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 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2009年8月26日至9月7日期间,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2例,疫情持续13 d;采集34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探索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 ,对某高校和相关联的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核酸。结果该起疫情为句容市首起输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由某高校波及相邻某中学,疫情持续19d,某高校共发生流感样病例313例,罹患率为41.44‰,7次采集62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其中25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相邻中学共发生流感样病例40例,罹患率为12.67‰,采集8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其中6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流感样病例的严格隔离是迅速阻断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的关键措施,学校疫情的防控需要重点强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9年9月西宁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乡镇中学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病3d内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疫情持续14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96例,罹患率为18.46%。采集53份患者咽拭子标本中27份甲型H1N1核酸为阳性,阳性率为50.94%。302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生被感染病例。275份社区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0.18%。结论西宁市首起乡镇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4.
杨跃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01-2702,271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开封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加强疫情监测等。[结果]疫情持续13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40例,其中12例咽拭子标本经实验室检测为甲型H1N1核酸阳性。109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d医学观察,未发生续发病例。[结论]此次疫情为开封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性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调查与控制,分析疫情特点及控制措施实施效果,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动搜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009年6月26日广东省台山市报告的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疫情涉及台山市某小学10个班级中的9个;经病例搜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61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11.9%(61/514),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咽痛和头痛为主;指示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9日,发病高峰为6月24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30日,疫情持续12 d。同期实行居家观察密切接触者314人,家庭内二代病例仅出现2例。对其中12例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经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可能与海外返乡华侨中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引起社区甲型H1N1流感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某校暴发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置,总结经验,为控制学校疫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龙岩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采集病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检测其病毒抗体.结果 该校在校学生甲型H1N1罹患...  相似文献   

7.
刘敏  董晓静 《职业与健康》2011,27(3):308-309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汉沽区某高级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二高三年级采取停课1周的措施;对高一年级病例回家隔离治疗7 d;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 d的医学观察。采集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停课1周后,降低了暴发高峰,但复课后疫情仍然持续了47 d。整个疫情持续69 d。全校累计病例269例,皆为学生,罹患率为14.94%。采集3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经检测其中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停课措施,可明显降低暴发高峰。但在社区广泛传播阶段,复课后出现了病例低水平持续存在,甚至出现小高峰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采集病人鼻咽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调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起江西省新余市良山中学暴发疫情于2009年9月9日出现首发病例,9月1724日在学生和教职工中陆续发病,累计发病182例,罹患率为23.04%;发病高峰为9月1821日,共报告135例,占总发病数的74.18%。随机抽取的20例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呈阳性。结论本起疫情暴发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尽早发现与报告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保护易感人群,可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持续22d,共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506人,罹患率为8.85%;采集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的培训以及接种疫苗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技术对镇江地区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定期检测,为预警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采集镇江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区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以及部分流感样病例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对部分流感样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H1亚型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229份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750例,其中423份为新甲型H1N1,293份为H3N2,8份为H1N1,26份为B型;356份暴发疫情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165例,其中112份为新甲型H1N1,51份为H3N2,2份为B型。哨点医院流感时间趋势,2009年6~7月以B型流感为主,8~9月转变为H3N2型流感流行,10~12月新甲型H1N1普遍流行。暴发疫情6月份出现首例新甲型H1N1,7月和8月新甲型H1N1呈现局部暴发,9~12月新甲型H1N1病例显著增加。362份流感样病例检测出H1亚型抗体阳性标本85例,阳性率为23.48%。结论应用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检测结果,可预测流感的变化趋势,提前采取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王清华  钟萍  贾海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65-2366
目的了解福州市马尾区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暴发原因及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为制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福州市马尾区4所学校的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所学校共发生流感样病例146例,罹患率为33.56‰,每起疫情持续时间在3-6 d之间;男女比例为1∶1;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结论 4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没有明显的传染源与传播链,提示存在社区水平的传播。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严格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加强教室通风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普洱市L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及所采取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流感样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利用SPSS 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Real-Time PCR核酸检测、 MDCK细胞分离。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历时9天,累计发病101例,实验室确诊18例,罹患率为26.79%;整个疫情发病时间呈单峰分布,具有班级聚集性;不同性别间和不同班级间罹患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的20份咽拭子标本中Real-Time PCR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0.00%,MDCK细胞分离阳性率为65.00%。结论此次事件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卫生行政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是控制学校疫情的核心,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敏感性和报告及时性、及时隔离管理病人是预防和控制学校流感疫情暴发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的特征,评价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疫情历时9d,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5例,罹患率6.66%;在发生首发病例2d后发病达到高峰,采取控制措施后发病逐步下降;寄宿生罹患率(9.92%)高于走读生(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为2.85,95%CI为1.763~4.606);对30例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标本,21例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9例季节性流感核酸阳性。[结论]这是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晨检制度是疫情及时控制的关键。采取停课是控制疫情扩散,及早扑灭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成都市首例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成都市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咽拭子11份,提取标本核酸,采用实时荧光PCR试剂盒检测.疑似病例进行A型/B型流感初筛、H1/H3分型、甲型H1N1检测,出院病人进行甲型H1N1检测.结果 疑似病例标本11例,确诊甲型H1N1 7例,而出院病例标本均为甲型H1N1阴性.结论 实验室检测为成都市首例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确认、防控以及病人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发展实验室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贺江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0-2211
目的调查分析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热或上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10月13—19日,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16例,罹患率为0.24%,学校教师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1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来源,探索病例间传播方式,总结防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采用RT-PCR、Real-timePCR法进行核酸检测。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诊断、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结果此起疫情累计发生流感样病例326人,罹患率为17.9%,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病例31人,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此起疫情为监狱甲型H1N1流感暴发,经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停工、隔离治疗、预防服药、个人防护、通风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顺昌县某中学一起甲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甲型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采用其中的"流感样病例调查一览表"和"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流感样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9年1月4—17日,某中学共发病40人,罹患率为7.05%;男女比例为1.35∶1;采集的10例病例咽拭子标本,7份标本甲型H3N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甲型流感传播速度快,尤其在人口密集场所。学校是流感暴发防控的重点场所,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对控制疫情的强度起关键作用,今后要加强学校和基层医务人员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隆回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了解流行特征和发病情况,为防控提供借鉴。方法用"流感样病例调查表"对病例做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诊断。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生49例,罹患率1.0%(49/5118)。从2份咽拭子标本中检出H1N1流感病毒核酸片段。患者均否认发病前1周有密切接触史;否认发病前1个月有病死家禽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近半数出现呼吸道症状,平均体温(39.4±0.2)℃,平均热程(5.4±1.4)d,并发症较轻,所有病例经抗病毒和支持治疗均治愈。结论隆回县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尚属首次,传染来源未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今后防控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监测在寻找感染来源、发现聚集性疫情以及有效控制疫情方面的作用,为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监测方案,采集监测对象咽拭子用RT-PCR方法 ,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应急监测共采集148例监测对象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阳性率为1.35%。调查病例时发现广州市首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5d内发现确诊病例5例,罹患率为12.2%。结论开展社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监测,是寻找社区感染来源,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很好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积累经验。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1年2月26日出现首例病例,3月13日发生末例病例,疫情持续16d,共发生病例44例,罹患率为6.49%(44/678)。病例分布于全校3个年级的7个班中;接种过疫苗的九年级学生罹患率为0.77%(2/260),未接种过疫苗的七、八年级学生罹患率为10.05%(4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集11份咽拭子标本随机抽取8份进行检测,结果7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起疫情为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性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