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扁桃体剥离术术中止血方法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扁桃体手术中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9年12月行486例全麻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其中男性292例,女性194例,年龄5~56岁,以5~20岁最多,占72%(350/486)。以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62例,丝线结扎止血158例,连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止血42例,双极电凝器电凝止血224例。结果以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术后24小时内出血18例,丝线结扎止血术后24小时内出血12例,连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止血术后24小时内无一例出血,双极电凝器电凝止血术后24小时内无一例出血。结论以双极电凝器电凝止血预防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术后24小时内原发性出血效果更佳,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
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丹  黄玮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0):15-16
目的探讨采用双极电凝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双极电凝对25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扁桃体切除,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切除扁桃体的162例患者在出血量、手术速度、术后愈合时间及反应做比较。结果采用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术中平均出血为10m l,剥离法为65m l,手术时间双极电凝切除术为14.7m in,剥离法为24.9m in,且前者术后反应轻、愈合快。结论采用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术中出血少,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方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718-2718
扁桃体术后出血是扁桃体切除术后常用并发症[1-3].常见治疗方法有局部压迫止血、血管结扎、药物止血(止血粉及注射)、局部填塞缝合、电灼止血、止血夹、颈外动脉结扎、双极电凝止血、超声刀止血[4-7],但各种方法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扁桃挤切刀+双极电凝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扁桃体挤切刀+双极电凝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观察组与传统的扁桃体挤切术的对照组比较手术耗时、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耗时分别为:(5±2)min、(15±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3±2.0)ml、(30±15)ml;术后出血分别:0例、2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扁桃体挤切刀+双极电凝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之一,如何防范手术出血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5年1月开始,采用扁桃体切除后双极电凝止血,避免了扁桃体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可吸收止血膜在扁桃体剥离手术中应用的止血效果.方法 126例行扁桃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双极电凝止血后表面覆盖止血膜止血者为研究组,单纯使用双极电凝止血者为对照组.手术中记录出血停止时间和出血量,术后观察扁桃体窝有无继发性出血,白膜形成时间及白膜生长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使用可吸收止血膜创面止血时间为(65.2±23.6)s,出血量为(5.9±4.7)g,即刻止血效果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白膜形成时间为7~11h,且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可吸收止血膜对扁桃体手术创面止血及促进创面愈合具有较好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出血原因,研究其出血部位及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42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予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结果3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出血点电凝止血术成功,另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止血术后无再出血发生。结论鼻出血与高血压及饮酒关系密切;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损伤小,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双极电凝子宫血管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探讨双极电凝子宫血管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有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适应证而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组和套扎组两组,在处理双侧圆韧带、附件、阔韧带及剪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后,套扎组用套扎线套扎子宫下段切除子宫;双极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钳紧贴子宫峡部电凝子宫血管,待血管完全闭锁后切除子宫。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残端出血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极电凝组优于套扎组。结论:双极电凝子宫血管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掌握,术后恢复好,在微创子宫切除中具有非常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高频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289例鼻出血住院患者鼻内镜下的诊治过程。结果289例中235例出血点明确,出血部位以鼻中隔居多158例,下鼻道后穹窿38例,中鼻道后下部11例,下鼻甲前端28例,鼻腔黏膜弥漫性渗血14例,中鼻道上颌窦日出血6例,出血部位不明34例。对其中235例出血部位明确者给以鼻内镜下双极高频电凝止血,226例(96.17%)出血停止,9例仍有少量渗血,给以全身综合治疗后出血止。结论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下给以双极高频电凝止血术能准确到达出血部位,一次性止血成功;鼻出血患者给以个性化、微创干预可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3年1月267例难治性鼻出血行鼻内窥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进行双极电凝治疗。结果267例均明确出血部位,下鼻道穹隆部、嗅裂区、鼻中隔中后段、中鼻道最常见,分别有125、51、59例和32例。所有病例经1-3次双极电凝止血后均彻底止血。结论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术治疗鼻出血17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飞  陈春辉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695-1696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73例经其他方法止血不凑效的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双极电凝止血后.均痊愈。结论应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术定位准确,止血效果确切,鼻部损伤少,是治疗鼻出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80例应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33.26±7.44)min,术中出血(5.42±1.93)mL,住院时间(4.36±1.53)d。结论应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应用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对比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与扁桃体剥离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实验,单纯随机化分组设计,将100例患者采用1∶1比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扁桃体剥离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5~15m in,平均(9.8±3.0)m in;对照组10~45m in,平均(20.9±7.5)m 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较扁桃体剥离术耗时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小,伤口反应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后鼻孔出血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后鼻孔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寻找出血点予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结果 36例后鼻孔出血患者除1例鼻咽部大出血、1例嗅裂出血外其余34例均采用双极电凝止血,一次治愈,随访2个月无复发。结论后鼻孔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以下鼻道后穹窿和鼻中隔多见,鼻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点,在直视下应用双极电凝烧灼出血点或小血管瘤,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胜全  吴煜 《江西医药》2012,47(7):617-618
目的 评价双极电凝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9年10月-2011年4月间收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24例,运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止血,并将治疗经过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极电凝一次治愈22例,另2例经双极电凝治疗止血后仍伴少量渗血,加用高膨胀海绵填塞后治愈.术后随访3-6个月未再出现出血及并发症.结论 双极电凝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治愈率高,方法简便,疗效安全,并发症少,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Arnold-Chiari畸形Ⅰ型的方法。方法:对11例Arnold-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实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甲级8例,乙级2例,丙级1例,结论:总结得出获得较好疗效经验:手术过程严密止血,尤其在切开硬脑膜后,争取做到无出血操作;软脑膜下部分小脑扁桃体或通过双极电凝电灼小脑扁桃体下极使其自然回缩。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用双极电凝和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处理子宫动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动静脉采用双极电凝、Ligasure于子宫峡部游离、钳断子宫动静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双极电凝组与Ligasure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惫义(P>0.05);但用Ligasure切断子宫血管较双极电凝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1),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双极电凝组输尿管损伤1例.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应用Ligasure有需要的器械简单、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更佳等优点,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术野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于俊光  李天侠  袁杰 《中国医药》2009,4(4):308-309
目的应用双极电凝治疗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牙龈出血,探讨牙龈止血的新方法。方法选取35岁以上,血液病化疗后牙龈严重自发性出血患者63例,按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双极电凝治疗牙龈出血,对照组牙龈出血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评价2种方法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组24例患者电凝后即刻止血成功,6例治疗后于2—8h内由于碳化痂皮脱落而出血,再次电凝即刻止血,2例治疗2~8h后仍出血不止,采用其他方法止血,总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10例即刻止血,12例在2~8h内有少量渗血,24h后不再出血,9例治疗2~8h后仍出血不止,采用其他方法止血,总有效率为71.0%(22/31)。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双极电凝治疗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牙龈严重自发性出血,即刻止血效果明显,疗效肯定,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用于鼾症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鼾症患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极电凝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VAS满意度得分、术中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VAS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止血时间为(14.6±0.7)min,对照组患者为(23.2±0.8)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极电凝用于鼾症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高效,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双极电凝的应用已基本普及,作为手术室护士不仅要了解其使用目的,还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使病人不会因此影响康复。目的正确掌握双极电凝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减少临近组织损伤。为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尽快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采用间断电凝法,不同部位电凝止血所需电凝输出也不同,动静脉血管的电凝要求也各不相同,电凝止血的同时要有吸引器、脑棉片等辅助设施的配合,以保证术野清晰。结论双极电凝使用方法得当,术中止血效果好,术后病人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