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自体松质骨植入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1-06/2006-12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自体松质骨植入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12例(12髋),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4~8岁,病程为Caterall I级2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6年.根据X射线表现及临床症状、体征,参照McKay髋关节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差2例.总优良率83.3%.结论: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自体松质骨植入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对34例(38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死骨清除松质骨植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转位移植,结果:随访2-9年,平均4.2年,优19例20髋,良9例12髋,可4例4髋,差2例2髋,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能同时植入松质骨,将血运丰富的骨瓣植于头颈内,能有效改善股骨头血运,提高治愈率,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主干管径粗,蒂部长,位置恒定,易于解剖,切取骨瓣大,转移无张力,手术可在同一切口完成,不失为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Marcus法分期Ⅱ,Ⅲ期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3.
背景:由显微外科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运用中发展而来的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联合植骨为治疗叶1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目的:通过回顾及分析对于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临床及培础研究,从不同层面对人转子骨瓣移植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治疗骨缺损已经应用于多种实验动物模型.作者前期实验在兔自体髂骨与骨痂骨等长骨骨折治疗中应用,已取得满意效果.目的:验证采用骨折断端周围晚期自体骨痂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移植治疗骨缺损效果,并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8-08/2009-01在本溪市中心医院科研实验室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2.0~2.5 kg的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0只.方法:将兔行双侧桡骨中段模拟骨折,12周后观察至明显骨痂生长随机分配实验Ⅰ组10只,实验Ⅱ组10只.在原骨折部位手术,切除骨痂备用,同时切除骨折端使之缺损1.5 cm,实验Ⅰ组,左桡骨移植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痂为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痂组,右桡骨移植髂骨为移植自体髂骨组,实验Ⅱ组,左桡骨移植晚期自体骨痂为移植晚期自体骨痂组,右桡骨空白对照为空白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14 d取标本检测各组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结果: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痂组、移植髂骨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晚期自体骨痂组、空白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未见明显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痂组、移植髂骨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移植晚期自体骨痂组、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断端周围晚期自体骨痂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对促进骨缺损愈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的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72例,439髋,男295例,女77例.左侧231髋,右侧208髋,其中双侧67例.FicatⅡ期58髋,Ⅲ期355髋,Ⅳ期26髋.结果 术后372例439髋获随访36 ~ 60个月,平均49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约90.2% (396/439),影像学稳定率约87.7% (385/439).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的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血供确切,改善股骨头血运良好,为股骨头提供新的支撑,并参与骨诱导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联合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式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联合自体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8髋),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对32例患者经6个月~5年随访,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变化,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价,优28髋,良7髋,可3髋,优良率为92.1%。结论:正确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世界性的难治性疾病.此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目前尚缺乏一致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骨形态发生蛋白是高效的骨诱导因子,将其直接或复合移植骨植入股骨头坏死区域,可诱导局部成骨,促进坏死骨修复,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作用及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总结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95-01/2010-04)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治疗股骨头坏死有关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股骨头坏死;骨形态发生蛋白;发病机制;治疗"和"femoral head necrosis;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pathogenesy;therapy".纳入所述内容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作用及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的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300篇相关文献,排除270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折和骨缺损的疗效明确,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疗效满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修复股骨头坏死清除死骨后形成的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保留股骨头的各种姑息性手术如髓芯减压术、截骨术、骨移植等传统治疗方法均可用骨形态发生蛋白辅助治疗,提高传统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朱琨  冯彩虹 《天津护理》2013,21(3):214-215
总结28例采用带旋髂深动脉血管蒂转移植骨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配合,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护带蒂植骨块的血液供应,使之在坏死的股骨头内成功再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将生长因子和少量自体骨髓与支架材料复合构成诱导型组织工程化骨,省略了分离及体外培养细胞的步骤和费用,防止了相关的污染和细胞性状改变等,是一种现阶段较为可行的诱导骨组织再生的方法.目的:探讨纳米珍珠层人工骨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骨髓载体的可行性,以及其构建的诱导型组织工程化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分别给予髓芯减压结合植入纳米珍珠层人工骨治疗,单纯髓芯减压治疗.术后4、12周分批处死动物行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纳米珍珠层人工骨组的抗压强度高于髓芯减压组和坏死组(P=0.000),纳米珍珠层人工骨组新骨形成明显,表现为软骨内化骨;髓芯减压组未见新骨形成,仅纤维组织填充减压区.结果提示纳米珍珠层人工骨可以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骨髓的载体,其构建的诱导型组织工程化骨可改善股骨头抗压强度,促进新骨形成和进行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10.
