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994年8月~1997年6月,笔者重用川芎,以自拟的川芎止痛散治疗三叉神经痛128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卡马西平组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244例,随机分为川芎止痛散组(川芎组)和卡马西平组(对照组)。川芎组128例,男46例,女82例,年龄41~68岁,平均为53.2±5.2岁。其中第3支痛者38例,第2、3支痛者63例,第1、2支痛者27例。首次发病者46例,2次以上者82例。对照组116例,男38例,女78例,年龄39~62岁,平均为52.6±4.8岁。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自拟神经止痛散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28例,并与卡马西平组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44例,随机分为神经止痛散组(观察组)和卡马西平组(对照组)。观察组128例,男46例,女82例;年龄39~68岁,平均52岁;第3支痛者39例,第2、3支痛者62例,第1、2支痛者27例;首次发病36例,发病2次以上者92例。对照组116例,男38例,女78例;年龄40~66岁,平均50岁;第3支痛者33例,第2、3支痛者55例,第1、2支痛者28例;首次发病32例,发病2次以上者8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疼痛均限于三…  相似文献   

3.
李先强 《西部中医药》2011,24(10):52-53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止痛散联合千安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用千安倍治疗,治疗组33例用川芎止痛散联合千安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刁金山  张玉荣 《河北中医》2001,23(10):750-750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 ,目前尚无满意的根治方法。 1997~ 2 0 0 0年 ,我们运用自拟三叉搜风定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65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5例均为门诊患者 ,符合《神经病学》[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其中男 2 9例 ,女 36例 ;年龄38~ 70岁 ,平均 5 4岁 ;其中第 3支痛者 2 0例 ,第 2、3支痛者 2 6例 ,第 1、2支痛者 19例 ;首次发病者 14例 ,反复发作 2次以上者 5 1例。2 治疗方法予自拟三叉搜风定痛汤治疗。药物组成 :白芍药 30g ,菊花 12g ,丹参 30g ,赤芍药 2 0g ,延胡…  相似文献   

5.
袁明  裘昊 《江西中医药》2008,39(11):56-56
目的:观察川芎三虫汤联合得理多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得理多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三虫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9.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乌龙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们应用乌龙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与卡马西平组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1989年4月~1998年10月治疗病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08例患者,男46例,女62例;年龄24~87岁,平均57.2岁;病程5年以下42例,5~10年53例,10年以上13例;第2支痛61例,第3支痛30例,第2、3支痛14例,第1支痛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病情相近,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殷风礼《西医内科学基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以排除鼻窦炎、牙龈炎等所致面部…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 991年 8月~ 1 999年 4月以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30例 ,收到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系门诊患者 ,男 6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短 2 d,最长5个月 ,平均 1 2 d;三叉神经第 1支痛 2例 ,第 3支痛 7例 ,第 2、3支痛 2 1例 ;单侧痛 2 9例 ,双侧痛 1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 2例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1 8例。2 治疗方法2 .1 急性发作期以采取穴位注射、快速止痛为目的。取穴 :下关、翳风、丰隆、光明。第 1支痛配鱼腰、太阳。第 2支痛配颧、四白 ,第 3支痛配颊车、承浆 ;…  相似文献   

8.
近十余年来,笔者重用川芎,拟“川芎止痛汤”,辨证治疗三叉神经痛86例,疗效较好,小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8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55例。年龄16至57岁,其中16~39岁者19例,40~59岁者64例,60岁以上者3例。全部病例疼痛分布均限于三叉神经感觉供应区内,除1例为双侧第三枝(下颌枝)痛外,均为单侧痛,其中第三枝痛者21例,第二(上颌枝)、三枝痛者25例,第一(眼枝)二枝痛者21例。首次发病者47例,反复二次以上者39例。  相似文献   

9.
《国医论坛》2021,36(5):52-54
崔应麟教授临床擅长重用川芎治疗痛证,认为川芎治疗痛症用量大于30 g则效峻力宏。重剂需配伍制衡药,大剂川芎常配伍白芍,散敛兼顾,泻补并用,散而不耗,补而不腻,疗效显著。川芎重剂,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文章选择崔应麟教授运用大剂量川芎治疗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痛经3则病案,说明其具体用法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定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笔者采用自拟定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38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均系门诊病人 ,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均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临床检查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男 1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6 2岁 ,平均 45岁 ;病程 15天~ 7年 ,平均 2 .5年。疼痛分布于眼支 3例 ,上颌支 9例 ,下颌支 15例 ,上下颌支 11例。伴高血压者 9例 ,冠心病者 7例 ,糖尿病者 3例 ,更年期综合征者 5例 ;长期服用卡马西平者 2 9例 ,兼服苯妥英钠者 11…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与刮痧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中、西、内、外临床均属难治症。湖北中医附属医院 1997年~ 1999年间采用针刺与刮痧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0例 ,并与单纯针刺组进行了近期及治后 1年疗效对照观察 ,现汇报如下 :1 一般情况患者 2 0名均系我科 1997年 7月~ 1998年 7月期间住院病人 ,根据第三版《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要点 ,结合症状、病史并经CT排除继发性可能而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其中第 1支痛者 3名 ,第 2支痛者 7名 ,第 3支痛 10名 ;辨证风热型 11名 ,风寒型 9名 ;其中女性患者 14名 ,男性 6名 ;年龄 33~ …  相似文献   

