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更好的满足特需门诊患者的就医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就诊时的满意度,方法:以问卷、询问、口述的方式对在特需门诊就诊患者,进行就诊过程中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对就诊环境、流程、医疗质量满意,23例患者提出缩短就医时间。结论:在保证高水平医疗诊治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缩短就医时间,提升了特需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乔莉 《黑龙江医药》2012,25(5):795-796
目的:探讨改善眼科门诊就诊环境和秩序,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就诊压力的有效方法。方法:改善服务模式,优化挂号流程、加强前哨分诊,实行预约服务,充实周末门诊力量等。结果:门诊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候诊时间,缓解了眼科门诊就诊压力,护理纠纷、投诉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合理的分诊措施,明显改善了就医秩序和环境,使眼科门诊工作更安全、快捷、极大提高门诊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我院为江苏省苏北地区最大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量很大。以往,患者的分诊、就诊完全依赖于人工分诊、叫号,就诊高峰时,医患、患者之间矛盾较多,正常的诊疗秩序较难得到保证。应用门诊自动叫号系统,规范了就诊秩序。为病人提供了安静、有序的就诊环境[1],基本做到“一医一患”,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减少了交叉感染,提升了医院门诊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但门诊自动叫号系统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处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庆华  刘占河 《河北医药》2011,33(19):3000-3001
随着我院门诊就诊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就诊人数多、服务需求量大、护理服务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发放门诊满意度调查表,了解门诊患者就诊的满意度情况,找出门诊服务的缺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不断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形势下门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以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49例,对照组49例,给予研究组新形式优质护理服务,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出现的差错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门诊护理工作采用新形势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值得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邓远绮  许美芳  张春玲 《安徽医药》2011,15(12):1611-1612
目的了解口腔科门诊患者就诊需求,分析护理对策,以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月该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20道题,包括心理需求、对健康知识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有效的、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患者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治疗;希望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医生给予诊治;希望得到疾病相关知识和得到合理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识指导;希望在治疗时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认真、细致及能很好的跟患者沟通。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有效地沟通,可以很好的满足口腔科门诊患者就诊需求,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在护理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为90例,研究组的患者实施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对照组的患者不采取本方案。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研究组半小时内就诊符合率及科室半小时就诊符合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半小时就诊符合率为96.67%(87/90),科室半小时内就诊符合率是87.78%(79/90),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在护理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提高就诊符合率,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门诊高危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后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其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7%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考核平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吕汝琦  杨雍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3828-3829
目的针对该院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银医系统的应用对优化门诊流程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候诊时间资料,并结合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向门诊患者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对银医系统应用前后患者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医系统应用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9.69±3.25)min]明显低于应用前[(18.12±2.37)min],且应用后患者总满意度[94.9%(224/236)]明显高于应用前[85.1%(188/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可通过银医卡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打印医疗就诊信息,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银医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可简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蔡瑾瑾 《北方药学》2016,(4):152-153
目的:对本院门诊西药房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方法:设计问卷对门诊6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整理问卷结果。结果:统计各个调查项目下满意度百分比,结合实际分析门诊工作流程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出解决方案。结论:通过满意度调查能从患者角度审视门诊西药房服务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进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行门诊输液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参考不同护理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200例行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数据对比差异。结果:实验组行门诊输液患者投诉率低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数据计算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行门诊输液患者中可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提高我院中药小包装调剂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对策。方法 在门诊科室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随机对188例全科就诊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现场问卷满意度及给出建议和意见的调查,根据结果针对患者反映的情况进行SWOT分析,寻找出全科门诊的特色发展优势与亟须改善的劣势。结果 入院就诊流程复杂与全科到专科换诊不清晰是患者对全科就诊服务的主要问题,对疾病的专业性回答是次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该类问题的发生。进行SWOT分析后,发现患者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的工作安排依然给予信任和肯定,而疾病使得患者情绪不稳定时医师的沟通安抚是需要愈加完善的方向。结论 SWOT分析法能快速有效地找到主要问题并制定干预措施,是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门诊预付费流程下的多药房库存三级管理模式下,通过门诊预付费流程的实施,对二级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药品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患者持医生所开处方和就诊卡,可以直接到药房扣款拿药,药房工作人员实时减库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患者需要到财务窗口缴费再到药房拿药的复杂流程,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药品可以相互发放,从而减少了患者排队时间。同时新的药品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药房药品实库存管理、财务对账等问题。最后,通过对预付费流程下的药房管理优化前后的库存周转率数据的分析发现,实施门诊预付费流程后,药房药品周转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可见门诊预付费流程下的药房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品资金利用率和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便捷、高效、低耗的门诊服务流程,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满意度.方法 通过对门诊流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查找门诊就诊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取消预约患者到现场取号环节,将原来就诊前缴挂号费优化为就诊后和医药费一并收取.对优化流程前后患者候诊时间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取消缴挂号费取号环节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由(45.0±20.1)min减少到(30.0±15.3)min,下降幅度33.33%(t=23.25).根据第三方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新流程后,总体满意度由(75.46±34.32)%提高到(77.99±21.34)%(t=-2.426,P=0.015),其中候诊管理条目及分诊服务条目较前提高(t=-9.216、-19.460).结论 有针对性地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可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维护良好的现场秩序,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提升门诊整体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医院和患者相互沟通的平台之一,门诊护士是为患者提供就医服务的主体。笔者长期从事门诊护理工作,为了解患者对门诊护理满意服务评价及需求,对来院就诊的312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对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改进护理满意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口腔科患者电话回访护理体会,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患者对门诊口腔科护理服务的认可、创造患者价值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的电话回访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分类,针对分类制定不同的回访方法,以合适患者的回访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总结电话回访护理内容,分析电话回访护理效果。结果 200例门诊口腔科患者经电话回访护理,护理满意度为100%(200/200)。结论对门诊口腔科患者进行朋友化、关怀化、开放化、整体化的电话回访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使患者对门诊口腔科护理服务认可,以创造患者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新服务模式运用于门诊服务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6~2017.1于该院门诊部就诊的172例患者,按门诊服务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干预、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86例。采用门诊传统服务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则实施创新服务模式,并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创新服务模式运用于门诊服务管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医院环境,推动医院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门诊服务人群的语言文化特点使就诊流程存在国内普通就诊的通病和自身特点。对懂当地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编组排班改善沟通能力,优化和缩减就诊环节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提高了病员的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门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8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4例。对照组患者未采取其他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加强门诊护理干预。通过医院自制问卷,对干预前后患者慢性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门诊护理干预,实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于疾病的危险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支持以及用药注意事项与禁忌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子叫号排队管理系统在视光门诊就诊高峰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6年视光门诊应用电子叫号排队管理系统后,从7~8月份就诊高峰期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0例在视光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05年同期采用传统人工叫号服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患者满意度问卷对就医环境、就医便捷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对就医环境、就医便捷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子叫号排队管理系统使视光门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解决了视光门诊就诊高峰期患者就诊时间过长现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