背景:镰状细胞病是造成非洲青少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带血管的髂骨移植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报告已经很多,它也适用与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以使坏死区再血管化提高和阻止进行性发展.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镰状细胞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和中期疗效.方法:纳入尼日尔马腊迪省治疗中心的青少年镰状细胞病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12例,均采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24~30个月(平均27个月),观察移植后患者是否髋痛,功能活动和X射线骨盆平片结果.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疼痛消失,无感染等并发症,无重复手术,近中期疗效满意,Harris评分平均从术前75分提高到术后90分,而X射线平片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对于 Ficat Ⅲ、Ⅳ期的镰状细胞性骨股头缺血性坏死青少年患者,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可以解除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关键在于重建并改善股骨头内的血运,保留股骨头的完整性,恢复股骨头的力学环境和血供,中药具有整体优势。高位头颈开窗支撑植骨能够恢复股骨头内的力学环境。目的:观察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对比试验设计方案,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60髋口服活血补肾方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自拟活血补肾方由临沂市人民医院股骨头专科自制;对照组51例60髋单纯采用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随访12个月,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两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患者Harris总分、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关节畸形、功能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74%,χ2=4.54,P〈0.05)。提示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在缓解或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等方面优于单纯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  相似文献   

12.
Aseptic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a painful disorder of the hip that can lead to femoral head collapse and the need fo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s osteonecrosis may be a disease of mesenchymal cells or bone cells, the possibility has been raised that bone marrow containing osteogenic precursors implanted into the necrotic lesion could be of benefit in this condition. Indeed, bone marrow contains adult stem cells, such as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multipotent stem cells, that might have osteogenic properties. The efficacy of bone marrow implantation into the osteonecrotic zone was studied in two prospective trials. This treatment avoided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to the stage of the subchondral fracture (stage III) and reduced the need for total hip replacement.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might include improved oste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This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should modify the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相似文献   

13.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存在各种理论学说,脂质代谢异常是其中一种假说,但是脂质代谢如何参与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仍不清.目的:通过对激素性和酒精性骨股头坏死患者血脂改变及股骨头置换标本形态计量学观察分析,探讨脂质代谢改变在非创伤性骨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162例,包括酒精性骨股头坏死57例,激素性骨股头坏死63例,创伤性骨股头坏死42例,其国际骨循环分期为(ARCO)Ⅱ~Ⅳ期.患者入院后常规抽空腹静脉血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检测.各组选取12例关节置换股骨头标本,股骨头冠状面正中剖开,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取材,对骨髓造血面积、脂肪细胞密度、脂肪细胞直径和脂肪细胞面积等行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与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三酰甘油升高率显著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P < 0.05).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率明显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P < 0.05).与激素性骨坏死患者相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肪细胞面积和脂肪细胞直径大,但造血面积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推测脂质代谢改变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起重要调节作用,而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晚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背景:皮质类固醇激素性骨坏死是造成髋关节功能丧失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能与激素引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有关。 目的:检测皮质类固醇性骨坏死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为建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合理性寻求证据。 方法:选取皮质类固醇性股骨头坏死病例设为股骨头坏死组,按取材部位不同再分为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组、股骨头坏死髂骨组,同时选取无股骨头坏死、无激素应用的拟行人工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经贴壁筛选法筛选,选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 结果与结论:MTT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组增殖能力明显弱于其他2组,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后1-7d为生长滞留期,第8天达到对数生长期,以后进入到平台期,而其他2组较病例组生长曲线明显前移,并且峰值增高。