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孕妇在不同孕期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按孕周将547名孕妇分为早孕(小于16周)、中孕(16~28周)、晚孕(大于28周)3个实验组,130名正常体检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孕妇及对照组妇女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微量元素值。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缺乏铁和镁的孕妇比例升高,钙元素早孕组缺乏的比例最高,中孕组孕妇缺锌比例最高。结论孕妇早孕期应注意钙元素的补充,中孕期应加强锌、镁、铁元素的补充,饮食上应注意膳食平衡,保证足够的微量元素铁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孕周孕妇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AFU)含量,反映AFU水平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对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20例正常孕妇按孕周数不同分为早孕组(1~12周)、中孕组(13~27周)、晚孕组(28~40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用速率法检测血清AFU值,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FU水平明显升高(P0.01)。比较3组AFU水平发现,晚孕组AFU水平显著高于早孕组(P0.01)及中孕组(P0.05),中孕组高于早孕组(P0.05)。结论正常孕妇血清中的AFU较正常人显著增高,随着孕周数的增加AFU水平呈升高趋势,晚期妊娠孕妇的AFU水平约为正常人的2倍。通过动态监测AFU水平,可以进一步了解妊娠期肝脏代谢情况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成熟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贫血与非贫血孕妇血红蛋白(Hb)、维生素A(VA)、铁蛋白(SF)、锌(Zn)及内因子抗体(IFA)表达差异,并分析各指标表达与孕妇贫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贫血孕妇为贫血组(Hb<110g/L),另选取同期102例非贫血孕妇为非贫血组,检测两组Hb、VA、SF、Zn、IFA表达水平,分析孕妇贫血的影响因素,将贫血组根据外周血Hb水平进行贫血程度划分[轻度(100g/L≤Hb<110g/L)、中度(70g/L≤Hb<99g/L)],比较不同贫血程度孕妇、不同孕期贫血孕妇Hb、VA、SF、Zn、IFA表达差异,分析Hb、VA、SF、Zn、IFA表达水平与贫血孕妇孕期、贫血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Hb、VA、SF、Zn、IFA表达对中度贫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孕周、妊娠期合并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中度、轻度贫血孕妇Hb、VA、SF、Zn均低于非贫血组,IFA高于非贫血组(P<0.05),中度贫血孕妇Hb、VA、SF、Zn表达水平低于轻度贫血孕妇,IFA表达水平高于轻度贫血孕妇(P&...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不同孕周和分娩后不同时间的孕产妇血浆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并进行了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的孕妇187例,其中早孕组(≤13周)35例,中孕A组(14周~20周)31例,中孕B组(21周~27周)39例,晚孕A组(28周~34周)34例,晚孕B组(≥35  相似文献   

5.
孕妇缺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缺铁状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对 187名孕妇血液和产时脐血的 5项铁参数进行跟踪 ,其中 77名分为补铁组和对照组 .结果 (1)随着孕周的增加 ,孕妇的SI、TS、SF下降 ,TIBC上升 ,Hb先下降后上升 ,t检验各项铁参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孕妇缺铁越早 ,其脐血Hb、SI、TS、SF越低 ,TIBC越高 ,孕 2 0~ 2 6W与临产比较SI和SF均差异显著 (p <0 .0 5和p <0 .0 1) ,脐血SI和SF与母血SF正相关 (r=0 .31,p <0 .0 1和r=0 .18,p<0 .0 5 ) ;(3)补铁组脐血的Hb、SI、TS、SF比对照组高 ,TIBC比对照组低 ,两组SI、SF差异显著 (SI:p <0 .0 5 ;SF :p <0 .0 1) .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 ,新生儿铁贮备降低 ,必须进行补铁治疗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缺铁状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87名孕妇血液和产时脐血的5项铁参数进行跟踪,其中77名分为补铁组和对照组. 结果(1)随着孕周的增加, 孕妇的SI、TS、 SF下降, TIBC上升, Hb先下降后上升,t检验各项铁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孕妇缺铁越早, 其脐血Hb、SI、TS、 SF越低,TIBC越高,孕20~26W 与临产比较SI和SF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脐血SI和SF与母血SF正相关(r=0.31 p<0.01和r=0.18 p<0.05);(3)补铁组脐血的Hb、SI、TS、 SF比对照组高,TIBC比对照组低,两组SI、SF差异显著(SI:p<0.05;SF:p<0.01).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新生儿铁贮备降低,必须进行补铁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正常非孕妇女、正常中孕和晚孕孕妇、妊高征中孕和晚孕患者血浆血栓烷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非孕组:健康未孕妇女40例,年龄22~31岁,平均25.5岁。1个月内未服用过避孕药。 (二)正常中孕组:40例,年龄22~31岁,平均25.7岁,孕期19~27周,平均25.0周。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间 ,由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孕妇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确认这些生理变化 ,对妊娠期间疾病的诊断、减少妊娠并发症、保证胎儿的正常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了正常妊娠妇女在不同孕期血清中维生素B12(VB12)、叶酸(FA)、血清铁蛋白(SF)、血清甘胆酸(CG)水平的变化 ,并进行了分析。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05例正常孕妇。孕前及孕期无肝肾疾病、血液病 ,其中早孕组(5~12周)35例 ,中孕组(13~28周)32例 ,晚孕期(28~36周)38例 ,年龄22~30岁。正常未孕对照组50…  相似文献   

9.
