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后组方施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结果:全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在疗程结束后15d行胃镜及病理活检,1年随访。临床治愈40例,显效42例,有效5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6.9%,无效为23.1%。结论: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敦煌平胃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56例经胃镜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敦煌平胃丸加减,每日一剂,一周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敦煌平胃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上腹不适、胀满、恶心、泛酸、早饱等症状的缓解有明显疗效。结论:敦煌平胃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健脾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云桂  张爱焕 《陕西中医》2000,21(6):246-246
笔者采用健脾活血汤(太子参、白术、当归、丹参、苡仁、莪术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治愈11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9%。提示:健脾活血汤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56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28例)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28例)采用益胃健脾汤进行治疗。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秋生 《四川中医》2007,25(11):63-6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活血化瘀汤和奥克三联法治疗4周,观察主要症状、体征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改善胃黏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紫胡疏肝散加减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 ,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幽门螺旋杆菌 ( 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笔者自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56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 56例 ,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2 3~ 69岁 ,平均年龄 4 6.4 5岁 ,30岁以下 6例 ,30~ 50岁 4 2例 ,50岁以上 8例。…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笔者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方法: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等治疗;观察组:西药+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64.3%;观察组胃黏膜病变的改善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7.9%。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西药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干姜、黄连、甘草、大枣、党参)配合西药治疗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病理组织学方面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对照组54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中药对照组54例,给予单纯中药治疗;治疗组56例,予以西药和中药结合治疗。结果西药对照组显效7例,总有效率70.38%;中药对照组显效9例,总有效率79.64%;治疗组显效14例,总有效率92.86%。治疗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来用健脾清化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重点探索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2014年年底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胃镜诊断,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共有106例患者。病例诊断结果为:83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3例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45例患者伴肠上皮化生,11例患者伴异性增生。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到78.30%。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AB与ABC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和胃镜检查有相关性,病理诊断结合胃镜检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探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132例行胃镜与病理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证型给予适当的中医药治疗,观察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及中医治疗效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65.15%),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26.52%),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8.33%);中医治疗的显效率为87.88%。胃镜表现越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的特异性越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的效果局限,因此应该以病理诊断作为此病的确诊手段,再根据中医证型进行恰当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早期治疗至关重要。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  相似文献   

15.
补中健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中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病例86例,以补中健胃汤为基础方,辨病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治疗。结果:86例中显效56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86%。结论;补中健胃汤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运用丹溪心痛方治疗胃脘痛5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导如下。l一般资料全部5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龄17~63岁。病程3个月~17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院部疼痛,经纤维胃镜和胃肠造影、诊断为急性胃炎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萎缩性胃炎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2例.胃神经官能症2例,胃粘膜脱垂1例。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予丹溪心痛方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治疗胃院痛的药物。丹溪心痛方由炒山栀9g,黄连3g,吴茱萸6g.荔枝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对132例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镜下表现与其病理诊断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2例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的病例数为104例,符合率为78.78%。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检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两者相结合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治分布规律。方法病例来源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62例,其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25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96例。记录其临床症状、舌脉、证型及方药,用Excel数据库整理,采用频数统计法分析二者证治特点。结果 (1)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依次:脾胃虚弱证、肝气犯胃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型依次:肝气犯胃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阳虚证、胃阴不足证。(2)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症状:胃脘痞闷、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高频症状分别腹胀满或痛、泛吐酸水、嗳气频作等。(3)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舌象:淡舌、暗红舌、少苔、薄白苔;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高频舌象:红舌、淡舌、黄腻苔、薄白苔。(4)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方药:炒白术、五灵脂、麦冬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方药有:柴胡、黄芩、炒白术等。结论 CAG以脾胃为主,病程长,发病机制气虚、阴伤为主,血瘀、气滞为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肝胃为主,病位浅,发病机制以气滞为主,伴肝脾失和、邪热犯胃、寒热错杂表现。  相似文献   

19.
健脾补肾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琴 《四川中医》2003,21(3):43-43
运用健脾补肾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显效28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7%。提示健脾补肾理气活血法治疗该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尽早使萎缩性胃炎逆转,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