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组中G0/G1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S+G2/M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增殖指数较其他2组降低(P〈0.05),而股骨头坏死髂骨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最强。结果证实,皮质类固醇性骨坏死患者股骨头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较低,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增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载脂蛋白Al和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影响载脂蛋白Al、B的异常从而导致血脂代谢紊乱,推测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Al、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存在各种理论学说,脂质代谢异常是其中一种假说,但是脂质代谢如何参与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仍不清.目的:通过对激素性和酒精性骨股头坏死患者血脂改变及股骨头置换标本形态计量学观察分析,探讨脂质代谢改变在非创伤性骨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162例,包括酒精性骨股头坏死57例,激素性骨股头坏死63例,创伤性骨股头坏死42例,其国际骨循环分期为(ARCO)Ⅱ~Ⅳ期.患者入院后常规抽空腹静脉血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检测.各组选取12例关节置换股骨头标本,股骨头冠状面正中剖开,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取材,对骨髓造血面积、脂肪细胞密度、脂肪细胞直径和脂肪细胞面积等行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与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三酰甘油升高率显著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P 〈 0.05).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率明显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P 〈 0.05).与激素性骨坏死患者相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肪细胞面积和脂肪细胞直径大,但造血面积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推测脂质代谢改变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起重要调节作用,而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晚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股骨头缺血坏死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全髋关节置换术,但手术失败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作者认为是股骨近端骨组织异常所至,但是缺乏深入研究.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股骨近端骨改变.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外科.对象1999-09/2003-05青岛大学医学院创伤外科收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50±5)岁.同期骨关节炎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62±3)岁.方法对1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股骨头和股骨近端松质骨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并用18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采用双盲方式进行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股骨干的坏死评分和坏死阳性率.结果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小转子下方4 cm处存在广泛的骨坏死.股骨头缺血坏死组和对照组坏死评分总分分别为82分和16分;坏死阳性率分别为63.89%和19.44%,两组之间股骨近端的骨坏死程度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股骨近端的骨改变可能是股骨头缺血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可预防和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肝素在体内与乙酰肝素酶呈动态平衡状态,可抑制其表达水平。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坏死骨内及外周血液中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乙酰肝素酶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6例为实验组,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Ⅰ-Ⅳ期分为4组,每组9例;选取新鲜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9例做对照组;治疗前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乙酰肝素酶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含量;治疗中取ARCO Ⅱ-Ⅳ组股骨头内坏死骨组织,行Western Blot蛋白定量,行病理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中的乙酰肝素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表达含量较对照组增加,随在病程进展而呈弧形改变,其中 ARCO Ⅲ期含量最高,Ⅳ期含量稍显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坏死股骨头局部的乙酰肝素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在ARCO Ⅲ期含量最高,Ⅱ、Ⅳ期中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乙酰肝素酶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随着坏死程度的发展表达逐渐增高,在股骨头坏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骨髓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二者存在基因同源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分化。目的:观察骨髓细胞源性脂肪细胞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条件下转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活性,探索股骨头坏死细胞水平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将前脂肪细胞3T3-L1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培养和成脂诱导培养。培养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于诱导培养后5,21d分别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成脂分化过程中,细胞中Runt相关基因转录因子2、氧化物增殖体激活物受体γ2、骨钙素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并于成骨、成脂培养21d后采用Wertern-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培养细胞爬片,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钙结节茜素红、油红O染色,观察3T3-L1成骨转分化情况以及成骨细胞活性表达。结果与结论:3T3-L1在成骨诱导培养5d后,细胞由圆形逐渐演变成纺锤形和梭形;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化物增殖体激活物受体γ2mRNA表达减弱,而Runt相关基因转录因子2、骨钙素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微量增强。至21d时,这种表达改变更加明显;Western-blot显示,Runt相关基因转录因子2、骨钙素和Ⅰ型胶原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