正常妊娠妇女孕期体内激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解孕妇分娩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我们对 181名中、晚期及产后一周内的孕、产妇血清T3 、T4 及TSH的变化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一 )对照组 :5 0名 ,年龄 2 0~ 2 6岁。均为我院门诊健康未孕女性。(二 )孕妇组 :181例 ,年龄 2 2~ 36岁 ,均系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及分娩的妇女 ,否认任何甲状腺疾患。其中中孕组(孕 13~ 2 8周 ) 74例 ;晚孕组 (孕 >2 8周 ) 5 7例 ,产后组 (分娩1周内 ) 5 0例。二、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中期孕妇贫血发生情况与铁储存情况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妊娠贫血的实验室资料。方法测定孕早期和孕中期432名孕妇的贫血相关指标RBC、Hb、HCT、MCV、MCH、MCHC,同时检测血清铁蛋白(S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结果 163名早期孕妇患者贫血患病率为19.52%,269名中期孕妇贫血患病率为38.31%。孕早期组和孕中期组铁减少患病率分别为14.02%和32.18%。孕中期与孕早期组相比SF显著降低,STfR显著增高。结论孕中期妊娠贫血发生率及铁减少患病率显著高于孕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早期组相比,孕中期Hb、SF显著降低,STfR显著增高(P〈0.05)。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96例妊高征患者进行血、尿β2-m及血浆ET测定,旨在探讨妊高征妇女ET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未孕组:40例为25~35岁已婚未孕妇女,选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疾患,无尿路感染. (二)正常孕妇组:35例,选自本院门诊25~35岁,30~40周妊娠的孕妇,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疾患,无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 2 7例孕妇进行了血清TT3 、TT4、TSH含量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1 1 1 对照组  30人 ,女 ,年龄 (2 0~ 35 )岁。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无心、肝、肾等脏器疾患 ,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史。1 1 2 孕妇组  2 7人 ,女 ,年龄 (2 3~ 32 )岁。排除严重内外科疾病及妇产科合并症 ,均为孕 1 2周~ 30周 ,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史。1 2 方法1 2 1 标本的采集 对照组和孕妇组均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3ml,分离血清待测。1 2 2 试剂与设备 TT3 、TT4RIAkit由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TSHR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民碘盐后合肥市孕妇的碘营养状况。方法 选择合肥地区健康早、中、晚孕妇女 186例分别测定尿碘含量。结果 各孕组尿碘中位数均达到美国推荐孕妇碘摄入量 175 μg/d ,但随孕周增加 ,尿碘中位数明显降低 ,3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且每组均有部分孕妇尿碘 <175 μg/L。结论 全民碘盐后合肥市孕妇总体无碘缺乏及碘过多 ,但有部分孕妇呈现碘营养不足 ,尤以晚孕组为著 ,提示孕期监测尿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测定了428例早、中及晚孕期妇女的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对照组:60名,年龄20-30岁。均为来医院作婚前检查的健康女性。孕妇组:428例,年龄21-30岁。其中早孕组(<13周)136例;中孕组(13-18周)148例;晚孕组(>28周)114例。均系来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妊娠妇女。 二、试剂与方法:HA RIA kit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测定方法按说明书。仪器为江苏省医疗电子研究所提供的GW型全自动γ-计数仪。 三、数据处理:孕妇组与对照组HA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锌原卟啉(ZPP)作为缺铁性贫血诊断指标的意义及孕妇早、中、晚期缺铁发病率,本文对139例孕早期,280例孕中期以及208例孕晚期共627例孕妇ZPP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另对17例孕早期,182例孕中期以及152例孕晚期共351例孕妇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共6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孕晚期ZPP含量显著高于孕早、中期组(P<0.01),而孕早、中期间无显著性差异。孕晚期组的Hb、RBC、MCH及MCHC与早孕期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HCT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ZPP含量与Hb呈显著负相关,与RBC呈正相关,综上结果看出孕晚期ZPP含量增高明显,提示ZPP的检测可作为监测孕妇缺铁性贫血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孕期孕妇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与胎儿畸形的关系。方法以来我院早孕门诊孕周小于16w,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糖尿病史的孕妇126例为对象,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HbAlc,孕20~24w进行彩色B超检查。