12.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呈阵发性、闪电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烈疼痛 ,每次 1~ 2分钟 ,发作后间歇期与常人一样 ,无任何不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 ,自愈极少 ,发作呈周期性 ,病情多进行性加重。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均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其中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在 2 3~ 76岁之间 ,病程最短者 1周 ,最长者 30年 ;左侧痛者 13例 ,右侧痛者 18例 ,双侧痛者 1例 ;受累神经支为Ⅰ支者 2例 ,Ⅱ支者 10例 ,Ⅲ支者 12例 ,Ⅰ、Ⅱ…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三虫汤联合得理多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得理多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川芎三虫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平痛散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1例;年龄40岁以下2例,40~50岁3例,50~60岁8例,60岁以上2例;上颌支4例,下颌支8例,上下颌支2例,眼支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例,症状性三叉神经痛3例。治疗方法 平痛散方药组成:羚羊骨30g,石决明、毛冬青各20g,全蝎、羌活各9g,川芎、天麻各12g,僵蚕、钩藤各15g,蜈蚣3条。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12例,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后半年内复发)2例,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1例,总有效率93.3%。讨论 三叉神经痛中医称为面痛。中医学认为,本症是由于肝阳上亢、风痰阻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化瘀止痛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止痛等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止痛法,2组患者均治疗2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积分。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30/4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VAS评分方面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积分量表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化瘀通络汤能显著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扳机点刺血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刺配合扳机点刺血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 6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5例中男性 30例 ,女性 35例 ;年龄 1 8~ 68岁 ;病程 5天~ 2 0年。其中以第 1支痛为主者 1 3例 ,第 2支为主者 2 8例 ,第 3支为主者 1 9例 ,第 2、3支均痛者 3例 ,3支均痛者 2例。患者均曾服用多种止痛药物 ,并进行针灸、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等 ,疗效不佳 ,或好转后又有反复发作。治疗方法针刺取穴 :以牵正穴为主穴 ,第 1支痛配太阳、阳白、攒竹 ;第 2支痛配下关、颧髎、迎香 ;第 3支痛配颊车、地仓、承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 30号1 .5寸毫…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用电针麻醉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3例,有效率达80%。兹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20例,女13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26岁,以30~50岁最多;病程一年以下者13例,一年以上者20例;疼痛发作的范围,仅在一侧一支者共19例(第一支者2例,第二支者12例,第三支者5例),一侧二支内疼痛者共11例(6人为Ⅱ+Ⅲ支同时疼痛,5人为一、二支同时痛),一侧三支同时痛者1例,1例为双侧第二支同时痛者。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性 13例 ,女性 17例 ;年龄最大者 70例 ,最小者 32岁 ;病程最短者 10d ,最长者 10余年 ;疼痛发于Ⅰ支者 3例 ,发于Ⅱ支者 12例 ,发于Ⅲ支者 7例 ,发于Ⅱ、Ⅲ支者 8例。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 ,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2 治疗方法  30例皆以通络止痛汤为主治疗 ,其药物组成 :川芎5 0g、柴胡 15g、白芍 30g、蔓荆子、地龙、羌活、白芷各 2 0g,甘草 10g,蜈蚣 2条。辨证加减 :风寒外袭者 ,加防风、细辛 ;风热上犯者 ,加黄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减川芎茶调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加减川芎茶调散、对照组30例用卡马西平,两组均治疗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积分都明显减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川芎茶调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刺止痛灵穴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珍 《山西中医》1991,7(3):37-38
笔者自1984年至1989年12月,采用以针刺止痛灵穴(自拟名)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8例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30~60岁22例,占78.6%,29岁以下4例,占14.3%,60岁以上2例,占7.1%。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8年,以两个月内的患者为多数。28例患者中右侧第一支痛4例,第二支痛3例,第三支痛3例,第一、三支痛2例,第一、二、三支痛3例,第二、三支痛1例,两侧一支痛1例,左侧第一支痛2例,第二支痛1例,第三支痛3例,第一、二、三支痛4例,第一、二支痛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