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原因主要为患者体质因素引起,临床护理上应该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重视程度,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3例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分析发现引起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呼吸机应用、插管以及大量应用激素、抗生素;另外患者年龄、病情也与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结论临床中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时应科学和合理,在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无菌操作要求,进而来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抗生素与激素的大量使用,以及插管与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与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存在一定关系。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应合理的应用激素与抗生素,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并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并且讨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患者的完整资料,调查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86名患者有44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1.16%。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分别占比47.72%、27.27%。通过分析发现,致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针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保护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30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06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有22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总感染率为7.37%。2011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10.71%。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25%。2013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4.93%。近年来,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对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的管理工作,健全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在施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为ICU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及施行有效的护理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至2018年度我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27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7年度1335例,2018年度1445例,统计两年度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并分析和总结原因。结果通过分析,2017年呼吸机平均使用率为26.85%,中心静脉导管平均使用率为30.94%,尿管平均使用率为69.66%,2018年分别为23.46%、39.24%、70.11%;2017年医院感染发生率6.67%,2018年为5.61%;通过分析,年龄、多次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意识状态及应用抗生素是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结论在神经内科ICU患者治疗中,应明确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循证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观察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种类主要有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且观察组以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彦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79-2780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护理干预。方法将260例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展开常规护理和实施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重症监护室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5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时间以及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预防,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点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及探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2013年底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探究护理方法。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高达50%。在皮肤软组织发生感染的总共有3例,感染率为1%。在消化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35例,感染率为11.7%。在泌尿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45例,感染率为15%。在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65例,感染率为21.7%。在其他部位发生感染的总共有12例,感染率为0.7%。感染率最高的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接着是消化道。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有很多,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才能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基于多学科协作(MDT)的脑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控制管理方案,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脑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161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9例、干预组8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感控管理,干预组采用基于MDT的MDRO感染预防控制管理方案。结果 干预组患者MORO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MDRO防控措施的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MDT的MDRO感染预防控制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脑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MDRO发生率和提高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10-2012年重症监护室住院病人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目的:加强防控措施,降低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事件的原因。结果:2年内监护室发生12例住院病人检测结果全部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结论:我们通过对医务人员医院感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制度。加强重症监护室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建立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控系统;加强室内物表和医疗设备卫生消毒等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症监护室住院病人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病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3日–2014年10月23日收治的88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将88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2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结果 123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有2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13%;好发于老年患者;泌尿道、呼吸系统以及胃肠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其感染因素与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患者本身免疫抵抗力下降、医护人员未意识到医院感染预防的重要性、侵入性操作增加等有关.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应高度重视老年患者,强化护理干预泌尿道、胃肠道以及呼吸系统,合理规范用药,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对EICU发生的21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易发生获得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EICU患者的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最高的原因与患者原发病、呼吸机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做好空气净化及消毒、防止诊疗失误等,均可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引起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针对相关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种包括55例患者。第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第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为实验组,对参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身体免疫力差、呼吸系统障碍和实施侵入性操作等是造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参照组对并发肺部感染的控制有效率为80.0%,实验组对并发肺部感染的控制有效率为94.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肺部感染的概率,对维护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具备积极地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点,护理以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为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接受的重症病人被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标本来源:痰液61例(占87.14%),创面分泌物4例(占5.71),全血2例(占2.86%),脓液3例(占4.29%).结论:需计时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重症监护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谢然 《大家健康》2013,(16):177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8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00名患者有52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43-145
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同质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质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中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金杰  刘畅  周晶 《吉林医学》2013,(20):4156-415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及防止误吸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对照组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在试验组患者中实施,对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误吸人数为32例,试验组发生误吸人数为8例,试验组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结论:神经外科监护室重症患者误吸的发生率较高,可导致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