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拿走罐治疗气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推拿走罐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气虚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气虚型CFS患者随机分为推拿走罐治疗组和口服补中益气丸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疲劳、疼痛和主要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14和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s-14评分及VAS评分减少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走罐疗法治疗气虚型CFS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经调脏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将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采用入组顺序随机分为通经调脏推拿手法治疗组和口服腰痛宁胶囊药物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VAS评分和肌电图的变化,并通过临床实验数据分析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通经调脏手法和口服腰痛宁胶囊药物疗法均可对患者的症状积分、VAS评分和肌电图的变化等起到改善作用(P 0.05),但药物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通经调脏推拿手法治疗组(P 0.05);且药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也明显低于通经调脏推拿手法治疗组(P 0.05)。结论通经调脏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缓解腰部肌肉痉挛、促进气血运行,使疼痛逐渐消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炎症性斜颈(Grisel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炎症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使用针刺运动疗法,针刺合谷穴,得气后配合患儿颈部主动运动,每5 min行针1次,共留针20 min;对照组放松双侧颈部肌肉15 min后行手法复位。治疗每日1次,共3次,如期间患儿治愈则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2组疗效,并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颈部活动度、Wong 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法(WBFPS)分值及首次治疗过程中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分值。【结果】(1)2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前后各角度颈部活动度、WBFPS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首次治疗过程中FLACC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手法治疗和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炎症性斜颈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相对于手法治疗,针刺运动疗法不作用于局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较手法治疗轻,可避免患儿因疼痛而抗拒治疗,此法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值,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本院84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三针疗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及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健康生活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前,两组VAS、JOA及各项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JOA及各项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与常规推拿及针刺方法相比,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三针治疗LDH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宇 《重庆医学》2016,(20):2843-2845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肌肉力量训练防治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60名注册护士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B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C组20例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干预2周(共计14 d),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不同干预方法的职业性腰背痛(OLBP)发作频率、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干预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LBP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随访,3组患者VAS评分、OLBP发生率与干预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与单纯手法治疗及单纯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相比,手法结合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于改善OLBP患者腰背部疼痛发生频率及疼痛评分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正骨推拿联合中药熏蒸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中医手法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受限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手法正骨推拿联合中药熏蒸能够明显缓解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局部症状,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配合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筋骨痛消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法松解,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肩部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部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松解配合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肩部疼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94-100
目的观察定点运穴手法配合盘根消痛方治疗气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136例气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均采用定点运穴手法治疗,治疗组68例,配合口服中药盘根消痛方,对照组68例,配合口服布洛芬,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腰椎(JO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JOA腰痛疾患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积分明显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气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配合盘根消痛方治疗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医学》2017,(9):843-844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头颈部力量训练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将124例小儿先天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加头颈部力量训练,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头颈部肌肉力量训练对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南少林颈部整复手法合经穴透刺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配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组行南少林颈部整复手法合经穴透刺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颈椎病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均<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颈椎病疗效评分均提高(P均<0.05),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南少林颈部整复法合经穴透刺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9-12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SC-NPAD)评分、头前伸角度(FHA)及圆肩角度(FSA)。结果组内治疗前后SC-NPAD评分、FHA、FSA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SC-NPAD总分、FHA、FSA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C-NPAD评分中4个因素比较,残疾、情绪和认知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疼痛、颈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及推拿结合METs治疗UCS均有临床疗效,而推拿结合METs能够更有效的纠正患者前倾姿势,恢复肌力平衡,促进颈椎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组和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照组,各30例,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推拿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缓解肌肉痉挛、活血止痛、松解肌肉粘连,促进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Dsn E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加小针刀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加探穴针治疗,均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VAS、NDI、SF-36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NDI、SF-36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愈显率为73.33%,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Dsn ES较针刺疗法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短杠杆手法配合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腰椎间孔横径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肌肉松解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短杠杆手法配合牵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影像学参数、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腰椎间孔前后径、侧隐窝宽度均高于对照组,腰椎间孔横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杠杆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加快患者腰椎功能恢复,降低VAS和ODI评分,改善腰椎间孔横径和前后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筋骨康结合吴氏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配合TDP治疗仪治的方式,治疗组采用筋骨康(生川乌、北细辛、乳香、没药、三七、血竭、鸡血藤)配合吴氏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目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评分)、不良反应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VAS评分及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康结合吴氏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良好,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灸推拿对于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探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期间治疗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推拿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同的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采用针推进行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避免病情反复发作,值得被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远道取穴配合宣痹汤、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疗效。方法 2012年6 月至2014 年6 月,将59 例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宣痹汤,针刺远道穴(同侧条口穴和双侧阳陵泉穴),针刺时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肩痛VAS评分和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以及UCLA肩关节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前2组各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个月后的VAS评分、 前屈ROM 、 外旋ROM、UCLA评分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远道取穴配合宣痹汤、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患者,能有效改善肩关节疼痛、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经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落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取分经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落枕穴治疗,疗程1~3次,通过对比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来评价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经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