B超未发现异常的胎儿继续妊娠,追踪观察至胎儿娩出,分析HbAlc水平与胎儿畸形的相关性。结果早孕期HbAlc水平大于11%时,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早孕期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异常升高与胎儿畸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检测孕妇血清铁蛋白,及早发现并干预铁缺乏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血红蛋白(Hb)值正常,但血清铁蛋白(SF)< 30μg/L的妊娠早期孕妇共68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孕妇即日起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150mg/d,对照组孕妇未服任何药物.两组研究对象于妊娠20、28w时复查Hb、SF值了解指标变化.结果 试验组妊娠20、28w时S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28w时试验组H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贫血孕妇出现,对照组有6例孕妇出现缺铁性贫血.结论 妊娠早期检测血清铁蛋白能及早发现铁缺乏孕妇,及时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补充缺乏铁可显著减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妇的微量元素水平变化,为孕期保健及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324名孕妇按孕周分为早孕(〈12周)、中孕(12-28周)和晚孕(〉28周)3组,120名正常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组样本的铅(Pb)、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共7种元素,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妇组的Zn、C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晚孕组的Pb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妊娠期应定期进行微量元素的监测,根据不同孕周及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血清HA及CG多学科不同病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及甘胆酸(CG)水平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方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 IA)测定了78例慢性肝病、3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70例小儿传染病、5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 I)及428例孕妇血清的HA及CG水平。同时还用酵母菌花环法测定了RR I患儿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 ICR)、免疫比浊法测定了血清IgG、IgM、IgA、C3水平,部分病例还测定了ALT、SF等相关指标。结果:慢性肝病除CPH组HA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3组CG、HA及SF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极显著(P均<0.01),PHC组CG、HA升高水平与4个月存活率呈显著正相关(r及P见表2)。孕妇组则除早孕组CG、HA水平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均>0.05)外,中孕组及晚孕组升高均显著及非常显著(P均<0.05,P均<0.01)。小儿传染病组除流腮组HA及ALT,菌痢组ALT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均<0.01)外,其余组CG、HA及ALT 3项指标也升高显著(P均<0.05);RR I组结果显示,RBCC3bRR(%)、CG、C3及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RBC IC(%)、HA、IgA及Ig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小儿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轻度肝损伤,且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关系密切。慢性肝病CG、HA及SF水平的变化与肝损害关系密切;PHC患者CG、HA变化与4个月存活率呈正相关;孕妇HA及CG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其测定有助于了解孕妇的胆汁酸代谢状况及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查不同孕期孕妇常见阴道炎病原菌分布状况,并对其中的假丝酵母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选择孕妇96例为观察组,其中早孕期与晚孕期孕妇各48例,并选择健康检查的生育年龄孕妇24例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的BV、VVC检出率情况,并对早孕期与晚孕期孕妇的假丝酵母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BV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VVC检出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早孕组和晚孕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早孕期与晚孕期孕妇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药物均有高的敏感性。结论阴道炎已是一种常见孕妇感染性疾病,而孕期阴道炎更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高度重视,进行分泌物培养培养和药敏试验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